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11出版

地震灾后社会心理干预研究:基于“8·03”鲁甸地震后医务社会工作的实践

电子书

38.4

有声书

暂无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不提供PDF文件

0人在看
先晓推荐
本书为“8.03”鲁甸地震外伤患者的社会心理干预研究成果,研究者从灾后第三日起,直至灾后18个月,对因灾致伤的住院患者进行社会心理干预和持续追踪评估。从医院康复到社区追踪,以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分析,展示了社会心理干预过程与效果评价,是国内第一本医务社会工作介入灾害心理救援的专著。 本书梳理了灾后心理救援的相关文献,结合灾后救援的特点及灾后幸存者的身心反应特征,总结了灾后社会工作介入心理救援的方法与内容。全书共分六章,各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导论,介绍了研究缘起、灾难与应激、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阐述了医务社会工作介入鲁甸震后伤员的心理急救;第三章介绍的是医务社会工作介入鲁甸震后伤员的社会心理干预;第四章是鲁甸震后伤员的心理复原力研究;第五章是灾后幸存者丧失与哀伤历程研究;第六章阐述的是灾后心理救援的新视角。 本书围绕灾后社会心理干预这个主题,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医务社会工作如何在灾难后对精神疾患高危人群——地震伤员这一群体开展心理救援和社会心理干预的经验,进而抛砖引玉,引发我们对灾害医务社会工作的思考,以及探索灾后心理救援的新视角。对于国内外灾害社会工作的研究,并推动医务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进程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介绍了研究缘起、灾难与应激、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阐述了医务社会工作介入鲁甸震后伤员的心理急救;第三章介绍的是医务社会工作介入鲁甸震后伤员的社会心理干预;第四章是鲁甸震后伤员的心理复原力研究;第五章是灾后幸存者丧失与哀伤历程研究;第六章阐述的是灾后心理救援的新视角。 本书围绕灾后社会心理干预这个主题,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医务社会工作如何在灾难后对精神疾患高危人群——地震伤员这一群体开展心理救援和社会心理干预的经验,进而抛砖引玉,引发我们对灾害医务社会工作的思考,以及探索灾后心理救援的新视角。对于国内外灾害社会工作的研究,并推动医务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进程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灾后社会工作已成为实务研究领域的热点。“8•03”鲁甸地震救援中,我国首次尝试医务社会工作介入灾后心理救援,具有里程碑意义。本书基于“8·03”医务社会工作的实务经验总结和理论提炼,首次将灾害医学中的“检伤分类”概念运用于灾后心理急救,提出“心理检伤分类”,探讨了中国特色、政府主导的救灾模式对幸存者心理复原力的影响,详细介绍了医务社会工作介入幸存者的社会心理干预模式,以期推动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丰富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为我国的灾害管理提供可参考的经验。
相关海报
详情
内容介绍 参考文献
图书详情
ISBN:978-7-5201-5125-2总页码:236
字数: 256千字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灾后社会工作已成为实务研究领域的热点。本书基于“8·03”医务社会工作的实务经验总结和理论提炼,首次将灾害医学中的“检伤分类”概念运用于灾后心理急救,提出“心理检伤分类”,探讨了中国特色、政府主导的救灾模式对幸存者心理复原力的影响,详细介绍了医务社会工作介入幸存者的社会心理干预模式,以期推动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丰富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为我国的灾害管理提供可参考的经验。

展开

内容资源
目录 卷册 附属资源 图片 图表 音频 视频
卷册系列共1个资源
加载更多
包含0篇文章
包含0个音频
加载更多
包含0个视频
加载更多
动态 去广场
全部动态 在读 笔记 书单 讨论

给个评分吧

10分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布
手机扫码阅读
作者
相关知识库
卷册系列共0
全选
0本书,合计:¥0.00
请选择图书

    0:00
    播放速率
    • 1.0
    • 1.5
    • 2.0
    • 3.0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