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05出版

灾害社会工作:中国的实践与反思

电子书

暂无

有声书

暂无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不提供PDF文件

0人在看
先晓推荐
本书从“5?12”汶川大地震的震中映秀出发,依据大量鲜活的前线社工实践案例,对“灾害社会工作”进行了中国式的本土诠释,提出在灾害发生后不同时段与社会背景下,灾害社会工作可能遵循的一条发展路径:如何从“灾害救助”过渡到“可持续生计/城乡合作”,从而回应灾后民众最迫切的需要,实现社会工作“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正义”的终极理念。本书是罕有的将行动研究与社工具体情境相结合的产物,对中国灾害社会工作的发展,乃至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关海报
详情
内容介绍 参考文献
图书详情
ISBN:978-7-5097-2267-1总页码:244
字数: 264千字装帧:精装
内容简介
本书从“5?12”汶川大地震的震中映秀出发,依据大量鲜活的前线社工实践案例,对“灾害社会工作”进行了中国式的本土诠释,提出在灾害发生后不同时段与社会背景下,灾害社会工作可能遵循的一条发展路径:如何从“灾害救助”过渡到“可持续生计/城乡合作”,从而回应灾后民众最迫切的需要,实现社会工作“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正义”的终极理念。本书是罕有的将行动研究与社工具体情境相结合的产物,对中国灾害社会工作的发展,乃至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

内容资源
目录 卷册 附属资源 图片 图表 音频 视频

 

 

                  目  录

 

             第一部分 灾害社会工作及其定位

第一章 灾害社会工作与社区重建……………………………………………………………3

  一 前言……………………………………………………………………………………3

  二 社会工作与灾害介入…………………………………………………………………5

  三 汶川地震与中国灾害社会工作的起步和发展………………………………………11

  四 城乡合作作为一种灾后重建和永续发展的模式……………………………………21

  五 小结……………………………………………………………………………………24

第二章 从紧急救助到社区重建………………………………………………………………26

  一 从紧急救助到社区重建………………………………………………………………26

  二 通向能力建设的助人自助……………………………………………………………33

  三 几点思考………………………………………………………………………………42

第三章 社会工作者在灾后重建中的角色定位………………………………………………45

  一 导论……………………………………………………………………………………46

  二 文献回顾与理论视角…………………………………………………………………50

  三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61

  四 “映秀母亲”刺绣小组的发展过程…………………………………………………63

  五 结论……………………………………………………………………………………73

 

             第二部分 社区重建中的妇女充权

第四章 社会性别视角下妇女小组领袖的充权………………………………………………81

  一 研究背景………………………………………………………………………………81

  二 研究问题………………………………………………………………………………83

  三 文献回顾与理论探讨…………………………………………………………………83

  四 研究方法………………………………………………………………………………90

  五 研究发现………………………………………………………………………………93

  六 总结与反思……………………………………………………………………………105

第五章 小组领袖信任关系的运作与社会工作介入反思……………………………………108

  一 关于信任关系与小组动力的研究……………………………………………………110

  二 小组信任关系的运作与小组动力……………………………………………………114

  三 社会工作再介入及其反思……………………………………………………………124

第六章 发展主义背景下羌绣文化变迁研究…………………………………………………130

  一 文献回顾、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131

  二 研究方法………………………………………………………………………………138

  三 研究结果分析…………………………………………………………………………139

第七章 小组介入与金坡妇女地位的变化……………………………………………………151

  一 前言……………………………………………………………………………………151

  二 研究背景………………………………………………………………………………152

  三 研究问题………………………………………………………………………………154

  四 文献回顾………………………………………………………………………………154

  五 研究对象………………………………………………………………………………157

  六 研究方法………………………………………………………………………………158

  七 研究发现………………………………………………………………………………160

  八 原因分析………………………………………………………………………………171

  九 反思……………………………………………………………………………………174

  十 结语……………………………………………………………………………………175

 

             第三部分 城乡合作与可持续生计

第八章 “城乡合作、公平贸易,共创生态文明与可持续生计”的再思…………………179

  一 起步……………………………………………………………………………………179

  二 城乡合作的核心价值…………………………………………………………………189

  三 城乡合作的关键………………………………………………………………………192

  四 城乡合作与灾害社会工作……………………………………………………………196

  五 结论……………………………………………………………………………………196

第九章 金坡种植养殖小组与民宿小组的发育………………………………………………198

  一 种植养殖小组的发育…………………………………………………………………198

  二 民宿小组的发育………………………………………………………………………205

 

第十章 成都—金坡城乡交流活动实录………………………………………………………216

  一 活动背景………………………………………………………………………………216

  二 总结经验,确定工作方向……………………………………………………………217

  三 成都—金坡城乡交流活动实录………………………………………………………218

 

附录一 社工参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调研报告………………………………………230

  一 研究背景………………………………………………………………………………230

  二 社工服务效果评估(量化)…………………………………………………………231

  三 个案服务效果评估(访谈)…………………………………………………………240

  四 调研结论………………………………………………………………………………257

附录二 中山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映秀社工站汶川地震三周年工作纪实…………………263

  一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5·12’” …………………………………………………264

  二 “映秀母亲”绣坊与食堂……………………………………………………………265

  三 培训、参观、刺绣大赛………………………………………………………………267

  四 成都工作站,让本地妇女做工作员…………………………………………………268

  五 北京路开业,前店后村………………………………………………………………269

  六 金坡乡村体验游………………………………………………………………………270

  七 从金坡到从化…………………………………………………………………………271

  八 广州、成都、昆明……一个立体网络的形成………………………………………272

参考文献…………………………………………………………………………………………275

后 记……………………………………………………………………………………………293

 

 

卷册系列共0个资源
包含0篇文章
包含0张图片
包含0张图表
包含0个音频
加载更多
包含0个视频
加载更多
动态 去广场
全部动态 在读 笔记 书单 讨论

给个评分吧

10分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布
手机扫码阅读
作者
相关知识库
卷册系列共0
全选
0本书,合计:¥0.00
请选择图书

    0:00
    播放速率
    • 1.0
    • 1.5
    • 2.0
    • 3.0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