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详情

中国抗日战争史(第5卷·战时外交) 历史地理类;专著;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专著;民国;近现代史基本规律研究;中国近现代政党政权史研究 VIP

售价:¥59.25 ¥197.5
8人在读 |
0 评分
丛书名:
王建朗 王建朗 王建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11 出版
ISBN:978-7-5097-8253-8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

图书简介 目录 参考文献 音频 视频
本书是一部大型抗日战争通史著作,全面展示了抗日战争的全过程。书中从中华民族的角度考察抗日战争,强调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感、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影响和巨大意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枢纽”;突破了以往在研究过程中将抗日战争历史作为单纯的战争历史来研究的局限,而将其作为中国近代史中重要的历史阶段来把握,将中国的抗日战争放在世界的大环境和战后的长时段中进行考察,从而使读者对抗战有更全面的了解、更深入的认识和更准确的把握。
[展开]
  • 第一章 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
    1. 第一节 中日华北交涉
    2. 第二节 国际社会的最初反应
    3. 第三节 向国际联盟申诉
    4. 第四节 九国公约会议上的努力
  • 第二章 中苏关系的调整与争取苏联援华
    1. 第一节 订立《中苏互不侵犯条约》
    2. 第二节 苏联提供军事援助
    3. 第三节 争取苏联出兵
  • 第三章 中德关系的维系与逆转
    1. 第一节 争取德国保持中立
    2. 第二节 陶德曼调停
    3. 第三节 德国转向亲日
  • 第四章 争取英美援华
    1. 第一节 英美对日妥协
    2. 第二节 英美迈出援华制日第一步
    3. 第三节 中国战时外交方针的调整
  • 第五章 欧战爆发后的外交新局与困境
    1. 第一节 中国对欧战的因应
    2. 第二节 苏日订立中立条约
    3. 第三节 滇缅路禁运与解禁
    4. 第四节 中德关系的延续与断绝
  • 第六章 国民政府与日本的秘密接触
    1. 第一节 欧美列强的调停企图与多渠道的日蒋接触
    2. 第二节 蒋汪分道扬镳
    3. 第三节 欧战爆发后的中日秘密接触
  • 第七章 英美逐步走上援华制日道路
    1. 第一节 争取英国借款与中英军事合作磋商
    2. 第二节 促使美国加大援华力度
    3. 第三节 最后关头的美日谈判
  • 第八章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与发展
    1. 第一节 积极推动联盟建立与派兵入缅作战
    2. 第二节 支持周边国家的抗日活动
    3. 第三节 调解英印纠纷
    4. 第四节 争取战略优先与争取经济援助
  • 第九章 争取国家平等地位
    1. 第一节 废除不平等条约问题的重新提出
    2. 第二节 中美中英订立平等新约
    3. 第三节 九龙租借地问题
  • 第十章 中国大国地位的确立与筹建联合国
    1. 第一节 签署《莫斯科宣言》
    2. 第二节 战后处置构想与开罗首脑会议
    3. 第三节 筹建联合国
  • 第十一章 中英美关系暗流涌动
    1. 第一节 盟国缅甸作战方案迁延不决
    2. 第二节 史迪威指挥权危机
    3. 第三节 中英关系矛盾重重
  • 第十二章 中共外交政策的起源与发展
    1. 第一节 中共对英美政策的转变
    2. 第二节 美军观察组派驻延安
    3. 第三节 赫尔利介入国共问题
  • 第十三章 中苏关系的曲折发展
    1. 第一节 新疆的内向与苏联势力的撤出
    2. 第二节 改进中苏关系的设想与挫折
    3. 第三节 中苏订立友好同盟条约
  • 第十四章 盟国间的受降之争
    1. 第一节 日本宣布投降
    2. 第二节 中英香港受降权之争
    3. 第三节 中国军队在越南主持受降
[1]俄罗斯联邦总统档案馆藏档案 [2]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档案馆藏《蒋介石日记》、《宋子文文件》 [3]台北“国史馆”馆藏档案 [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 [5]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中国近代史档案馆藏档案 [6]《大公报》(重庆)、《东方杂志》、《国民政府公报》、《国闻周报》、《解放日报》、《民国档案》、《外交部公报》、《中央日报》(重庆) [7]〔英〕安东尼·艾登:《艾登回忆录》,武雄等译,商务印书馆,1977。 [8]安徽大学苏联问题研究所、四川省中共党史研究会编译《苏联〈真理报〉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选编》第3辑,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 [9]蔡德金编注《周佛海日记》(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10]程天放:《使德回忆录》,台北,正中书局,1979。 [11]复旦大学历史系编译《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史料选编(1931—1945)》,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12]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组编《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集辑(1840—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13]该书编辑委员会编《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台北,“国史馆”,陆续出版。 [14]《顾维钧回忆录》第5分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译,中华书局,1987。 [15]《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 [16]黄美真、张云编《汪精卫集团投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17]《蒋廷黻回忆录》,谢钟琏译,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 [18]〔日〕《今井武夫回忆录》,天津政协编译委员会译,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 [19]李嘉谷编《中苏国家关系史资料汇编(1933—194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20]林泉编《抗战时期废除不平等条约史料》,台北,正中书局,1983。 [21]〔美〕《罗斯福选集》,关在汉译,商务印书馆,1982。 [22]《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 [23]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第106、107辑,台北,中国国民党党史会,1986。 [24]秦孝仪主编《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台北,中国国民党党史会,1984。 [25]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第三编《战时外交》、第五编《中共活动真相》,台北,中国国民党党史会,1981。 [26]秦孝仪总编纂《总统蒋公大事长编初稿》卷4、5,台北,中国国民党党史会,1978。 [27]〔英〕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4卷,北京编译社译,商务印书馆,1975。 [28]〔日〕犬养健:《诱降汪精卫秘录》,任常毅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29]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下),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 [30]世界知识出版社编《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1辑,编者印行,1957。 [31]世界知识社编《反法西斯战争文献》,编者印行,1955。 [32]《孙科文集》,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0。 [33]陶文钊主编《抗战时期中国外交》(中国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之十三,章伯锋、庄建平主编《抗日战争》第4卷),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 [34]田体仁等编《全民抗战汇集》,上海民族书局,1937。 [35]〔苏〕瓦·崔可夫:《在华使命——一个军事顾问的笔记》,万成才译,新华出版社,1980。 [36]“外交部”编《外交部档案丛书·界务类》,台北,编者印行,2001。 [37]外交学院编《中国外交史资料选辑》第3册,编者印行,1958。 [38]万仁元、方庆秋主编《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机密作战日记》,中国档案出版社,1995。 [39]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3册,三联书店,1962。 [40]吴景平、郭岱君编《宋子文驻美时期电报选(1940—1943)》,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41]〔美〕谢伟思:《美国对华政策(1944—1945)——〈美亚文件〉和美中关系史上的若干问题》,王益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42]许汉三编《黄炎培年谱》,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 [43]叶惠芬编《中华民国与联合国史料汇编——筹设篇》,台北,“国史馆”,2001。 [44]〔美〕伊利奥·罗斯福:《罗斯福见闻秘录》,新群出版社,1947。 [45]〔美〕约瑟夫·C.格鲁:《使日十年》,蒋相泽译,商务印书馆,1983。 [46]张其昀主编《先总统蒋公全集》,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4。 [47]赵中孚、张存武、胡春惠主编《近代中韩关系史资料汇编》,台北,“国史馆”,1990。 [48]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资料室编《卢沟桥事变和平津抗战(资料选编)》,编者印行,1986。 [49]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编《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 [5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5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898—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 [52]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等合编《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第7册,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 [5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5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二编《外交》,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1997。 [55]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主编《一九三八年英日关于中国海关的非法协定》(《帝国主义与中国海关资料丛编之十》),中华书局,1983。 [56]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8册,国防大学出版社,1979。 [5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合订本。 [5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远征印缅抗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 [59]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任驻美大使期间往来电稿》,中华书局,1978。 [60]“中华民国外交问题研究会”编《中日外交史料丛编》第四编《卢沟桥事变前后的中日外交关系》、第五编《日本制造伪组织与国联的制裁侵略》、第六编《抗战时期封锁与禁运事件》,台北,编者印行,1966、1967。 [61]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国民政府与韩国独立运动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88。 [62]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编《王世杰日记(手稿本)》,台北,编者印行,1990。 [63]中央档案馆编《皖南事变(资料选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 [64]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15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992。 [65]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委员会编《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 [66]外務省編纂『日本外交年表並主要文書:1840—1945』上·下、原書房、2007。 [67]Anthony Best ed.,British Documents on Foreign Affairs,part 3,series E,vols. 5 and 6(London:University Publications of America,1997). [68]Donald B.Schewe eds.,U. S. Military Intelligence Reports,China,1911-1941(Microfilm:American University Publishing Company Inc.). [69]Paul Kesaris eds.,Franklin D.Roosevelt and Foreign Affairs,series 2(New York:Clearwater Publishing Company,1969). [70]Raymond J. Sontag,J. Marshall-Cornwall,Paul R. Sweet,Howard M. Smyth & other eds.,Documents on German Foreign Policy,1918-1945,series D(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1964). [71]The U. S. Department of State ed.,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Diplomatic Papers,1937,vols. 3 and 4(Washington,D. C.: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54). [72]The U. S. Department of State ed.,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Diplomatic Papers,1938,vols. 3 and 4,GPO,1955. [73]The U. S. Department of State ed.,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Diplomatic Papers,1939,vol.3,GPO,1955. [74]The U. S. Department of State ed.,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Diplomatic Papers,1940,vol.4,GPO,1955. [75]The U. S. Department of State ed.,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Diplomatic Papers,1941,vol.4,GPO,1956. [76]The U. S. Department of State ed.,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Diplomatic Papers,1942,vol.1,China,GPO,1956. [77]The U. S. Department of State ed.,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Diplomatic Papers,1943,vol.1,China,GPO,1957. [78]The U. S. Department of State ed.,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Diplomatic Papers,1944,vol.6,GPO,1967. [79]The U. S. Department of State ed.,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Diplomatic Papers,1945,vol.7,GPO,1969. [80]W. N.Medlicott,E. L. Woodward & others eds.,Documents on British Foreign Policy,1919-1939,series 2,vol.21(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1984). [81]W. N.Medlicott,E. L. Woodward & others eds.,Documents on British Foreign Policy,1919-1939,series 3,vols. 8 and 9,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1985. [82]〔美〕巴巴拉·塔奇曼:《史迪威与美国在华经验》,陆增平译,商务印书馆,1985。 [83]陈慧生、陈超:《民国新疆史》,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 [84]〔美〕陈纳德:《陈纳德将军与中国》,陈香梅译,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8。 [85]陈谦平:《抗战前后之中英西藏交涉(1935—1947)》,三联书店,2003。 [86]〔日〕重光葵:《日本侵华内幕》(原书名《昭和的动乱》),齐福霖等译,解放军出版社,1987。 [87]〔日〕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争全史》,易显石等译,商务印书馆,1984。 [88]〔美〕赫伯特·菲斯:《通向珍珠港之路——美日战争的来临》,周颖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 [89]何应钦:《日军侵华八年抗战史》,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2。 [90]黄美真、张云:《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记》,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 [91]黄鸿钊:《中英关系史》,香港:开明书店,1994。 [92]黄玉生等编著《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史》,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 [93]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1898—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94]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中国抗日战争史》,解放军出版社,1994。 [95]〔德〕卡尔·德雷奇斯尔勒:《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政治与战略》,军事科学院外军部译,军事科学出版社,1983。 [96]〔美〕卡萝尔·卡特:《延安使命:美军观察组延安963天(1944—1947)》,陈发兵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 [97]〔日〕堀场一雄:《日本对华战争指导史》,王培等译,军事科学出版社,1988。 [98]李嘉谷:《合作与冲突——1931—1945年的中苏关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99]李世安:《太平洋战争时期的中英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00]梁敬錞:《史迪威事件》,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3。 [101]〔美〕罗伯特·达莱克:《罗斯福与美国对外政策(1932—1945)》,伊伟等译,商务印书馆,1984。 [102]罗志刚:《中苏外交关系史研究(1931—1945)》,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103]〔美〕迈克尔·沙勒:《美国十字军在中国(1938—1945)》,郭济祖译,商务印书馆,1982。 [104]牛军:《从赫尔利到马歇尔——美国调处国共矛盾始末》,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105]〔日〕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1卷第1分册,田琪之译,中华书局,1979。 [106]〔日〕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1卷第2分册,齐福霖译,中华书局,1981。 [107]萨本仁、潘兴明:《20世纪的中英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108]〔美〕舍伍德:《罗斯福与霍普金斯——二次大战时期白宫实录》,福建师范大学外语系编译室译,商务印书馆,1980。 [109]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10]石源华等:《近代中国周边外交史论》,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111]石源华:《中华民国外交史新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112]陶文钊、杨奎松、王建朗:《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对外关系》,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 [113]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11—1950)》,重庆出版社,1993。 [114]王正华:《抗战期间外国对华军事援助》,台北,环球书局,1987。 [115]〔苏〕维戈兹基等编《外交史》第3卷,大连外国语学院俄语系译,三联书店,1979。 [116]吴东之主编《中国外交史——(中华民国时期(1911—1949)》,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117]吴孟雪:《美国在华领事裁判权百年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118]吴相湘:《第二次中日战争史》上、下册,台北,综合月刊社,1973、1974。 [119]向青等:《苏联与中国革命》,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 [120]〔日〕信夫清三郎主编《日本外交史》,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问题研究所译,商务印书馆,1980。 [121]徐蓝:《英国与中日战争(1931—1941)》,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 [122]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 [123]余绳武、刘蜀永主编《20世纪的香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124]张大军:《新疆风暴七十年》,台北,兰溪出版社,1980。 [125]张其昀:《党史概要》第3册,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9。 [126]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日本侵华七十年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127]“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主编《中国近现代史论集》第26集,台北,编者印行,1985。 [128]秦郁彦著『日中戦争史』河出書房新社、1961。 [129]日本国際政治学会太平洋戦争原因研究部編著『太平洋戦争への道』朝日新聞社、1962-1963。 [130]上村伸一著、鹿島平和研究所編『日本外交史』鹿島研究所出版会、1971。 [131]原田熊雄述『西園寺公と政局』岩波書店,1950—1956。 [132]Arthur N.Young,China and the Helping Hand,1937-1945(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3). [133]Bradford A. Lee,Britain and the Sino-Japanese War,1937-1939(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 [134]Charles F.Romanus. & Riley Sunderland,Stilwell’s Command Problems(Washington,D. C.,U. 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56). [135]Charles F. Romanus & Riley Sunderland,Stilwell’s Mission to China(Washington,D. C.,U. 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53). [136]Cordell Hull,The Memoirs of Cordell Hull(New York:Macmillan Company,1948). [137]Dorothy Borg,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Far Eastern Crisis of 1933-1938(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4). [138]James Butler,History of the Second World War,the War against Japan,vol.2(London,1958). [139]John P. Fox,Germany and the Far Eastern Crisis,1931-1938(New York:Clarendon Press,1982). [140]John W.Garver,Chinese-Soviet Relations,1937-1945(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141]Sir Llewellyn Woodward,British Foreign Policy in the Second World War(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1971). [142]Theodore H.White ed.,The Stilwell Papers(New York:William Sloane Associates,Inc.,1948). [143]William C.Kirby,Germany and Republican China(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
[展开]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所属图书
相关卷册(共8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