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04出版

婚恋关系满意度的变化研究

电子书

29.4

有声书

暂无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不提供PDF文件

0人在看
先晓推荐
哈佛大学在75年里追踪了724个人的一生,发现幸福的婚姻不仅保护我们的躯体,还能保护我们的大脑;不幸福的夫妻报告更多的躯体疼痛,因为坏情绪放大了痛苦;那些在80岁身体健康的被试报告在他们50岁时婚姻比其他人更幸福。几乎每个人在步入婚姻时都期望美好,幸福的婚姻生活,可是为什么有些伴侣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幸福,而另一些伴侣,却越来越痛苦,甚至离婚 该报告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西方的研究结果作为对比,主要是从3个关系模型的视角,探讨在婚恋关系中影响关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测试在我国的文化语境下,伴侣关系发展进程中的不满意因素与西方国家的亲密关系的不满意因素的相似性和特异性,考察其结果是不是符合在西方已经被验证的持久动力模型、幻灭模型、以及危机模型。 该报告的理论基础是婚姻模型,以依恋风格、关系状态、关系冲突、关系幻灭,激情,关系稳定因素为基础,用横断研究,纵向研究,行为实验等研究方法,探讨了这几种因素对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影响。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测试幻灭模型的观点(例如:关系稳固,激情,幻灭)和危机模型的冲突的特征(争论,谈判, 日常事务)对我国夫妻和个人的关系满意度的影响。 该研究的价值在于,找出了一些影响了婚姻关系质量的因素。其次,研究结果启示了婚姻中的夫妇怎样识别风险因素,改善夫妻关系,修补婚姻。 几乎每个人在步入婚姻时都期望美好、幸福的婚姻生活,可是为什么有些伴侣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幸福,而另一些伴侣,却越来越痛苦,甚至离婚?
相关海报
详情
内容介绍 参考文献
图书详情
ISBN:978-7-5201-6405-4总页码:212
字数: 209千字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几乎每个人在步入婚姻时都期望美好、幸福的婚姻生活,可是为什么有些伴侣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幸福,而另一些伴侣,却越来越痛苦,甚至离婚?本书从婚姻模型的视角,初步探索了我国婚恋关系满意度水平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下降的原因,找到了一些影响了婚恋关系质量的重要因素,给婚姻中的夫妇和恋爱中的伴侣怎样识别亲密关系中的风险因素,怎样处理冲突、改善和完善亲密关系、提高关系质量、增加幸福感以启示。

