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辑开列“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生成机制研究”“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研究”“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研究”“中国古代诗学研究”“中国现代美学研究”“中日韩美学交流”“中西美学比较研究”“北京审美文化研究”八个栏目。“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生成机制研究”的栏目是新增的,发表廖雨生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杜道明先生研究晚唐五代诗歌含蓄蕴藉之美和悲凉哀艳之美的文章,本辑“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研究”栏目发表他研究中国园林艺术的文章,为本辑学术含量增添了光彩。“中国现代美学研究”栏目转载了周来祥先生《梦想、拼搏、感悟:我的大学》的文章,内容生动感人;值此周先生逝世8年之际,特转载这篇文章对他美学研究表示纪念。此外,本辑保留了特色栏目“中日美学交流”和“北京审美文化研究”,分别发表郑子路博士的译文两篇和贾奋然教授研究清代北京审美文化的成果。
本辑所含纳论文,关注范畴较广,叙说有趣,引经据典,论证有力,且篇幅适中,详略得当,学术性都很强,具有一定程度的文献参考价值。
封底文字:
中国文化具有一种天然的(历史的)审美特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一种自发的审美倾向,中国美学正是中国文化审美特色的集中体现:那种对灵魂与肉体合一的永生意念,那种在自然物态中体悟诗韵节律的生命意识,那种将天象展现在人间的人生理想,那种圣境不离凡俗的个体人格等,一句话,中国人在此岸中追寻彼岸的超越精神,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天道提升的强大执着的世俗稳定感,将通过历史的更新而对世界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就是中国美学与世界文化的交流;而中国美学走向世界,同时也就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主编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