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研究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以降的阿拉伯当代文学,探讨阿拉伯当代诗歌、小说话语在这场导致其社会巨大转折和思想裂变的历史事件之后的转型与嬗变,分析后殖民和全球化语境下阿拉伯文学为重建文化抵抗空间所付出的努力。除绪论、余论之外,正文分为上下两篇,共五大章。在上篇“阿拉伯文学的现代性转型”中,分别探讨了阿拉伯诗歌与小说的现代性进程及其代表诗人、作家。在下篇“阿拉伯当代‘边缘文学’”中,分别探讨了当代巴勒斯坦文学、阿拉伯女性写作和跨文化写作。
在后殖民语境下,当代巴勒斯坦流散文学、阿拉伯跨文化杂糅写作和女性写作均因其“边缘性”而获得“抵抗”意义,从而与“现代性转型”一起重建阿拉伯当代文学的文化抵抗空间。
封底文字:
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格局变幻莫测,各国文学状况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流变,阿拉伯当代文学领域亦有突出表现。本书以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六·五”战争)以降的阿拉伯当代小说与诗歌为研究范畴,探讨了阿拉伯当代文学话语在该重大历史事件之后的转型与嬗变,分析了后殖民和全球化语境下阿拉伯文学界为重建文化抵抗空间所做出的努力。
作者以一位中国学者的视角,将阿拉伯当代文学置于世界文学发展主流的框架下进行考察,在研究过程中将宏观论述与微观分析并重,对现代性、身份认同、跨界、杂糅、性别政治等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焦点论题在阿拉伯当代文学作品中的具体呈现进行了深入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