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12出版

中国网络文艺发展研究报告(2018~2019)

电子书

38.4

有声书

暂无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不提供PDF文件

6人在看
先晓推荐
本书分为总报告、主要形态篇、产业与市场篇、技术与艺术篇、创作主题篇。总报告厘清了网络文艺的概念、分类,梳理了2018年以来网络文艺的发展形势和发展特征,并展望网络文艺发展动向。主要形态篇对网络文学、网络剧、网络综艺、网络音乐等7种网络文艺形态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介绍。产业与市场篇则包括了网络文艺有关的产业发展、平台状况、传播分析、用户观察和维权进展,更为全面地展示了网络文艺生态系统。技术与艺术篇是从技术应用、审美分析、批评状况等周边角度反映网络文艺的发展环境。创作主题篇聚焦网络文艺从业群体,让我们看到网络文艺生产和运作背后的那些人,还涉及了不容忽视的社会责任问题。 总的来说,本研究采用调查方法、跨学科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文本细读法,深度利用文献资料,包括政府部门、互联网公司、数据分析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数据分析等,内容丰富,重点突出,数据翔实,图文并茂;对文联组织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网络文艺生产及传播规律、更好地团结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引导网络文艺健康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对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业界、学界更好地研究、掌握网络文艺发展状况与前沿趋势,推动网络文艺进一步繁荣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互联网作为当下最具创新活力的领域,其发展深刻影响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领域的结合,网络文艺的发展也正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审美趣味、生活方式,重塑着当代中国文艺发展的媒介生态和艺术生态,影响着文艺创作、生产、传播、鉴赏的各个环节。当前科技发展的新潮流、文艺发展的新动向要求我们梳理把握网络文艺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为此,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组织撰写了《中国网络文艺发展研究报告(2018~2019)》。本书较为全面、细致地分析勾勒出2018~2019年网络文艺的整体轮廓,考察调研了网络文艺的发展现状,并试图把握网络文艺创作生产的规律和发展趋势,为政府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业界、学界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关海报
详情
内容介绍 参考文献
图书详情
ISBN:978-7-5201-5583-0总页码:356
字数: 333千字装帧:精装
内容简介
作为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领域的结合,网络文艺的发展也正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审美趣味、生活方式,重塑着当代中国文艺发展的媒介生态和艺术生态,影响着文艺创作、生产、传播、鉴赏的各个环节。本书由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组织撰写,较为全面、细致地分析勾勒出2018~2019年网络文艺的整体轮廓,考察调研了网络文艺的发展现状,并试图把握网络文艺创作生产的规律和发展趋势,为政府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业界、学界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

图书摘要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网络文艺”的规范性概念和命名,并对其繁荣发展提出提纲挈领的意见。2015年,《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列出专节阐述网络文艺。时至今日,在当代中国文艺的百花园中,网络文艺越来越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网络文艺实践丰富、形态多样。就当前状况而言,其主要表现形态有网络文学、网络剧、网络综艺、网络电影、网络音乐、网络动漫、网络游戏等。在用户规模和使用率上,网络文艺各主要表现形态均拥有可观的数量,同时,“数量”上的庞大具有引发质变的足够动能,并对网络文艺的创作生产带来了全面、深刻的影响。从学理上看,在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历史潮流中,网络文艺发展具有丰富、深刻的审美现代性意义。作为新生、新兴的现代艺术形式,网络文艺不仅具有艺术性、审美性,还具有娱乐性、商品性等;作为有机的“系统”,网络文艺创作生产不仅关乎艺术和美学,还关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技术等,因此,有关网络文艺的发展研究除了艺术与审美的本体研究,还必须涉及技术、产业、平台、传播、用户、批评、社会责任,以及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的发展状况等。
实践表明,作为一种新兴的审美意识形态,网络文艺的创作生产和当代中国的其他意识形式有着紧密的关联。特别是,就思想文化语境来说,互联网领域和文艺领域的思想文化状况对网络文艺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就相关政策、法规而言,互联网领域和文艺领域的主要政策、法规对网络文艺发展具有促进、规范、引领等重要作用。其次,在创作生产中,网络文艺各主要表现形态与相应的“传统”文艺形式越来越呈现相互作用乃至相互规定的紧密关联:一方面,“传统”文艺形式对新兴网络文艺的发生、发展具有滋养、促进等作用;另一方面,鉴于活力、规模、发展潜力和前景等,网络文艺在丰富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鲜明特性,并反过来对“传统”文艺形式具有渗透、辐射乃至引领作用,并通过融合创新共同促进当代中国文艺的繁盛景象。当然,网络文艺有蓬勃发展的一面,也有野蛮生长的一面,但随着网络文艺与相应“传统”文艺形式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进一步深广发展,在两者缔结“新常态”、走向“新共名”的进程中,网络文艺必将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特别是,通过精品化生产,网络文艺必将在互联网由“最大变量”向“最大增量”转换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2018年以来,随着网络文艺实践的推进和自身的发展成熟,以及多元要素复杂关联、相互影响的矢量合力作用,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在思想指导、技术赋能、用户基础、形态变化、移动互联、融合发展、质量为王、文化新变、网络治理、社会关注等多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发展特征。概括说来,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带来了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文艺和社会文化面临着重大变革。就未来发展来说,在党和国家对网络文艺的高度重视下,在“要适应形势发展,抓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力度”的时代要求中,网络文艺积极适应媒介发展、艺术发展的新变化、新特点、新趋向,并在价值取向、内容生产、技术进步、产业发展、社会影响等方面呈现良好发展趋势,同时也为其自身进一步的繁荣进步拓展了广阔空间。与此同时,随着网络文艺的发展,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呈现出新的风貌:一方面,文艺工作的对象、方式、手段、机制出现许多新情况、新特点,网络文艺创作生产的格局、人民群众的审美要求、文艺产品传播方式和群众接受欣赏习惯等发生巨大变化,通过紧紧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尊重和遵循文艺规律,并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健全体制等方式方法,党对网络文艺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取得了显著效果;另一方面,在新形势下,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等部门通过深化改革、加强引领、加强联络沟通,进一步延伸工作手臂,加强对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的团结引导,有力推动了网络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可以预见,在多方力量的共同促进下,尤其是通过内化的自觉和精品化发展,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必然会展现新风貌,呈现新气象。
关键词:网络文艺 网络文艺典型形态 产业与市场 技术与艺术 创作主体

展开

内容资源
目录 卷册 附属资源 图片 图表 音频 视频
卷册系列共1个资源
加载更多
包含0篇文章
包含0个音频
加载更多
包含0个视频
加载更多
动态 去广场
全部动态 在读 笔记 书单 讨论

给个评分吧

10分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布
手机扫码阅读
谁在看 换一换
相关知识库
卷册系列共0
全选
0本书,合计:¥0.00
请选择图书

    0:00
    播放速率
    • 1.0
    • 1.5
    • 2.0
    • 3.0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