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详情

甘肃文化和旅游发展报告(2022)(全2册)·上册 中国;经济管理类;皮书;甘肃省;旅游经济学;文化社会学;地方发展类文化

售价:¥29.7 ¥99
5人在读 |
0 评分
丛书名:甘肃蓝皮书
陈卫中 陈富荣 戚晓萍 侯宗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2-01 出版
ISBN:978-7-5201-9445-7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

图书简介 目录 参考文献 音频 视频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聚焦甘肃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发展,对上述领域的发展现状、亮点、问题、应对等内容进行立体观察、整体研究,是一部集原创性、查阅性、操作性于一体的地方文化发展年度报告;下册则是关于甘肃省文化和旅游业整体发展态势的分析报告,全面盘点了2021年文化和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发展的战略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发展的意见建议。
[展开]
  • Ⅰ 总报告
    1. B.1 2021~2022年甘肃特色文化发展报告
  • Ⅱ 评价篇
    1. B.2 甘肃文化发展评价(2021)
  • Ⅲ 特色文化篇
    1. B.3 甘肃长城文物遗产保护与文化价值发掘研究
    2. B.4 黄河甘肃段河谷文化特色及其当代发展研究
    3. B.5 红色文艺创作对繁荣扩大甘肃文化影响的作用研究
    4. B.6 甘肃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城乡一体化建设研究
    5. B.7 临夏砖雕的艺术特色对其产业化的影响研究
    6. B.8 甘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研究
  • Ⅳ 专题篇
    1. B.9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民族文化资源的产业转化模式研究
    2. B.10 康县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乡村文化助推模式研究
    3. B.11 甘肃榆中县马坡乡上庄村建设幸福美好新生活的文化赋能模式研究
  • Ⅴ 附录
    1. B.12 2020~2021年甘肃文化发展大事记
[1][1]甘肃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2020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甘肃日报》2021年3月30日。 [2][2]陈卫中:《胸怀大格局 展现大手笔 迈出文化旅游强省建设的坚实步伐》,《民主协商报》2021年1月25日。 [3][3]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全力推进甘肃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学习时报》2020年9月21日。 [4][4]陈卫中:《富了口袋富脑袋》,《甘肃日报》2021年3月15日。 [5][5]陈波、杜克成:《稳定恢复持续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甘肃日报》2021年3月30日。 [6][6]王晶晶:《我市强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张掖日报》2021年6月26日。 [7][7]洪明:《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7月30日。 [8][8]马廷旭、戚晓萍:《甘肃文化发展分析与预测(202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 [9][9]湖南省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湖南省文化发展(CDI)研究报告》,《文史博览》2010年第12期。 [10][10]《〈甘肃省长城保护条例〉颁布实施新闻发布会实录》,每日甘肃网,2019年6月19日。 [11][11]《保护长城遗产 珍藏历史精华——甘肃省长城保护利用成效显著》,中国甘肃网,2019年6月13日。 [12][12]《甘肃嘉峪关打破封闭旅游自循环 深挖长城文化促“旅游+”发展》,中国新闻网,2021年4月21日。 [13][13]《筑基培根聚魂——嘉峪关市传承、展示、利用长城文化资源纪实》,中国甘肃网,2019年12月24日。 [14][14]《甘肃敦煌:五一旅游再攀新高 接待游客超20万人》,中国甘肃网,2021年5月8日。 [15][15]《寻梦嘉峪关 长城精神孕育城市灵魂》,中国甘肃网,2020年9月19日。 [16][16]《定西临洮将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中国甘肃网,2020年12月30日。 [17][17]《陇右唐诗之路》,中国甘肃网,2019年12月12日。 [18][18]王鹏强:《亲历者说:嘉峪关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我们该如何建设?》,中国社会科学网,2020年10月28日。 [19][19]《甘肃张掖让爱护长城深入人心》,中国甘肃网,2021年1月6日。 [20][20]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19年第20期。 [21][21]贺鑫、胡小飞、潘保田:《黄河兰州段河谷演化研究与认识》,《地球科学进展》2020年第4期。 [22][22]马磊:《共生与融合:民国洮河上游河谷汉藏生计模式与文化关系——以埃克瓦尔的〈甘肃汉藏边界的文化关系〉为例》,《兰州学刊》2017年第12期。 [23][23]杨永春:《河流文明·河谷型城市生长与建设原理:兴起·布局·演化·规划》,兰州大学出版社,2012。 [24][24]周天勇、张群:《青海黄河河谷发展战略》,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25][25]杨永春:《中国西部河谷型城市的发展和空间结构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 [26][26]韩成浚:《兰州黄河谷滩地的形成及其演变》,《科技与情报》1989年第1期。 [27][27]李文衡:《甘肃当代文艺五十年》,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 [28][28]李屹:《充分发挥红色经典文艺作品凝神聚魄的作用》,《党建》2019年第5期。 [29][29]贾琼、王建兵、徐吉宏:《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文化消费与文化建设探析——以甘肃为例》,《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第18期。 [30][30]《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召开十九届五中全会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党的建设》2020年第8期。 [31][31]吴梦娜:《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研究综述》,《河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32][32]尚洁:《中国砖雕》,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 [33][33]牛乐:《素壁清晖——临夏砖雕艺术研究》,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 [34][34]张伯智:《临夏砖雕艺术》,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5][35]马海燕:《临夏砖雕艺术的审美文化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 [36][36]许娟娟:《基于形状文法的临夏砖雕文创产品设计》,兰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 [37][37]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建设》,文物出版社,1987。 [38][38]王景慧、阮仪三、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39][39]胡娟:《现代化背景下历史文化名城的法律保护》,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40][40]《完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机制的若干建议》,会议论文,2012年10月15日。 [41][41]陈华等:《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与利用探究》,《建筑设计管理》2013年第12期。 [42][42]李俊英:《多视角反观吕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山西建筑》2014年6月。 [43][43]李梅:《我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立法研究——以〈云南省和顺古镇保护条例〉为例》,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44][44]单霁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天津出版社,2015。 [45][45]沈俊超:《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演进、反思及展望》,东南大学出版社,2016。 [46][46]骆爱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街区保护的若干思考——以甘肃省天水市的情况分析为基础》,《中国民族博览》2016年第24期。 [47][47]宋沁蓉:《天水历史城市空间文脉演化机理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48][48]段志茹:《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敦煌市国际文化游名城》,《城市建筑》2017年第9期。 [49][49]杨学文、周元柏:《张掖市:保护历史文化彰显城市魅力》,《城乡建设》2017年第12期。 [50][50]《信息动态》,《城建档案》2018年第1期。 [51][51]杨学文:《张掖:城市建设成果斐然》,《城乡建设》2018年第24期。 [52][52]李沁鞠:《甘肃武威古城空间形态解析与研究》,兰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53][53]东娉:《对于“城市修补”理念的敦煌高台巷传统风貌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研究》,兰州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 [54][54]高启新:《历史文化名城价值与特色的植入和兼容》,《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 [55][55]黄鹤:《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文化功能提升策略探讨》,《人类居住》2020年第3期。 [56][56]任云英、吴晓晨:《历史文化名城文脉空间单元及其构型模式初探》,《城市建筑》2020年第25期。 [57][57]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兰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甘肃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调研评估报告》,2020年10月。 [58][58]《我省对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评估验收》,《济南日报》2020年4月22日。 [59][59]于冬波、薛进芝:《街巷空间的意象延续性思考》,《工业设计》2021年第4期。 [60][60]张杨:《名城研究视野下我国城乡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路径辨析》,《华中建筑》2021年第4期。 [61][6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文物局关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评估检查情况的通报》(建科函〔2019〕95号)。 [62][62]范金妹:《公共治理视角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陇东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 [63][63]陈良、章曌杰、杨建林:《江苏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地方立法发展、比较及完善》,《中国名城》2021年第5期。 [64][64]党安荣、梁媛媛、陈麦尼、吴冠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信息技术方法研究进展与趋势》,《中国名城》2021年第4期。 [65][65]李红军:《甘肃省肃北县设立旅游专项资金出台扶持政策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中国甘肃网,2018年8月14日。 [66][66]《文旅融合风生水起——酒泉肃北县推进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中国甘肃网,2018年6月26日。 [67][67]张玉倩:《基于李子柒现象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路径思考》,《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1年第2期。
[展开]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