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06出版

大数据与中国经济新闻生产:以财新网为例

电子书

41.4

有声书

暂无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不提供PDF文件

3人在看
先晓推荐
经济新闻在中国素有“硬新闻”之称,它事关国计民生,并担负着经济环境“瞭望者”的职责。当前,大数据技术带来了经济社会的巨变,将大数据与中国经济新闻生产相结合并进行集中而系统的探讨,不仅是经济新闻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增强经济新闻研究学理性的学科需求,更是提升我国专业财经媒体的国际竞争力,进而引导我国国际话语权回归,助推我国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的政治需求。 本书遵循新闻生产社会学的研究思路,认为新闻生产处于各种社会因素互相控制的“场”中,媒介在生产实践和社会控制两大环节的交织过程中不断寻求自主性的衍生;同时引入技术的维度,并结合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不同学科视角,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层结构框架,对研究问题进行全方位立体剖析,以期对当前中国的经济新闻生产有所启示。
相关海报
详情
内容介绍 参考文献
图书详情
ISBN:978-7-5201-6357-6总页码:224
字数: 223千字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遵循新闻生产社会学的研究思路,认为新闻生产处于各种社会因素互相控制的“场”中,媒介在生产实践和社会控制两大环节的交织过程中不断寻求自主性的衍生;同时引入技术的维度,并结合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不同学科视角,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层结构框架,对研究问题进行全方位立体剖析,以期对当前中国的经济新闻生产有所启示。

展开

图书摘要
近年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一系列新型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信息、数据井喷的现状,“大数据”概念应运而生。经济新闻作为传统的“硬新闻”,也是一种高度依赖数据的新闻品类,对数据的收集、发掘和运用是其报道的基础。将大数据与中国经济新闻生产相结合并进行集中而系统的探讨,不仅是经济新闻顺应新时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经济新闻研究学理性的学科需求,更是中国争夺与自身经济大国身份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的政治需求。基于此,本书选取财新网作为研究对象。其依托整个财新传媒集团,拥有国内领先的平台建设和团队建设能力,而且,财新传媒作为国内传媒领域改革的引领者,较早就开始加强对大数据方面的投入。目前,财新网在运用大数据进行经济新闻报道方面属业内翘楚,屡屡斩获业界大奖。
本书以财新网为例,从新闻生产社会学视角出发,分别对其组织外部的制度、受众、技术控制因素和组织内部的操作控制因素进行分析,发现财新网表现出对政治资本和经济资本的双重争夺,其思维理念、生产流程、组织架构等在引入大数据实践后均发生了变化。不过总体来看,目前我国经济新闻生产也存在前测型数据不足、数据的深度挖掘力度不够、数据可视化形式创新不足、传播效果不佳、反馈渠道受限等问题。究其原因,从宏观制度层面来看,结构化的制度保障的缺乏在源头上阻碍了我国经济新闻生产的数据收集;从媒体层面看,人才储备不足、部门设置不合理、平台建设不完备等是主要制约因素;从受众层面看,公民权利意识淡薄、用户参与度不高直接导致反馈数据不足;从技术层面看,软件开源在我国面临现实困境,造成新闻生产各流程的大数据技术缺位。
中国传媒行业的大数据实践方兴未艾,但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英美两国运用大数据进行经济新闻生产的实践起步较早,以卫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已具备较强的平台、技术和专业人才等优势,相关实践和理论经验都更为充分。因此,在结合中国特殊的媒介环境的基础上,本书再次回归到新闻生产社会学的视角,力图将国外运用大数据进行经济新闻生产的先进经验本土化。总体来说,在大数据背景下,优化中国经济新闻的生产离不开四个方面的配合:完善的制度体系和平台建设是前提;媒体内部的内容、渠道、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关键;受众的权利意识和知识产权意识的着意培养是保障;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和获取则是动力。

展开

内容资源
目录 卷册 附属资源 图片 图表 音频 视频
卷册系列共1个资源
加载更多
包含0篇文章
包含0个音频
加载更多
包含0个视频
加载更多
动态 去广场
全部动态 在读 笔记 书单 讨论

给个评分吧

10分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布
手机扫码阅读
作者
谁在看 换一换
相关知识库
卷册系列共0
全选
0本书,合计:¥0.00
请选择图书

    0:00
    播放速率
    • 1.0
    • 1.5
    • 2.0
    • 3.0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