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详情

智慧启航: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十周年纪念文集(全4卷) 博士生论文卷 哲学类;社会科学总论;文集;华东地区 VIP

售价:¥89.4 ¥298
5人在读 |
0 评分
丛书名:
许斗斗 薛秀军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11 出版
ISBN:978-7-5201-5788-9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

图书简介 目录 参考文献 音频 视频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建院整整十年。哲社人精于运思,勤于发挥,不断创获叫响学界的学术成果,为建院十年“智慧起程”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择其善者,结集成书,以示纪念。文集分为四册:教师科研卷(上、下)、博士生论文卷、教学卷。文集反映了华大哲社人在智慧的海洋中探索与实践的心路历程。
[展开]
  • “道德危机”的实质及其社会文化根源
    1. 一 道德危机的实质:道德范式转换过程中的信念断层
    2. 二 现代道德范式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确立
    3. 三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危机”的社会文化根源
  • 圣西门、傅里叶与欧文思想的政治伦理旨趣
  • 文化哲学视域中的文化和文化矛盾
    1. 一 文化哲学视野中的文化
    2. 二 文化哲学视域中文化全球化面临的矛盾
  • 从“隐喻说”到“意识形态说”
    1. 一 苏联马克思主义对基础/上层建筑的理解及其对英国的影响
    2. 二 打破基础/上层建筑封闭性的“隐喻说”
    3. 三 “意识形态说”的建立及其内部争论
    4. 四 柯亨对“隐喻说”和“意识形态说”的双重批判
    5. 五 余论
  • 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探微
    1. 一 意识形态理论演进
    2. 二 齐泽克意识形态的理论涵摄与权力话语
    3. 三 结论
  • 马克思交往观新探
    1. 一 交往概念的本质界定
    2. 二 交往的社会功能
    3. 三 交往的世界化过程
    4. 四 余论
  • 马克思恩格斯的友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1. 一 马克思恩格斯对友善内涵的科学设定
    2. 二 马克思恩格斯友善思想的四重维度
    3. 三 马克思恩格斯友善思想的当代价值
    4. 结语
  • 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生活维度
    1. 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语境:马克思主义必须直面生活困境
    2. 二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须与现实生活有效对话
    3. 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马克思主义必须扎根于现实生活
  • 现实的个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
    1.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旨归
    2. 二 “现实的个人”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者”
    3. 三 “现实的个人”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享受者”
  • 构建和谐网络族群文化的规则意识与可能路径
    1. 一 网络族群文化的总体性特征
    2. 二 构建和谐网络族群文化的存在论逻辑
    3. 三 规则意识:构建和谐网络族群文化的理性精神
    4. 四 建构和谐网络族群文化的可能路径
  • 生活世界总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科学蕴含
    1.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总体意蕴:生活世界向度
    2.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本质规定:工作世界向度
    3.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主体结构:主体共同体维度
    4. 四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媒介:多种媒介综合化
  • 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及其当代意义
    1. 1.交往实践是主体间的“客观活动”,是主体性、客观性和交往性的统一
    2. 2.交往实践的“自主活动”和“交往形式”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更替与发展
    3. 3.“交往实践”使生产力和科技文化得以传播、保存积累和不断进步
    4. 4.资本主义通过商品交换的交往实践形成世界市场、世界民族与世界历史
  • 论马克思辩证法的生活特质
    1. 一 马克思辩证法的前提:现实的个人
    2. 二 马克思辩证法的载体:现实生活
    3. 三 马克思辩证法的运思路径:“从人间到天国”
    4. 四 马克思辩证法的价值旨归:人的自由解放
    5. 结语
  • 论马克思与哈贝马斯解放理论的差异
    1. 一 马克思: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2. 二 哈贝马斯:重建自由交往的生活世界
    3. 三 对两种解放理论的简要评析
  • 马克思“新世界观”的思维逻辑
    1. 一 传统哲学思维逻辑及其局限性
    2. 二 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基本思维逻辑
    3. 三 马克思“新世界观”与唯物史观的同一性
    4. 四 结语
  • 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主体向度
    1. 一 现实的主体: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逻辑起点
    2. 二 主体的结构图式:群体主体、个体主体和人类主体
    3. 三 主体自由与解放: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价值旨趣
  • 人民的现实幸福:马克思真理观的价值向度
    1. 一 马克思真理观的价值高度:人民的现实幸福
    2. 二 马克思批判虚假真理观中的异化问题
    3. 三 马克思真理观的四个建构维度
  • 杨时的“学习”之道
    1. 一 “学始于致知,终于知止”
    2. 二 “知止而力行”
    3. 三 “以身体之,以心验之”
  • 重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学术价值
    1. 一 对《提纲》标题的推定
    2. 二 恩格斯对《提纲》原稿正文的修改
    3. 三 恩格斯对《提纲》学术价值评价的思考
    4. 四 对《提纲》学术价值的重思
[1][1]〔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译林出版社,1999。 [2][2]〔英〕阎孟伟:《“道德危机”及其社会根源》,《道德与文明》2006年第2期,第45~48页。 [3][3]〔英〕麦金太尔:《德性之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4][4]〔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 [5][1][19][38]〔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欧洲政治思想史——从十五世纪到二十世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第265、268、275页。 [6][2]《傅里叶选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第122、206页。 [7][3][4][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第480、482、561页。 [8][5][6][7][8][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第160、167、168、612页。 [9][10][11][16][21][28][30][31]〔法〕傅里叶:《傅里叶选集》第2卷,商务印书馆,1981,第232、181、136、173、140、206、174页。 [10][12]〔法〕圣西门:《圣西门选集》第3卷,商务印书馆,1985,第109页。 [11][13][18][26][32]〔法〕圣西门:《圣西门选集》第2卷,商务印书馆,1982,第71、15、14、80页。 [12][14][15][22][29]〔法〕圣西门:《圣西门选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第168、167、188、243页。 [13][17][苏]沃尔金:《论空想社会主义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9,第355页。 [14][23][24]〔英〕欧文:《欧文选集》第2卷,商务印书馆,1981,第130、222页。 [15][25][27]〔英〕欧文:《欧文选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第67、329页。 [16][3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87页。 [17][34]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56,第209页。 [18][3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71,第351页。 [19][3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731页。 [20][3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635页。 [21][1]庄锡昌等:《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第99~100页。 [22][2][3]〔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等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23][4][5]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4][6]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1~6页。 [25][7]〔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第37页。 [26][9][12][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75~276、277、275页。 [27][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第257页。 [28][1]〔英〕雷蒙·威廉斯:《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王尔勃、周莉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29][2]《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 [30][3]《列宁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59。 [31][4]《斯大林选集》(下册),人民出版社,1979。 [32][5]〔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李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3][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 [34][7]〔英〕E·P.汤普森:《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致非利士人书》,见张亮《伦理、文化与社会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第3~49页。 [35][8]E.P.汤普森:《民俗学、人类学和社会史》,蔡少卿:《再现过去:社会史的理论视野》,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第184~206页。 [36][9]THOMPSON E P. The Politics of Theory[M]//Raphael Samuel. People’s History and Socialist Theory. London:Routledge,1981. [37][10]THOMPSON E P. The Poverty of the Theory & other Essays[M]. London:Merlin Press,1979. [38][11]RAYMOND Williams. Culture and Society,1780-1950[M]. London:Chatto & Windus,1959. [39][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Ⅰ),人民出版社,1972。 [40][13]罗钢、刘象愚:《斯图亚特·霍尔——文化研究两种范式》,《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第51~65页。 [41][14]张亮:《斯图亚特·霍尔.无阶级的观念》,见张亮《伦理、文化与社会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第153~171页。 [42][15]〔美〕丹尼斯·德沃金:《斯图亚特·霍尔与英国马克思主义》,《学海》2011年第1期,第72~80页。 [43][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 [44][17]陆扬:《论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第133~139页。 [45][18]STUART Hall. The Politics and The Economic in Marx Theory of Classes[M]//Alan Hunt(ed.). Class and Class Structure. London,Lawrence & Wishart,1977. [46][19]STUART Hall. The Toad in the Garden:Thatcherism among the Theorists [M]//C. Nelson and L.Crossberg(ed.). Marxism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Chicago: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88:35-73. [47][20]STUART Hall. The Problem of Ideology—Marxism without Guarantees [M]//Betty Matthews(ed.). Marx 100 Years On. London:Lawrence & Wishart,1983:57-86. [48][21]段吉方:《意识形态与审美话语》,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49][22]TERRY Eagleton. Base and Superstructure in Raymond Williams[M]//Terry Eagleton(ed.). Raymond Williams:Critical perspective. Boston: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89. [50][23]〔英〕特里·伊格尔顿:《再论基础与上层建筑》,张丽芬译,《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2年第5期,第452~462页。 [51][24]约翰·杜普雷:《评伊格尔顿的〈再论基础与上层建筑〉》,苏东晓译,《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2年第5期,第463~468页。 [52][25]徐娇娜:《伊格尔顿论基础/上层建筑——兼论伊格尔顿对威廉斯的批评》,《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第2期,第82~89页。 [53][26]〔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54][27]〔美〕艾伦·布坎南:《马克思、道德与历史》,林进平、张娜译,《伦理学与公共事务》2014年第1期,第21~51页。 [55][2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 [56][29]〔美〕G·A.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出版社,1989。 [57][30]G·A.Cohen. Base and Superstructure:A reply to Collins[J]. Oxford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1989(9):95-100. [58][31]张亮:《英国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学说》,《哲学动态》2014年第9期,第22~28页。 [59][1]齐泽克:《易碎的绝对——基督教遗产为何值得奋斗》,蒋桂琴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60][2][4][5][6][7][10]齐泽克:《图绘意识形态》,方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9、11、13、14、39、40、3页。 [61][3]〔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孔兆政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第48页。 [62][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611页。 [63][9]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修订版),人民出版社,2009,第81页。 [64][13][14]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第39、40页。 [65][19]卢永欣:《齐泽克意识形态的三种形态及其幽灵》,《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66][20]张志丹:《齐泽克意识形态思想的创新及评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1期。 [67][1]杨朝辉:《马克思交往理论及其几个关系的梳理》,《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2期。 [68][2]贾真:《马克思恩格斯对交往问题研究历程考察》,《传承》2011年第26期。 [69][3]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修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 [70][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7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75,第557页。 [7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第8页。 [73][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第416页。 [74][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1982,第436页。 [75][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第579~580页。 [76][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第488页。 [77][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75,第541页。 [78][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251页。 [79][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75,第106~107页。 [80][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94页。 [81][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433~434页。 [82][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37页。 [83][1]韩庆祥、张艳涛:《马克思哲学的三种形态及其历史命运》,《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84][2][14][15][17][18][19][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71~72、220、2、459、15、67~68、10、258、75、87、88、9页。 [85][3]韩庆祥:《社会层级结构理论:面向“中国问题”的政治哲学》,《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86][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第15页。 [87][5]牟成文:《马克思的群众观及其哲学变革》,《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88][6][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342页。 [89][7][12]《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第3页。 [90][8][1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第57页。 [91][9][16]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现实的方式》,《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92][1]张宜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认同路径探析》,《道德与文明》2014年第6期。 [93][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第146页。 [94][3]孙乃龙:《马克思主体概念的一般形态与具体形态》,《北方论丛》2014年第3期。 [95][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第567页。 [96][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8,第84页。 [97][6]《中共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2013-12-23)[2015-03-20].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23/c_118674689.htm。 [98][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11-15)[2015-04-26].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1/15/c_118164235.htm。 [99][8]李文堂:《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南京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100][9]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第211页。 [101][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287页。 [102][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03-15)[2015-05-12].http://www.people.com.cn/GB/shehui/1060/2391834.html。 [103][12]《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人民出版社,2014,第68页。 [104][13]《习近平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4-09-10)[2015-05-28].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910/c70731-25629093-2.html。 [105][14]《中国共产党党章》,(2012-11-18).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11/18/c_113714762_2.htm。 [106][15]《毛泽东在莫斯科大学接见中国留学生时的演讲》,(2014-11-16)[2015-06-18].http://news.china.com/history/11066805/20141116/18968794.html。 [107][16]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05-05)[2015-07-19].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5/05/c_1110528066.htm。 [108][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123页。 [109][18]《列宁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86,第23页。 [110][19]〔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2003,第117页。 [111][1]温志嵩:《KUSO文化——一种网络族群的生活方式》,《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10期。 [112][2]龙鸣:《网络文化与精神文明》,《齐鲁学刊》2004年第2期。 [113][3]张真继、张润彤等:《网络社会生态学》,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第44页。 [114][4]〔英〕尼尔·巴雷特:《数字化犯罪》,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第199页。 [115][5]宣杰、何等浩:《网络冲突与文化认同》,《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116][1]林国标:《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本性》(2),《湖湘论坛》,2009。 [117][2]〔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译,商务印书馆,1996。 [118][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 [119][4]杨楹:《马克思生活哲学引论》,人民出版社,2008。 [120][5]李小元:《工作哲学引论》,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121][6]〔美〕雪莉·贝尔吉:《媒体与冲击——大众媒介概论》,赵敬松等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122][7]戴元光:《传播学通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12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第152页。 [124][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7。 [125][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5。 [126][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 [127][5]李永胜:《现代科技革命与中国的社会现代化》,《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2期,第22页。 [128][6][苏]B.T.阿法纳西耶夫:《科学共产主义基础教程》,梅荣政、何天齐等译,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第122页。 [129][7]韩民青:《论人类文化发展的方向》,《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第87页。 [130][8]王延光:《对条件克隆人的伦理辨析》,《医学与哲学》2009年第8期,第4~5页。 [131][9]吴毅:《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及其现实意义》,《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第102页。 [132][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112、2页。 [133][3]俞吾金:《向生活世界的辩证法复归》,《探索与争鸣》2000年第11期,第2页。 [134][4][6][7][8][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67~68、56、10、121、75页。 [135][5]贺来:《现实生活的辩证觉解与“哲学立场”的确立》,《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第1期,第30页。 [136][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 [137][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2。 [138][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 [139][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 [140][5]〔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4。 [141][6]〔德〕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郭官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42][1]高清海:《马克思对“本体论思维方式”的历史性变革》,《现代哲学》2002年第2期。 [143][2][5]〔美〕大卫·K.诺格尔:《世界观的历史》,胡自信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44][3]黄颂杰:《西方哲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145][4][6][8][10][11][12][13][14][16][17][18][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146][7]〔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商务印书馆,1984。 [147][9][21]陆杰荣:《马克思“新世界观”的现实性向度及其实质》,《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148][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 [149][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 [150][1]汪子篙等:《希腊哲学史》(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 [151][2]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商务印书馆,1983。 [152][3]陈刚:《亚里士多德的心灵哲学》,《哲学动态》2008年第8期。 [153][4]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154][5]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 [155][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 [156][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157][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57。 [158][9]李秋零:《康德著作全集》(第5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159][10]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60][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 [161][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 [162][13]陈先达:《信仰与探索》,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63][14]《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的讲话》,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4/28/c_1115120734.htm。 [164][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73,第493页。 [165][2][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中共中央编译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54、593页。 [166][3]〔德〕威廉·李卜克内西:《我景仰的人》,中共中央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1982,第64页。 [167][4][7][11][15][16][24][28][29][3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230、231、316、149、197、280、280、275、280页。 [168][5][12]〔德〕海因里希·格姆科夫等:《恩格斯传》,易廷镇、侯焕良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5,第296页。 [169][6][17][19][20][21][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340,575,351,352,562~563,382页。 [170][8][23][25][26][27]《〈资本论〉研究资料和动态》第4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第207、208、209、210、210页。 [171][9]〔法〕蒲鲁东:《什么是所有权》,孙署冰译,商务印书馆,1963,第292页。 [172][10]〔德〕拉萨尔:《公开答复工人纲领》,桑伍译,商务印书馆,1974,第6页。 [173][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34页。 [174][18][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577,9~11页。 [175][1]陈来:《宋明理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176][2]杜维明:《十年机缘待儒学——东亚价值再评价》,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9。 [177][3]古籍:《论语》《尚书》《中庸》《二程集》《朱子语类》《宋元学案》等。 [178][4]《杨时集》,林海权点校,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179][5]张振新、吴庆麟:《情境学习理论研究综述》,载《心理科学》2005年第1期。 [180][6]《周敦颐集》,陈克明点校,中华书局,2009。 [181][1]MEGA2Ⅰ.31[M]. AKADEMIEVERLAG,2002. [182][2]MEGA2Ⅰ.30[M]. AKADEMIEVERLAG,2011. [183][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 [184][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 [185][5]朱光潜:《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译文的商榷》,《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3期。 [186][6]MEGA2Ⅳ.3[M]. AKADEMIEVERLAG,1991. [187][7]《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商务印书馆,1984。
[展开]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