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05出版

形象史学(2018下半年/总第12辑)

电子书

23.4

有声书

暂无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不提供PDF文件

0人在看
先晓推荐
本书打破学科界限,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将历史学、考古学、艺术史等学科的共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将中国古史研究中的考据法与图像学、新文化史等方法论结合起来,从多角度、多层面来梳理人类文明的演进,进一步扩展史学研究的路径和视野。 本书内容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器物与图像、礼仪与宗教、古建与环境。“器物与图像”部分:现存的器物及其附着其上的图像,作为一种客观存在,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是彼时政治、宗教、文化艺术一体化的反映。琮与璧就是良渚文化的代表。出土的唐代“耳衣”与现存唐代的诗文互相印证,彰显了唐代的服饰文化特色。图像证据具有独特的文献价值,传世文物为一个时代的文化提出了背景、用语、功能等问题,证明、诠释以及甄别图像证据,可以准确传播人类历史文化知识,抵制艺术市场等领域的伪证欺瞒等。“礼仪与宗教”方面服饰总是很直接地反映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不同场合下服饰的颜色也是礼仪与宗教信仰的一种反映。敦煌文化,作为东方世界的艺术博物馆,其中石窟的开凿以及洞窟人物、文字等的记载,为后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宗教领袖的碑刻更是直接展现了人们的宗教信仰面貌。书院是传播礼仪文化的处所,其变迁历史直接传递了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礼仪文化状况。“古建与环境”: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其建筑风格各有不同,而辽代阁楼式的佛塔建筑,是在当时平息战火、走向民族和解、文化宽容的时刻,吸收多民族文化特色而建成的,其独特的美学取向,造就了其在中华文明史上不可磨灭的一笔。土默特川平原在清一代的开发建设见诸史书、游记等,这些记载传递了开发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与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考察价值。
相关海报
详情
内容介绍 参考文献
图书详情
ISBN:978-7-5201-4624-1总页码:212
字数: 258千字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形象史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主办的中文学术集刊。本辑分为器物与图像、礼仪与宗教、古建与环境三个部分,主要探讨了器物与图像、礼仪与宗教、古建与环境在形象史学方面的研究,揭示了历史遗存与政治、宗教、文化艺术一体化的关系,为以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展开

内容资源
目录 卷册 附属资源 图片 图表 音频 视频
卷册系列共1个资源
加载更多
包含0篇文章
包含0个音频
加载更多
包含0个视频
加载更多
动态 去广场
全部动态 在读 笔记 书单 讨论

给个评分吧

10分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布
手机扫码阅读
作者
相关知识库
卷册系列共0
全选
0本书,合计:¥0.00
请选择图书

    0:00
    播放速率
    • 1.0
    • 1.5
    • 2.0
    • 3.0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