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构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介绍草原及草原管理政策的背景、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为理论基础和政策述评,包括本研究涉及到的相关理论,详细阐述了制度功能可信度理论的内容和评价方法。第三章梳理总结了近年来草原生态的变化状况,草原管理政策的变迁历史及其对生态产生的影响。第四至六章为本研究的主体,以盐池县、阿拉善左旗及额济纳旗为研究区,通过问卷法和访谈详细分析三个研究区的草原承包制和确权的制度功能。第七章利用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重点探讨三个研究地区农牧民对草原政策感知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第八章章为本书的总结、政策建议及存在的不足。
封底文字:
本书主要阐述中国草原管理政策的理论渊源、梳理中国草原管理制度变迁历史,并以半农半牧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和牧区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为案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深入分析草原承包制和草原确权的制度功能,探讨了不同地区农牧民对草原政策的感知差异,并对干旱区草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解决对策。本书对中国草原资源管理相关问题研究具有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