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12出版

高校思政课教师素养“六要”论(全7册)

电子书

80.4

有声书

暂无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不提供PDF文件

10分
|8人在看
先晓推荐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能否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对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高校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阶段是青年大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青年大学生心智趋于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的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高校思政课是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 “什么是卓越的高校思政课教师,怎样成为卓越的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是重大的理论问题,而且是突出的现实问题。本书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关于教育的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立足高校思政课教学具体实践,针对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素养提升为切入点,通过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基本内涵、价值意蕴、内在机理和提升路径等的系统分析,试图对上述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做出回答。 《高校思政课教师素养“六要”论(第1册):如何成为一名卓越的高校思政课教师》 本书从对“卓越”一词的考察开始,探讨了卓越高校教师的应有之义。卓越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对大学的初心和使命有清醒的认识,对高校教师职业的神圣和崇高有切实的体认,对其所教育的对象即高校青年大学生有明确的了解。卓越的高校思政课教师还应该是超越狭隘政治观的“四有好老师”,对“六要”的素养有自觉追求,对“八个相统一”有实实在在的践履。 教育是一个心灵影响另一个心灵的活动,是传递爱的事业。高校思政课教师唯有达到这样的自觉意识,方有可能成为卓越的高校思政课教师。 《高校思政课教师素养“六要”论(第2册):高校思政课教师政治论》 本书以"政治要强"为切入点,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将“政治要强”延展为政治规范、政治纪律、政治素养等,以探讨什么是政治要强、如何做到政治要强的问题。 “政治要强”有三条标准:第一,政治立场和观点正确;第二,政治素质和素养完备;第三,政治传授和表达科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坚定党性立场,一是要始终做到心中有党,才能政治上清醒;二是要始终做到心中有人民;三是要始终做到心中有责任。 《高校思政课教师素养“六要”论(第3册):高校思政课教师情怀论》 本书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以思政课教师“情怀要深”为视角,从传道情怀、家国情怀、仁爱情怀三个层面阐释思政课教师“情怀要深”的基本意蕴,揭示思政课教师“情怀要深”的理论、实践与价值生成逻辑。 思政课教师“情怀要深”的养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高尚的师德师风、深厚的理论修养、强烈的职业认同等外,还需要思政课教师做出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实现。立德树人是思政课的中心环节和神圣使命,这决定了思政课是一门充满情怀的课程,也决定了思政课教师是一份需要情怀的职业。思政课教师的情怀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要让情怀成为思政课教师鲜亮的底色。 《高校思政课教师素养“六要”论(第4册):高校思政课教师思维论》 本书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从“思维是什么”“为什么要思维”“怎样思维”“怎样养成思维”四个方面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思维要新”进行了细致分析。 教师的发展要落到实践上,实践最终由理论来指导,理论由思维来构建。思政课兼具的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等特征,在政治觉悟、教学任务上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高要求。培养教师辩证思维能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道”“术”“效”的统一,是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 《高校思政课教师素养“六要”论(第5册):高校思政课教师视野论》 本书立足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聚焦思政课教师“视野要广”这一重要问题,系统分析了高校思政课教师“视野要广”的提出背景,阐明了“视野要广”的基本内涵及其在建设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中的独特价值。在此基础上,本书从思维能力、学习理念和社会实践三个方面阐述了高校思政课教师拓宽视野的路径。 面对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的大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理应积极适应时代变化,增强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立足中华大地,不忘教育初心,树立全球眼光,在不断拓宽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的持续学习和积极投身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具体实践中,为培养和造就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出应有贡献。 《高校思政课教师素养“六要”论(第6册):高校思政课教师人格论》 本书围绕高校思政课教师“人格要正”这一主题,以教师人格为研究起点,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教师人格的传统意蕴,并对教师人格进行现代构建,进而厘定高校思政课教师人格的特质与构成;系统分析高校思政课教师“人格要正”的价值意蕴与内在机理,剖析高校思政课教师“人格要正”必须具备的素质能力;从价值引领、文化滋养、专业塑造的角度探索高校思政课教师人格培育的路径,尝试为高校思政课教师端正人格指明方向。 本书旨在学习与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要求与意见,力求以“人格要正”的标准严格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为更好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贡献力量。 《高校思政课教师素养“六要”论(第7册):高校思政课教师自律论》 本书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从“自律是什么”“为什么要自律”“怎样自律”“怎样养成自律”四个方面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自律要严”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 思政课教师自律要严,就是在各个方面都要严格要求自己,无论是思想政治素养,还是情感道德素养抑或人文素养,无论是教书还是育人,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无论是课堂内还是课堂外,无论是网络上还是网络下,都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可以说,“自律要严”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自律的高度决定了思政课教师的课堂魅力、人格感染力和事业成就。
相关海报
详情
内容介绍 参考文献
图书详情
ISBN:978-7-5201-7732-0总页码:1444
字数: 765千字装帧:精装
内容简介
本套书立足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际,结合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系统全面地分析和阐明了高校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基本内涵、价值意蕴、内在机理和提升路径,从而系统回答了“什么是卓越的高校思政课教师,怎样成为卓越的高校思政课教师”这一重大而紧迫的现实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全套书由七册组成。

展开

  • 高校思政课教师素养“六要”论(全7册)
  • 高校思政课教师素养“六要”论(全7册) 高校思政课教师情怀论
  • 高校思政课教师素养“六要”论(全7册) 如何成为一名卓越的高校思政课教师
  • 高校思政课教师素养“六要”论(全7册) 高校思政课教师政治论
  • 高校思政课教师素养“六要”论(全7册) 高校思政课教师人格论
  • 高校思政课教师素养“六要”论(全7册) 高校思政课教师视野论
  • 高校思政课教师素养“六要”论(全7册) 高校思政课教师思维论
  • 高校思政课教师素养“六要”论(全7册) 高校思政课教师自律论
内容资源
目录 卷册 附属资源 图片 图表 音频 视频
共包含8册资源(卷册)
高校思政课教师素养“六要”论(全7册)
卷册系列共8个资源
加载更多
包含0篇文章
包含0张图表
包含0个音频
加载更多
包含0个视频
加载更多
动态 去广场
全部动态 在读 笔记 书单 讨论

给个评分吧

10分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布
手机扫码阅读
作者
谁在看 换一换
相关知识库

先晓书院APP下载

下载APP
卷册系列共0
全选
0本书,合计:¥0.00
请选择图书

    0:00
    播放速率
    • 1.0
    • 1.5
    • 2.0
    • 3.0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