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03出版

社会史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以柳青为中心

电子书

55.2

有声书

暂无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不提供PDF文件

4人在看
先晓推荐
本书是2017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社会史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以柳青为中心”学术讨论会的论文集,集中反映了近年来柳青研究的前沿收获。书中收录了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老、中、青三代学者围绕柳青作品的文学史地位、思想意义、政治意涵等展开的崭新讨论。很多论文对《创业史》《种谷记》《铜墙铁壁》等柳青代表作采取历史、文学、社会、思想的交叉视角展开了细致、深入的解读,重新阐发其文学价值与历史价值。 柳青作为最富盛名的人民文学作家之一,打磨出具有独特风格的现实主义写作实践,打磨出有着独特风格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对“柳青道路”的追踪、剖析有助于我们体认从“现代文学”向“当代文学”转换过程中,作家主体的成长轨迹,其政治感、社会感、写作方式的变化、突进;有助于透视十七年文艺创作机制的构成、要求;更有助于我们理解一位富于社会、政治、艺术责任感与洞察力的作家如何在回应时代、扎根现实而成长的同时养成一种超越时代、批判现实的能力。
相关海报
详情
内容介绍 参考文献
图书详情
ISBN:978-7-5228-1464-3总页码:388
字数: 360千字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集中反映了近年来柳青研究的前沿收获。收录了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老、中、青三代学者围绕柳青作品的文学史地位、思想意义、政治意涵等展开的崭新讨论。很多论文对《创业史》《种谷记》《铜墙铁壁》等柳青代表作采取历史、文学、社会、思想的交叉视角展开了细致、深入的解读,重新阐发其文学价值与历史价值。 作为最富盛名的人民文学作家,柳青创造性地摸索属于自己的深入生活的方法,打磨出有着独特风格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对“柳青道路”的追踪、剖析有助于我们体认从“现代文学”向“当代文学”转换过程中,作家主体的成长轨迹,其政治感、社会感、写作方式的变化、突进;有助于透视十七年文艺创作机制的构成、要求;更有助于我们理解一个富于社会、政治、艺术的责任感与洞察力的作家是如何在回应时代、扎根现实而成长的同时养成一种超越时代、批判现实的能力。

展开

内容资源
目录 卷册 附属资源 图片 图表 音频 视频
动态 去广场
全部动态 在读 笔记 书单 讨论

给个评分吧

10分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布
手机扫码阅读
作者
谁在看 换一换
相关知识库
卷册系列共0
全选
0本书,合计:¥0.00
请选择图书

    0:00
    播放速率
    • 1.0
    • 1.5
    • 2.0
    • 3.0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