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10出版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7)

电子书

29.4

有声书

暂无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不提供PDF文件

14人在看
先晓推荐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7)》是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撰写的第七本非遗年度报告,同时也是本中心撰写的第二本非物质文化遗产蓝皮书。 ● 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的非遗保护实践也随着全球、区域、局部的文化生态演替而不断进化发展。国家倡导的“工匠精神”“文化自信”等为非遗保护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非遗保护政策与保护机制不断完善,“在提高中保护”“走进现代生活”“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正在深入人心。非遗保护研究也在从微观到宏观、从个案到整体转化发展。 ● 2016年非遗保护中“重开发轻传承”“重技术轻精神”等问题仍然存在,非遗传承人话语权方面的伦理风险有所增大。因此,遵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遗的公约精神和伦理原则,坚持“双创”和“三见”保护理念,走活态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我国非遗保护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关海报
详情
内容介绍 参考文献
图书详情
ISBN:978-7-5201-1603-9总页码:396
字数: 376千字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对2016年我国非遗保护的基本情况做了介绍,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作者的建议以及对策;分题报告包括民间文学类,传统音乐类,传统舞蹈类,传统戏剧类,曲艺类,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传统美术类,传统技艺类,传统医药类,民俗类十个专题,具体而全面地介绍了各个领域的保护与发展情况;年度热点论述了“一带一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关联问题、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的经验问题对策、我国非遗保护标准的现状、问题与建议等。

展开

图书摘要
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实践也随着全球、区域、局部的文化生态演替而不断进化发展。
国家倡导的“工匠精神”“文化自信”等为非遗保护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我国非遗保护政策与保护机制不断完善,“在提高中保护”“走进现代生活”“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正在深入人心。非遗保护研究也在从微观到宏观、从个案到整体转化发展。
当然,非遗保护中仍然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如非遗保护的理论研究水平有待提升,评估标准有待建立,能力建设仍需加强。
因此,遵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遗的公约精神和伦理原则,坚持“双创”和“三见”保护理念,走活态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我国非遗保护发展的必由之路。
2016年非遗项目十大门类的保护工作呈现出差异化、专业化的特点。分题报告部分结合十大门类非遗保护工作实践,侧重分析和回应非遗的当代传承问题。其中,民间文学专题认为,影视剧改编是民间文学当代传承的一种方式,是对民间文学资源的一个转化性利用;传统戏剧专题认为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值得深入思考,在文化变迁中戏剧传统需要重新确认,应该重视艺术和文化传承,艺术创新在尊重传统的前提下,应该积极展现对现实的关怀和对未来的思考。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专题皆认为“振兴传统工艺”为推进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生活化保护,促使其重新融入现代生活提供了契机。民俗专题以外碧村乡村再造实践为例,探讨了在“社区营造”过程中,尊重和维护社区群体观念与利益的重建,平等重视各方意见,打破传统与现代的对立,将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2016年度热点部分,就“工匠精神”、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与非遗整体性保护模式、非遗与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了专题研究;并依托地理优势,对非遗与粤港澳文化认同的关系、如何评价和借鉴澳门非遗保护的实践及其经验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工匠精神 文化自信

展开

内容资源
目录 卷册 附属资源 图片 图表 音频 视频
卷册系列共1个资源
加载更多
包含0篇文章
包含0个音频
加载更多
包含0个视频
加载更多
动态 去广场
全部动态 在读 笔记 书单 讨论

给个评分吧

10分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布
手机扫码阅读
作者
谁在看 换一换
相关知识库
卷册系列共0
全选
0本书,合计:¥0.00
请选择图书

    0:00
    播放速率
    • 1.0
    • 1.5
    • 2.0
    • 3.0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