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这标志着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迈出了新的重要一步。
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 (2016年—2035年)提出,到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核心竞争力、彰显人文魅力、富有城市活力的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现代化城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战略定位是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北京城市副中心位于通州区。目前,北京副中心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也为国内其他地区建设城市副中心提供了经验。
本书部分编写成员参与了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层面的规划研究工作,其间总结汲取了国内外大城市发展理念和经验,确定了城市副中心建设路径和发展策略。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对此次实践与研究进行总结: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必要性、城市副中心建设理念和路径、通州区促进城市副中心建设和发展的实践。全书总结了国内外大城市病治理的经验,从大城市病和城市新城建设视角梳理了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基本理念和路径,分析了城市副中心建设应采取的主要城市功能策略和产业规划策略,并为国内其他副中心城市或者新城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封底文字:
我国的超大城市、特大城市以及大城市数量正在不断增加,各种城市病也越发凸显,如何治理城市病是摆在城市管理者和城市发展研究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大城市治理——城市副中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对主要城市病的来源、治理方法和思路进行了梳理,对北京市通州区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部分工作进行了介绍。书的内容分为三部分: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必要性、城市副中心建设的理念和路径、北京市通州区促进城市副中心建设和发展的实践。本书可以作为研究区域经济、城市经济的学者以及从事城市管理工作的各级政府工作人员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