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环境行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结构二重性理论、日常生活实践理论、生活环境主义理论,对应我国具体实际以及实施主体的日常生活实践,基于CGSS 2003、CGSS 2010、CGSS 2013、CGSS 2015的相关调查数据模块、大学生环境素养调查数据以及H市居民垃圾分类的观察与访谈资料,采用理论导向的实证研究与定性研究方法对公众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展开探讨。研究发现:我国公众实施环境行为的水平较低,呈现日常性、浅层性、弱参与、简易性等特征。具体而言,城市居民较农村居民实施更高水平的私域环境行为,但公众在公域环境行为实施方面并无显著差别。
封底文字:
严峻的环境状况与人类行为密切相关,而要改善环境状况、提升环境质量,除了采取科学和技术治理手段,还需要积极培育公众环境行为,促使公众更好地践行生态环境责任。
本书立足于我国社会实际以及行为者的日常生活实践,结合结构二重性、生活环境主义等理论,采用理论导向的实证研究与定性研究方法对公众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展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