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中国国家、省及大中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数据验证分析,并进行了排名,得出了对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结论。特别是对于省级和大中城市在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方面,以及选取连续性历史数据进行科学的验证分析方面,在国内相关研究中尚属首次,具有开创性的学术贡献、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该项研究是国际合作项目,课题组开展了指标框架体系的国际比较研究,以便从中寻找更合适的指标为我所用,并探讨国际间可持续发展指标框架融合的价值。课题组使用了包括纽约、东京、伦敦、香港和巴黎等世界其他国际化城市作为基准,以发现中国大陆70个城市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发达城市之间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差距,并为中国城市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提供了国际参考。
封底文字:
● 基于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本书对2018年中国国家、省级及100座大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得出以下重要结论。
第一,中国可持续发展稳步推进,经济发展局面不断趋好,社会民生明显改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仍有较大短板,经济社会活动的消耗排放影响依然较大,而治理保护领域治理成效逐渐显现。
第二,四个直辖市及东部沿海省份的可持续发展排名比较靠前,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重庆、天津、山东、湖北、安徽等省市居前十位。
第三,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及东部沿海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排名依然比较靠前,综合排名前十位的城市分别是:珠海、深圳、北京、杭州、广州、青岛、长沙、南京、宁波和武汉。
第四,为进一步加快推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实现,需持续研究可持续发展指标,对标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监测和评估,扩展国家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健全国民动员体系,深化绿色国际合作,建立可持续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前勒口文字:
● 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寻找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综合评价方法,既是联合国千年目标之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新要求,也是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这也是中美三大智库多年来围绕这一主题开展持久深入研究的初心。蓝皮书的出版发行就是我们这一努力的忠实记录。
● 建立一套科学而又简约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理论上的探索和创新意义,它是对GDP这一指标的完善,有助于弥补现有指标的不足和缺陷。同时,其实践意义在于,真正基于可监测、可衡量、可统计的原则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可综合反映、科学评判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成效,并以此作为指引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作为各级政府开展绩效考核的指挥棒,进而有助于引导全社会走向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 蓝皮书在理论上开创性地构建了一套新的测度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据此对中国国家、省级及100座大中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数据验证分析,并进行了排名,得出了对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结论。蓝皮书还结合新发展理念和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对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可持续治理等重大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