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08出版

中国东北地区发展报告(2012)

电子书

暂无

有声书

暂无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不提供PDF文件

0人在看
相关海报
详情
内容介绍 参考文献
图书详情
ISBN:978-7-5097-3637-1总页码:404
字数: 434千字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中国东北地区发展报告(2012)》客观地描述了2011年东北区域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刻分析了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并对2012年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展望,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建议。

展开

图书摘要
2011年,在世界经济增长势头放缓、国内经济运行总体稳定、宏观调控任务依然艰巨的背景下,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仍保持平稳较快态势,民生事业稳步推进,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为实现“十二五”拟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蓄积了坚实的基础。2012年,东北地区将突出发展与民生两大主题,以确保各项工作的稳中求进。
东北地区的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认真落实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2011年工作要点确定的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也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的良好开局。从工业增长、生产效率、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等各项指标看,东北地区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工业经济效益持续提高,大企业对工业支撑作用不断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速度加快,产业集聚化态势已经呈现。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工业仍将主导着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形下,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固然有多种途径,但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力不可小视。因为从年度综合排名来看,东北地区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一直处于全国中等水平,这意味着东北发展工业首先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尤其要通过区域技术创新环境的持续改善,以发挥和释放区域创新能力,并通过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劣势产业与优势产业的完美结合,使工业在与创新能力的良性互动、交流、融合、吸纳中不断发展、优化和升级。
东北地区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加大。2011年,东北地区的第二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同唱主角,尤其是第三产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拉动就业的重要产业,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显著提高,尤其是旅游、生产性服务、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服务业发展迅猛。与此同时,服务业的地位日益凸显、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新兴业态发展迅速、集聚效应开始显现、就业贡献日渐明显。但总体上看与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东北地区第三产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大政策支持、加强创新驱动、强化产业关联、促进集聚发展、扩大开放合作和实施人才战略等。
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未来增产潜力最大的地区。2011年,东北地区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实现了“八连增”。从总体上看,东北地区粮食生产的主要基地在县域,其县域发展也呈现明显的“南强北弱”格局。2011年粮食丰收成绩喜人,并不表明中国的粮食生产可以高枕无忧。事实上,当前中国的粮食产量基数已经很高,农民种粮的效益仍然徘徊不前,加之近年来灾害性天气频仍,2012年要在高起点上保持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任重而道远。为此,依托国家对粮食主产区的政策支持,以保证农民增产增收;致力于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以科技确保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以增强农产品的供给能力等,应是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不二选择。
东北地区的社会民生事业呈现持续向好态势。2011年,东北地区普遍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速度高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也稳步推进:整体就业形势持续向好,“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问题已有所缓解;城乡社会保障主体框架基本形成,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需求已获得极大满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成绩斐然,区域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时期。2012年,改善民生应是全面振兴东北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完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等民生的制度安排,以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使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则是东北地区实现发展与民生两大主题的重要举措。
东北地区的合作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区域间的合作与互动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尤其是在全球实体经济领域的核心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虚拟经济领域似乎也在故技重施的态势下,加强地区合作既是顺应国内外发展形势的重要举措,也是东北地区实现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东北区域合作机制建设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不仅开展了多个领域的合作,也签署了产业合作、交通建设、农业发展、教育协作、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层面的框架协议。但总体来看,东北地区合作机制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还需要在实践中加强完善和创新,以进一步促进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011年,黑龙江省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坚定不移地推进“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战略,加快发展“十大重点产业”,全省经济社会呈现增长加快、结构转优、质量向好、民生改善的发展态势。2012年,为了推动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既要在调整结构、转变方式上有新举措,也要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有新作为,更要在改善民生、省市共建上有新进展。尤其是以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联手共建产业大集聚、开放枢纽站、金融大中心、商贸大市场、生态大园林等,这一思路不仅适用于黑龙江的省市共建,对于东北地区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快老工业基地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

内容资源
目录 卷册 附属资源 图片 图表 音频 视频

目  录

 

 

 

 

Ⅰ 总报告

 1 促进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2011~2012年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张新颖 吕萍/001

一 2011年东北地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002

二 影响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011

三 2012年东北地区发展环境和前景展望/014

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东北地区经济稳中求进/019

Ⅱ 综合篇

 2 东北地区与我国三大区域的比较研究——丁晓燕 徐卓顺/025

 3 东北实施区域自主创新战略发展报告——韩红/040

 4 东北地区城镇化进程状况评价及发展——刘佳杰/050

 5 东北地区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张磊 李冬艳/060

 6 东北三省基础设施建设现状——李坤英/072

Ⅲ 产业篇

 7 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姜瑞春 姜岩 曹颖杰/084

 8 东北三省工业发展特征与趋势——李天舒/098

 9 东北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赵勤/110

 10 东北地区物流业发展研究——王彦庆/124

 11 “十二五”时期东北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研究——李冲/135

Ⅳ 社会篇

 12 2011~2012年东北三省社会综合状况调查报告

——邢晓明 王爱丽/146

 13 东北三省就业状况研究——姜浩然 李晓南/154

 14 东北三省社会管理创新的现状与对策——王建武/166

 15 东北地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于晓光 张鑫/179

 16 东北三省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研究——王磊/192

Ⅴ 合作篇

 17 东北区域合作机制的现状与创新研究——张丽娜/204

 18 东北地区加快落实《中俄合作规划纲要》对策研究——马友君/218

 19 建交二十年中国东北三省与韩国经贸合作的回顾与展望

——尚咏梅/231

 20 日本灾后经济恢复与中国东北对日合作的前景——吕超/245

 21 东北地区冰雪旅游战略合作研究——周琳 韩德亮/256

Ⅵ 专题篇

 22 黑龙江实施省市共建、龙头带动战略的对策研究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联合课题组/266

 23 蒙东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乐奇 杨文兰/283

 24 哈尔滨城市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王晓夫 张天勖/295

 25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王劲松/312

 26 发展低碳经济研究——孙浩进 岳伦/330

 27 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李添/342

 28 东北三省民营经济发展报告——邢明 宋晓丹/354

 29 2011年东北地区大事记/361

 

 30 后记/378

卷册系列共0个资源
包含0篇文章
包含0张图片
包含0张图表
包含0个音频
加载更多
包含0个视频
加载更多
动态 去广场
全部动态 在读 笔记 书单 讨论

给个评分吧

10分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布
手机扫码阅读
作者
相关知识库
卷册系列共0
全选
0本书,合计:¥0.00
请选择图书

    0:00
    播放速率
    • 1.0
    • 1.5
    • 2.0
    • 3.0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