展开

图书摘要
人是社会性动物,“爱”与“被爱”是人的基本情感需求,因此,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是强烈而普遍的内驱力,是人类的一种本性。亲密关系的质量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哈佛大学在75年里追踪了724个人的一生,发现幸福的婚姻不仅保护我们的躯体,还能保护我们的大脑;不幸福的夫妻伴随着更多的躯体疼痛,因为坏情绪放大了痛苦;那些在被试报告中80岁身体健康的人们在他们50岁时婚姻比其他人更幸福。众所周知,亲密关系(Intimate Relationship)是各种关系的核心,是建立美好生活的基础,因此,我们对婚恋关系尤为重视,宁缺毋滥。几乎每个人在步入婚姻时都期望美好、幸福的婚姻生活,可是为什么有些伴侣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幸福,而另一些伴侣,却越来越痛苦,甚至离婚?一个亲密关系的发展在时间的维度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恋爱、婚姻、离婚(死亡)。有意思的是,在恋爱阶段情景很相似的伴侣,进入婚姻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不同的结局,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关系发展模型。中外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视角,得出了不同的关系模型。有以人格特质为基础的持久动力模型(enduring dynamics model),有以激情、幻灭为基础的幻灭模型(disillusionment model),也有以日后冲突为基础的危机模型(emergent distress model)。国内近20年来对婚恋关系的研究侧重于婚姻期待、自尊、信任,以及亲子冲突,主要理论基础是社会交换理论、相互依赖理论,以及人格特质理论。
研究者Burgess和Wallin“恋爱是婚姻的前奏曲”的观点,指出婚姻是爱情的延续,伴侣在婚前和婚后没有变化。他们的理论假设自己和对方都是理性者,对彼此的缺点和优点都很清楚,恋爱和婚姻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双方稳定的人格特质(如依恋风格)对关系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此为持久动力模型。然而,不是所有的夫妇在进入婚姻前都是理性的,都能看到对方完整的个性及人格。研究者Waller等认为,恋爱期间,热恋中的男女被激情冲昏了头脑,对他们的亲密关系有美好、浪漫的看法,高估了对方的优秀品质,低估了对方的缺点,是激情和幻想让他们走进了婚姻。随着时间的推移,伴侣们认识到他们的关系并不像最初的那般美好,存在的浪漫渐渐消退,现实生活的残酷湮没了最初的幻想,从而感到失落和失望。基于这种思想,他们提出了婚姻的幻灭模型。最后,Clements等人认为,在恋爱时被忽视的或者未出现的问题,在婚后浮现出来,于是产生了冲突,因此提出了危机模型。这种模型认为,伴侣在冲突期间的对立情绪破坏了婚姻的满意度,夫妻能否处理好他们之间存在的冲突,才是婚姻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衡量亲密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关系满意度(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关系满意度与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密切相关,甚至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然而,关于关系满意度与婚姻模型的研究在中国并不丰富。我们关心的问题是,关系满意度与持久动力模型、幻灭模型以及危机模型之间的关系是和西方国家一样,还是存在文化差异?在关系持续的过程中,是持久动力模型中的影响因素(依恋风格),幻灭模型中的影响因素(关系状态、激情、幻灭),还是危机模型中的影响因素(冲突)影响了关系满意度?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关系满意度?已有研究表明在个人主义文化中,那些结婚的伴侣的关系满意度比同居、恋爱的伴侣的关系满意度高。那么在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中国伴侣的关系满意度与之一致,还是相反?也有研究表明激情、冲突、幻灭对不安全依恋和关系满意度的关系有中介作用,这些中介作用是不是同样适用于中国人的不安全依恋与满意度关系?为回答上述问题,本研究主要从3个关系模型的视角,探讨在婚恋关系中影响关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测试在中国文化下,伴侣关系发展进程中的不满意因素与西方国家的亲密关系的不满意因素的相似性和特异性,考察其结果是不是符合在西方已经被验证的持久动力模型、幻灭模型,以及危机模型。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婚姻模型,以依恋风格、关系状态、关系冲突、关系幻灭、激情、关系稳定因素为基础,用横断研究、纵向研究、行为实验等研究方法,探讨了这几种因素对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影响。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测试幻灭模型的观点(例如关系强化、激情、幻灭)和危机模型的冲突的特征(争论、谈判、日常琐事)对中国夫妻和个人的关系满意度的影响。本书共包括六项研究,所陈述的依恋风格,包括回避依恋,焦虑依恋和安全依恋,其中,回避依恋和焦虑依恋又称为不安全依恋。
