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是指政府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实现科学决策、精准治理、高效服务,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的综合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互联网发展与治理,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治网之道,形成了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作为网络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建设对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地方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发展报告(2020)》从供给能力、响应能力、智慧能力三个方面建立了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评价体系,以期在新时代信息化生态下,为建设网上政府,提升政府互联网履职能力探索出一套新的认知、评价和导向体系,并通过总体评价结果、分项能力表现、专题领域和区域案例分析等,反映近一年来全国地方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报告依据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三级指标体系,运用大数据监测分析手段对全国333个地级行政区的互联网服务能力进行了评价,并划分为创新领先、积极追赶、稳步推进、亟待发展四种类型。该报告对我国地方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整体情况,分项能力发展,政府网络履职效率和网民获得感等方面进行了客观展示与评价。分项能力篇分别对中国地方政府互联网服务供给能力、响应能力和智慧能力的整体表现、区域差异和细项能力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各分项能力发展状况与特征。专题篇通过营商环境建设、掌上通办、社会信用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响应四个领域的专题分析,提出四个专题领域基于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发展的问题与建议。区域篇聚焦国内四个不同省市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的发展现状,通过分析、整理四个省市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建设的具体数据与典型案例,为我国其他地方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发展提供经验与启示。
封底文字:
● 2019~2020年,在国家进一步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大力推进营商环境优化的背景下,各地方政府不断推进互联网服务发展与创新;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也对各地方政府针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互联网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
● 本报告从政府互联网服务供给能力、响应能力、智慧能力三个方面建立了地方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评价指标,运用大数据监测分析手段对全国333个地级行政区的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进行了评价,并将其划分为创新领先、积极追赶、稳步推进和亟待发展四种类型;聚焦分析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响应、营商环境优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政务新媒体建设和政务服务“掌上通办”平台建设五大重点领域的指标表现;分析、整理广东省、浙江省、深圳市和贵阳市四省市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建设的具体数据与典型案例,以期为我国其他地方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发展提供经验与启示。
前勒口文字:
● 经过20余年的发展,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已取得了长足发展和卓越成效,政府基于互联网提供政务服务、实现网络履职已经成为常态和现实。学者汤志伟、李金兆率先提出了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理念和评价模型,为全面测评政府互联网履职能力奠定了基础。2017年,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联合组建专业团队,系统开展政府互联网履职能力研究,全面建立了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分析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动态监测与大数据采集系统。
● 2018年,电子科技大学智慧治理研究中心成立,与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联合研究共同发布了国内首份《中国地方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发展报告》,受到学界肯定。2019年,电子科技大学智慧治理研究院成立,《中国地方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发展报告》开始以蓝皮书形式面向全国读者。2020年,蓝皮书由电子科技大学智慧治理研究院联合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互联网治理研究中心等10家政府治理研究机构发布。
● 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蓝皮书按年度出版,旨在持续关注政府互联网履职能力研究,客观反映中国地方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发展现状,理顺和记录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建设和发展脉络,为全面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研究和决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