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12出版

中国大学制度变迁研究

纸质图书

暂无

电子书

26.4

有声书

暂无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不提供PDF文件

2人在看
先晓推荐
大学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也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基于对中国大学制度特殊性的深刻体察,尝试在新制度主义的大框架下综合运用不同的制度分析理论来构建一个系统的多元制度分析框架,将中国大学制度的形成和变迁放在这个分析框架中进行深入梳理、分析,以期能从一个全方位的视角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大学制度从其建立之初就具有的特殊性与本质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经济社会转型深水区、经济发展“新常态”之下的当前中国大学制度的变革与创新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推动中国大学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相关海报
详情
内容介绍 参考文献
图书详情
ISBN:978-7-5201-1895-8总页码:336
字数: 343千字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对中国大学制度特殊性的深刻体察,尝试在新制度主义的大框架下综合运用不同的制度分析理论来构建一个系统的多元制度分析框架,将中国大学制度的形成和变迁放在这个分析框架中进行深入梳理、分析,以期能从一个全方位的视角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大学制度从其建立之初就具有的特殊性与本质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经济社会转型深水区、经济发展“新常态”之下的当前中国大学制度的变革与创新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展开

图书摘要
大学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立基于对中国大学制度特殊性的深刻体察,尝试在新制度主义的大框架下综合运用不同的制度分析理论来构建一个系统的多元制度分析框架,将中国大学制度的形成和变迁放在这个分析框架中进行深入梳理、分析,以期能从全方位的视角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大学制度从其建立之初就具有的特殊性与本质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经济社会转型深水区、经济发展新常态之下的当前中国大学制度的变革与创新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推动中国大学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本书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尝试综合社会科学新制度主义大框架下的不同制度分析理论来共同观照中国大学制度的产生与变迁,以期能从一个多元制度分析的视角系统性、全方位地剖析中国大学制度变迁及其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更好地把握中国大学制度的特殊性与本质。这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二是尝试综合社会科学新制度主义大框架下不同的制度分析理论,以中国大学制度为研究对象,建构一个多元化的制度分析框架,并尝试对中国大学制度变迁进行一个动态分析。其中蕴含了两方面的考虑,第一,本书认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是一个整体,对同一个社会现象,不同的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都只是反映了一个侧面,而多元化多学科的研究就像将社会现象和问题置于无影灯下一样,能够祛除遮蔽,更好地认识社会发展和运行的基本规律。第二,中国大学制度的发展从其建立之初就具有特殊性,这是历史和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之后在其发展变迁的不同时期,又产生了组织结构和制度形态上的较大变革,具有典型性,适合于在研究中综合使用“结构-制度”分析与“过程-事件”分析这两种研究模式开展分析。这也是本书选题的初衷。这在理论建构和发展上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三是本书提出组织与制度具有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书提出了大学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具有其特殊性,具体表现在大学组织具有学术性、行政性和经济性三重属性。在大学组织三重属性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大学内外部制度理论,并通过进一步分析,构建起了大学制度变迁的动态分析框架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四是本书提出大学制度的变迁是因为大学制度基于内外部条件的变化使大学内部三重属性间的均衡被打破,同时大学制度的形态与变迁的发生也与社会合法性的要求相适应,并不总是效率最大化的甚至可能更趋近于低效率制度锁定,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也是推动大学制度变革和创新所须着力解决的问题。
本书的主要观点包括:①任何组织都与其相应的制度密不可分,制度是组织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大学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其发展也与大学制度的发展密不可分。而大学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又是与大学这样一个社会组织自身的特点紧密相连的。只有与大学组织的特性相契合的大学制度才能真正促进大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②中国大学近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制度虽说是以借鉴与移植西方产生于中世纪的大学为其基本原型的,但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学教育发展特别是以太学为代表的官学、科举制和以书院为代表的私学也对中国近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在中国大学制度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与西方大学精神共通的一种内在的持续张力。③中国近代大学制度初创于清末,成型于民国时期。而20世纪50年代的大学制度改革则是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发展的原点,从这一次开始,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已经经历了三次大的制度变迁,分别是20世纪50年代的大学院系调整、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全面改革和20世纪末的大学扩招以及伴随着扩招而来的一系列大学制度和组织结构的变化。④2006年以后,伴随着大学扩招的持续发展,中国逐渐进入了“后大众化”时期,鉴于持续、大量扩招所带来的大学教育质量下降、大学生就业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大学制度改革开始从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中国大学制度变革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⑤中国大学的良性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在对中国大学制度特殊性的深刻体认和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大学多元需求的积极回应上。大学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中国大学制度也由于历史、文化等一系列原因而具有其特殊性,未来大学制度的发展需要在多元制度分析的基础上,博采众长进行全新的理论建构,同时重心下移进一步走向社会中心,在努力发挥出其高深知识的生产、传播、贮存等传统作用的同时,拓展职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而利益相关者治理架构将是未来大学治理和制度改革的理想方向。
全书共分八章。第一章是绪论。第二章是全书的理论分析框架,构建了静态的立基于“结构-制度”分析的大学内外部制度结构分析框架和动态的立基于“过程-事件”分析的多重制度逻辑视角下的大学制度变迁分析框架,以作为下文大学制度变迁分析的理论基础。第三至七章是全书的主体内容,对中国大学制度从建立至今的制度变迁历程进行了梳理,对不同时期大学制度和制度变迁的特征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第八章是全书的结论部分,对中国大学制度与制度变迁的“实然之境”进行了归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中国大学制度变迁良性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制度;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制度逻辑;多元制度分析

展开

内容资源
目录 卷册 附属资源 图片 图表 音频 视频
卷册系列共1个资源
加载更多
包含0篇文章
包含0个音频
加载更多
包含0个视频
加载更多
动态 去广场
全部动态 在读 笔记 书单 讨论

给个评分吧

10分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布
手机扫码阅读
作者
谁在看 换一换
相关知识库
卷册系列共0
全选
0本书,合计:¥0.00
请选择图书

    0:00
    播放速率
    • 1.0
    • 1.5
    • 2.0
    • 3.0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