研究一,测试在恋爱关系中的回避依恋-幻灭和回避依恋-危机模型。研究一主要考察在恋爱关系中,影响关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以及这些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关系满意度。研究一收集了356对恋爱中的大学生被试,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根据持久动力模型、幻灭模型,以及危机模型中的因素,建立了一个综合模型。结果发现幻灭因素、冲突因素不仅仅直接影响关系满意度,而且对不安全依恋和关系满意度的关系有完全中介,或部分中介作用。上述关系的性别差异显著。研究一测试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恋爱关系中的综合模型,即回避依恋-幻灭模型和回避依恋-危机模型,有力地证明了这些模型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
研究二,测试在婚姻关系中的回避依恋-幻灭和回避依恋-危机模型。研究二主要探讨在婚姻关系中,影响关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该研究收集了404对夫妻的问卷数据,用于建立回避依恋-幻灭和回避依恋-危机的结构方程模型。由于数据结构是成对的,我们也使用了Actor-Partner Interdependence Mediation Models (APIM)的数据分析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呈现个体差异的水平,而且能呈现双方交互的水平。结构方程模型的测试结果显示,在中国的婚姻中,幻灭因素、冲突因素不仅仅影响关系满意度,而且对不安全依恋和关系满意度有完全中介,或部分中介作用。这说明,已有的关系模型不仅适用于恋爱关系,同样适用于婚姻关系。APIM的结果显示,丈夫的回避依恋不仅仅影响他自己的关系满意度,同样显著地影响妻子的关系满意度;与此相反,妻子的回避依恋却不影响丈夫的关系满意度。
研究三,测试在婚恋关系中关系状态和关系持续时间如何影响关系满意度。该研究综合了研究一和研究二的数据,提出一个新的假设,即不仅关系状态影响关系满意度,关系持续时间也影响关系满意度。我们根据Huston和Caughlin(2006)的研究分组方法,基于关系持续时间,把婚姻和恋爱中的被试根据持续时间分成四个组:第一组,2年以内;第二组,2~6年;第三组,7~13年;第四组,大于13年。结果发现关系状态与关系持续时间都影响关系满意度。研究也发现在恋爱和婚姻两种关系状态下,恋爱中伴侣的关系满意度高于婚姻中伴侣的关系满意度。关系持续时间的结果表明时间越长,满意度越低。这说明关系状态和关系持续时间是影响关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我们可以由此推论,影响关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不应该是稳定的、不随时间变化的人格因素(持久动力模型)。因此,该研究结果证明幻灭模型和危机模型是中国婚恋关系发展的主要模型。
研究四,采用纵向研究方法考察恋爱关系中影响关系满意度的风险因素。我们假设关系幻灭和关系危机是重要的风险因素。以研究一为基础,我们追踪了一年后处在恋爱关系中的228对伴侣数据。我们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控制了最初的关系满意度、人口学的因素,以及最初影响关系满意度的因素。结果发现,在恋爱关系中,回避依恋、激情、稳定、幻灭、不和谐的交流、日常琐事的冲突都对关系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且存在性别差异。在持续一年的恋爱关系中发现,幻灭仅仅影响男性的关系满意度,对女性没有影响;而不和谐的交流仅仅影响女性的关系满意度,对男性没有影响。激情、日常琐事的冲突和关系稳定因素等对男女都有影响。研究结果更多地支持了幻灭模型和危机模型。
研究五,采用纵向研究方法考察在婚姻关系中影响关系满意度的风险因素。我们同样假设关系幻灭和关系危机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在研究二基础上,我们追踪了一年后处在婚姻关系中的伴侣,在原有404对有效数据基础上,回收了394对有效数据。采用多重线性回归的方法,控制了最初关系满意度、人口学的因素,以及最初影响关系满意度的因素,建立了两个回归模型,即自我认知模型(self-perception model)和伴侣认知模型(partner-perception model)。自我认知模型结果显示,在婚姻关系中,回避依恋、焦虑依恋、激情、稳定、不和谐的交流方式、日常琐事的冲突,以及冲突的协商都对关系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且存在性别差异。具体来说,持续一年的婚姻关系表明,激情仅仅影响男性的关系满意度,对女性没有显著的影响;焦虑型依恋和幻灭仅仅影响了女性的关系满意度,对男性没有影响。关系稳定因素、日常琐事的冲突、冲突的谈判、回避依恋对夫妻的关系满意度都有影响。研究结果更多地支持了幻灭模型和危机模型。伴侣认知模型显示,女性的激情不仅仅影响自我认知的满意度,而且还影响丈夫的关系满意度。而回避依恋,无论是自我认知模型,还是伴侣认知模型,对夫妻双方的满意度都有显著影响。
