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辑组织专题有三。专题一“审美代沟与大众文化”,聚焦审美代沟的概念、审美话语权的代际争夺、新媒体环境下的审美代沟微观现象、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的审美裂变和文化断层、建构跨代际文化认同和价值共识的可能性等问题。专题二“城市空间研究”,则持续关注与城市建筑、历史书写、文化建构有关的研究,以实际的“城市空间”个案研究阐释中国城市空间意义的生产与再创造,试图从文化政治角度丰富、深化读者对于城市的感知与理解。专题三“形象学研究”,则集中阐述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形象,作为一种观念史研究的材料,在与作者自身异国观念经过互相阐发、互为参照后所能够反映的作者所代表的社会集体观念及其反思。
专题之外的其他文章,如对中国电影文化的研究及其背景解析,不同于以上文化理论专题研究,而是从具体的艺术类别上深入阐释中国电影文化及其意涵,这是对本辑专题的补益。
封底文字:
本辑共有三个专题。专题一“审美代沟与大众文化”,聚焦审美代沟的概念、审美话语权的代际争夺、新媒体环境下的审美代沟微观现象、建构跨代际文化认同和价值共识的可能性等问题。专题二“城市空间研究”,则持续关注与城市建筑、历史书写、文化建构有关的研究,阐释中国城市空间意义的生产与再创造,从文化政治角度丰富、深化读者对于城市的感知与理解。专题三“跨文化形象学”,则集中关注一国作家对于异国形象的书写和塑造,包括日本近代启蒙思想中的中国形象、唐纳德·金对现代日本作家赴欧日记的研究、西方人的中医观等,作为一种观念史研究的材料,这类研究能够映照出作者所处时代的集体观念。
专题以外的其他论文还有对当代中国电影文化的研究、对学术资本主义现象的批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