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06出版

论海德格尔哲学中的客体化问题

电子书

38.4

有声书

暂无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不提供PDF文件

3人在看
先晓推荐
海德格尔的客体化问题主要针对自笛卡尔、康德哲学发端的世界表象化问题,即主体哲学通过逻辑化构建一种表象化世界。该问题来源于人类不顾存在者的自身运动的实际状态,追求将存在者在时间中留存的妄想。这种妄想结合主体哲学之后产生了满足主体无限扩张的数学化的近代科学。如果说海德格尔与大多马克思学者通过剖析主体哲学的意识问题来批判现代科学的无序发展,那么马克思学者关注于消除人或制度的异化,从而找到改造世界的正确方式;而海德格尔要回到表象活动之前,找到人类与世界共处的存在状态。海德格尔创造出有别于马克思另一种人类实践哲学,他没有在存在者意义上进行实践活动,而是认为人类的活动过程应该走向存在,倾听存在的召唤。 本书系统地研究海德格尔对近代表象世界批判的思想,分为五个部分。在海德格尔眼中,事实性的实践行动以对象化的方式构建了表象世界,而只有存在意义上的实践活动才能摆脱对象化的束缚,追寻存在者自身来源的活动,本书从古希腊形而上学起源开始,探究存在哲学的内在意义被表象构建方式逐渐湮灭的过程。该过程在近代主体哲学的发展过程中达到最高峰,进而形成近代科学主导的表象世界。 主体化的过程就是客体化走向对象化的过程,即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从“觉知”状态演化为知觉状态,进而使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饱受心理哲学困扰。人类开始追求表象层面上的客观化,但该过程又时时受到意识自身的干扰,存在者意义上的认识与实践均陷入这一困境之中。 人类从存在者的角度构建时间与空间的关系,从而无法探知存在者自身的活动。海德格尔认为胡塞尔对意识自身的还原也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只有将人与存在者放在倾听存在召唤的路径中,重新定义时间与空间的意义,才能在存在的历史中解决这个问题。本书将此过程看作存在意义上的实践活动。
相关海报
详情
内容介绍 参考文献
图书详情
ISBN:978-7-5201-6073-5总页码:300
字数: 277千字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研究海德格尔对近代表象世界批判的思想,分为五个部分。在海德格尔眼中,事实性的实践行动以对象化的方式构建了表象世界,而只有存在意义上的实践活动才能摆脱对象化的束缚,追寻存在者自身来源的活动,本书从古希腊形而上学起源开始,探究存在哲学的内在意义被表象构建方式逐渐湮灭的过程。该过程在近代主体哲学的发展过程中达到最高峰,进而形成近代科学主导的表象世界。

展开

动态 去广场
全部动态 在读 笔记 书单 讨论

给个评分吧

10分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布
手机扫码阅读
作者
谁在看 换一换
相关知识库
卷册系列共0
全选
0本书,合计:¥0.00
请选择图书

    0:00
    播放速率
    • 1.0
    • 1.5
    • 2.0
    • 3.0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