研究六,考察在关系幻灭、关系危机与控制情景中的评价和应对策略的差异性。研究六是一个想象关系中的某个情景,然后记录其反应的行为实验。该实验考察在幻灭情景和冲突情景下被试的评价策略和应对策略。结果发现,与控制组相比,幻灭情景和冲突情景下被试的情绪反应表现出更多的丧失感和受威胁感,应对策略表现得更加消极与被动。为操纵幻灭情景vs.冲突情景vs.控制情景,我们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改编并设计了3个浪漫关系的故事情节。每个故事情节都分为3段有内在联系的情景,即中性(一起吃饭)、消极性(离别vs.幻灭vs.冲突)和积极性(重归于好)情景。我们将处在浪漫关系中的167名大学生随机分为三组:控制组43名,幻灭组64名,危机组60名。控制组被试阅读“一起吃饭-离别-重归于好”情节,幻灭组阅读“一起吃饭-幻灭-重归于好”情节,而危机组阅读“一起吃饭-冲突-重归于好”情节。被试任务是想象自己处在该关系场景中(离别vs.幻灭vs.冲突),并对关系状态做出4个维度的评价(威胁、挑战、失落、受益),以及自身应对该场景的策略(否认、发泄、接受、寻求帮助、责备等)。此外,每个被试将对3个情景做出积极或消极的评价,并对当前关系满意度进行评分。结果显示,正如假设一样,处在幻灭场景和冲突场景中的被试呈现出更消极的情绪状态。具体来说,处在幻灭场景中的被试与控制组相比,他们的威胁评价、失落评价较高,受益评价较低。在应对策略方面,与控制组相比,处在幻灭场景中的被试更多地运用了发泄、责备伴侣和讽刺的应对策略。处在冲突场景中的被试,与控制组相比,他们的威胁评价、失落评价较高,受益评价较低。然而在应对策略上,危机组和控制组没有差异。无论是幻灭组还是危机组,他们对场景的评价、关系满意度的评价,与控制组相比,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总之,本书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了婚恋关系影响因素的跨文化相似性。比如激情、幻灭、冲突、回避依恋,无论是在恋爱关系中,还是在婚姻关系中,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是影响伴侣之间的关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较低的冲突水平和较高的激情水平对不安全依恋和关系满意度的关系有完全中介或部分中介作用。与此同时,本研究也发现了婚恋关系影响因素的文化差异性。比如本研究发现关系状态和关系持续时间都是影响关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而其他国家一些研究结果却更多地显示关系状态不同,满意度不同,结婚的人满意度最高,其次是同居、恋爱者。再比如,其他国家的一些研究结果多数呈现了婚姻中的伴侣随着时间的流逝,满意度会先降低,15年后再升高;而在中国文化下,本研究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满意度随着时间的持续一直在降低。最后我们也发现了性别差异,如激情无论在恋爱关系中,还是在婚姻关系中,都影响男性的关系满意度;然而对女性而言,激情只有在恋爱关系中影响关系满意度,而在婚姻关系中,激情对女性关系满意度却没有影响。在研究的设置上,幻灭模型和危机模型不仅仅作为直接影响因素(研究四、研究五、研究六),也作为间接调节因素(研究一、研究二)。在研究方法上,用横断研究、纵向研究、行为实验研究层层深入地阐释影响关系满意度的因素;在分析数据的方法上,用结构方程模型、APIM、线性回归层层递进剖析了影响关系满意度的因素。研究的对象突破了以往的局限,不仅从静态的视角,还从动态的视角分析伴侣们满意度降低的因素。在理论基础上,不再局限于社会交换理论、相互依赖理论,而从关系模型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关系满意度的因素。无论是婚恋关系中的404对结婚的夫妻、365对恋爱中的伴侣,还是研究六中的167个被试,就被试量而言,与同类研究中样本的数量相比均属于大样本量,因而具有较高的统计检验力和真实性。
此外,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建立了恋爱关系中综合的回避依恋-幻灭和回避依恋-危机模型(研究一),以及婚姻关系中综合的回避依恋-幻灭和回避依恋-危机模型(研究二)。在这两个研究中,幻灭模型和危机模型不仅仅作为直接影响因素,还作为间接中介因素,在这些综合模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各种因素与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本书的意义在于,从婚姻模型的视角,初步探索了我国婚恋关系满意度水平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下降的原因,基于这三个关系模型,找到了一些影响了婚恋关系质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的结果给婚姻中的夫妇和恋爱中的伴侣怎样识别亲密关系中的风险因素,怎样处理冲突、改善和完善亲密关系、提高关系质量、增加幸福感以启示,为在婚恋关系中困惑的人们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延续关系的可能性。
关键词:关系满意度 关系状态 回避依恋 焦虑依恋 主客体互倚模型

展开

内容资源
目录 卷册 附属资源 图片 图表 音频 视频
卷册系列共1个资源
加载更多
包含0篇文章
包含0个音频
加载更多
包含0个视频
加载更多
动态 去广场
全部动态 在读 笔记 书单 讨论

给个评分吧

10分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布
手机扫码阅读
作者
相关知识库
卷册系列共0
全选
0本书,合计:¥0.00
请选择图书

    0:00
    播放速率
    • 1.0
    • 1.5
    • 2.0
    • 3.0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