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期刊

社会发展研究(季刊) 第五卷 2018年第2期 总第17期 电子版

售价:¥10.5 ¥35
2人在读 |
0 评分
出版周期:双月刊
日期:2020-11-18
关键词: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

目录 过往期刊 参考文献
按年份浏览:
  • 全部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1][1]丁小浩、梁彦,2010,《中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化程度的变化》,《高等教育研究》第2期。 [2][2]国家教委计划建设司主编,1990,《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0》,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3]国家教委计划建设司主编,1991,《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4]国家教委计划建设司主编,1992,《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2》,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5][5]国家教委计划建设司主编,1993,《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3》,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6][6]国家教委计划建设司主编,1994,《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4》,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7][7]国家教委计划建设司主编,1995,《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5》,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8][8]国家教委计划建设司主编,1996,《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6》,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9][9]韩进主编,2004,《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4》,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0][10]韩进主编,2005,《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5》,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1][11]韩进主编,2006,《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6》,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2][12]韩进主编,2007,《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7》,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3][13]韩进主编,2008,《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8》,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4][14]韩进主编,2009,《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9》,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5][15]郝大海,2007,《中国城市教育分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16][16]侯利明,2015,《地位下降回避还是学历下降回避——教育不平等生成机制再探讨(1978—2006)》,《社会学研究》第2期。 [17][17]胡荣、张义祯,2006,《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机会阶层辈出率研究》,《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18][18]纪宝成主编,1997,《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7》,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19]纪宝成主编,1998,《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8》,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纪宝成主编,1999,《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9》,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1][21]贾毓慧总编,2016,《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2][22]教育部,1993,《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月13日(http://www.moe.edu.cn/jyb_sjzl/ moe_177/tnull_2484.html)。 [23][23]教育部,1994,《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7月3日(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200407/2483.html)。 [24][24]教育部,1998,《“985工程”简介》,5月4日(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183/201112/128828.html)。 [25][25]教育部,2010,《各级教育毛入学率》,2月26日(http://www.moe.gov.cn/s78/A03/moe_560/moe_1651/moe_1652/201002/t20100226_27063.html)。 [26][26]教育部,2013,《实施“2011计划”提升高校创新能力》,3月11日(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244/201303/148418.html)。 [27][27]教育部,2015,《各级教育毛入学率》,9月1日(http://www.moe.edu.cn/s78/A03/moe_560/jytjsj_2014/2014_qg/201509/t20150901_204903.html)。 [28][28]教育部,2016a,《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7月6日(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s180/moe_633/201607/t20160706_270976.html)。 [29][29]教育部,2016b,《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关于2015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11月4日(http://www.moe.edu.cn/srcsite/A05/s3040/201611/t20161110_288422.html)。 [30][30]教育部,2017a,《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7月10日(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1707/t20170710_309042.html)。 [31][31]教育部,2017b,《高等教育新变化“三高、三新、两加强”》,9月29日(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7n/xwfb_20170928/mtbd/201709/t20170929_315706.html)。 [32][32]教育部,2017c,《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12月29日(http://www.moe.edu.cn/jyb_xwfb/s5147/201712/t20171229_323331.html)。 [33][33]教育部,2017d,《我国留学工作呈现新趋势》,3月2日(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7n/xwfb_170301/170301_mtbd/201703/t20170302_297920.html)。 [34][34]教育部,2017e,《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留学输出国和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3月1日(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7n/xwfb_170301/170301_mtbd/201703/t20170302_297922.html)。 [35][35]教育部,2017f,《数据看变化·教育整体情况》,9月28日(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7n/xwfb_20170928/sfcl/201709/t20170928_315533.html)。 [36][36]教育部,2018,《教育部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5939号建议的答复》,1月9日(http://www.moe.gov.cn/jyb_xxgk/xxgk_jyta/jyta_ghs/201801/t20180109_324119.html)。 [37][37]李春玲,2003,《社会政治变迁与教育机会不平等——家庭背景及制度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1940—2001)》,《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38][38]李春玲,2009,《教育地位获得的性别差异——家庭背景对男性和女性教育地位获得的影响》,《妇女研究论丛》第1期。 [39][39]李春玲,2010,《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高校扩招的平等化效应考查》,《社会学研究》第3期。 [40][40]李春玲,2014a,《“80后”的教育经历与机会不平等——兼评〈无声的革命〉》,《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41][41]李春玲,2014b,《教育不平等的年代变化趋势(1940—2010)——对城乡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再考察》,《社会学研究》第2期。 [42][42]李春玲,2016,《“男孩危机”“剩女现象”与“女大学生就业难”——教育领域性别比例逆转带来的社会性挑战》,《妇女研究论丛》第2期。 [43][43]李代,2017,《阈值依赖的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以A省某年高考数据为例》,《社会学研究》第3期。 [44][44]李煜,2006,《制度变迁与教育不平等的产生机制——中国城市子女的教育获得(1966—2003)》,《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45][45]李忠路,2016,《家庭背景、学业表现与研究生教育机会获得》,《社会》第3期。 [46][46]梁晨、董浩、任韵竹、李中清,2017,《江山代有才人出——中国教育精英的来源与转变(1865—2014)》,《社会学研究》第3期。 [47][47]梁晨、李中清、张浩、李兰、阮丹青、康文林、杨善华,2012,《无声的革命:北京大学与苏州大学学生社会来源研究(1952—2002)》,《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48][48]刘昌亚主编,2016,《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49][49]刘精明,2006,《高等教育扩展与入学机会差异:1978—2003》,《社会》第3期。 [50][50]刘精明,2014,《能力与出身: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的机制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8期。 [51][51]刘云杉、王志明、杨晓芳,2009,《精英的选拔:身份、地域与资本的视角——跨入北京大学的农家子弟(1978—2005)》,《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第5期。 [52][52]牟阳春主编,2000,《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0》,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53][53]牟阳春主编,2001,《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54][54]牟阳春主编,2002,《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2》,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55][55]牟阳春主编,2003,《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3》,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56][56]庞圣民,2016,《市场转型、教育分流与中国城乡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1977—2008)兼论重点中学制度是否应该为城乡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买单》,《社会》第5期。 [57][57]仇立平、肖日葵,2011,文化资本与社会地位获得——基于上海市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58][58]权小娟、边燕杰,2017,《城乡大学生在校表现比较研究》,《中国青年研究》第3期。 [59][59]人民网,2017,《努力让十三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就》,10月17日(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017/c414305-29590520.html)。 [60][60]邵岑,2015,《教育扩张与教育获得性别差异(1978—2008)》,《青年研究》第2期。 [61][61]唐俊超,2015,《输在起跑线——再议中国社会的教育不平等(1978—2008)》,《社会学研究》第3期。 [62][62]王甫勤、时怡雯,2014,《家庭背景、教育期望与大学教育获得基于上海市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社会》第1期。 [63][63]魏晓艳,2017,《高等教育代际传递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谁是“学二代”》,《中国经济问题》第6期。 [64][64]吴晓刚,2016,《中国当代的高等教育、精英形成与社会分层来自“首都大学生成长追踪调查”的初步发现》,《社会》第3期。 [65][65]吴晓刚、李忠路,2017,《中国高等教育中的自主招生与人才选拔:来自北大、清华和人大的发现》,《社会》第5期。 [66][66]吴愈晓,2012,《中国城乡居民教育获得的性别差异研究》,《社会》第4期。 [67][67]吴愈晓,2013a,《中国城乡居民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及其演变(1978—2008)》,《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68][68]吴愈晓,2013b,《教育分流体制与中国的教育分层(1978—2008)》,《社会学研究》第4期。 [69][69]吴愈晓、黄超,2015,《中国教育获得性别不平等的城乡差异研究——基于CGSS2008数据》,《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第2期。 [70][70]谢焕忠主编,2010,《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0》,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71][71]谢焕忠主编,2011,《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72][72]谢焕忠主编,2012,《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2》,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73][73]谢焕忠主编,2013,《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3》,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74][74]谢作栩、王伟宜,2005,《社会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研究——从科类、专业角度谈起》,《大学教育科学》第4期。 [75][75]邢志宏、叶植材总编,2017,《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76][76]许多多,2017,《大学如何改变寒门弟子的命运:家庭贫困、非认知能力和初职收入》,《社会》第4期。 [77][77]杨东平,2006,《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扩大之中的阶层差距》,《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第1期。 [78][78]叶华、吴晓刚,2011,《生育率下降与中国男女教育的平等化趋势》,《社会学研究》第5期。 [79][79]尹银、周俊山、陆俊杰,2014,《谁更可能被自主招生录取——兼论建立高校自主招生多元评价指标体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第6期。 [80][80]张男星等著,2015,《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报告2013》,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81][81]张兆曙、陈奇,2013,《高校扩招与高等教育机会的性别平等化——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数据的实证分析》,《社会学研究》第2期。 [82][82]朱斌,2018,《文化再生产还是文化流动——中国大学生的教育成就获得不平等研究》,《社会学研究》第1期。 [83][83]Sewell,William H. & Vimal P. Shah 1968,“Parents’ Education and Children’s Educational Aspirations and Achievement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 [84][84]安徽农网,2004,《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有所放慢》,5月26日(http://www.ahnw.gov.cn/2006nwkx/html/200405/%7B6FE46A79-8B03-436D-BBFD-3CFF8ADF425F%7D.shtml)。 [85][85]蔡昉、都阳、王美艳,2001,《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经济研究》第12期。 [86][86]陈成文、彭国胜,2006,《在失衡的世界中失语》,《天府新论》第5期。 [87][87]陈锡文、韩俊:2002,《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第6期。 [88][88]程建林,2008,《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分析与进程测度》,《人口研究》第5期。 [89][89]池子华,1998,《中国“民工潮”的历史考察》,《社会学研究》第3期。 [90][90]单菁菁,2010,《城市发展转型的缘起、内涵与态势》,《城市观察》第3期。 [91][91]单菁菁,2014,《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综述:回顾、评析与展望》,《城市发展研究》第1期。 [92][92]邓鸿勋,2006,《走出二元结构:农民、农民工与新农村建设》,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93][93]邓玮,2016,《话语赋权: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新路径》,《中国行政管理》第3期。 [94][94]辜胜阻、李睿、曹誉波,2014,《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的二维路径选择》,《中国人口科学》第5期。 [95][95]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个体经济司,1987,《个体工商业政策法规汇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96][96]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侯云春、韩俊、蒋省三、何宇鹏、金三林,2011,《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总体态势与战略取向》,《改革》第5期。 [97][97]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2006,《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98][98]韩长赋,2011,《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实现“三化”同步发展》,《农业经济问题》第11期。 [99][99]何延军、张建兵,2007,《论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与劳动法律的完善》,《法学杂志》第6期。 [100][100]贺雪峰、袁松、宋丽娜,2010,《农民工返乡研究——以2008年金融危机对农民工返乡的影响为例》,济南:山东出版社。 [101][101]胡苏云、赵敏,1997,《流动人口社区服务型管理模式研究》,《中国人口科学》第4期。 [102][102]黄斌欢,2014,《双重脱嵌与新生代农民工的阶级形成》,《社会学研究》第2期。 [103][103]黄平等著,2006,《西部经验:对西部农村的调查与思索》,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04][104]江立华,2003,《城市性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社会科学研究》第5期。 [105][105]江立华,2011,《乡村文化的衰落与留守儿童的困境》,《江海学刊》第4期。 [106][106]江立华,2014,《农民工的转型与政府的政策选择》,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07][107]江立华、谷玉良,2013,《农民工市民化:向度与力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第6期。 [108][108]柯兰君、李汉林,2001,《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09][109]李斌,2004,《中国劳动力市场结构:从“刚性”走向“渗透”》,《求实》第1期。 [110][110]李汉林、王琦,2001,《关系强度作为一种社区组织方式——农民工研究的一种视角》,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11][111]李培林,1996,《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第4期。 [112][112]李强,2012,《社会分层与社会空间领域的公平、公正》,《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1期。 [113][113]李争鸣,2012,《中国农民话语权的解构与重构》,《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114][114]厉以宁,2013,《中国应走农民“就地城镇化”道路》,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15][115]刘传江、徐建玲,2008,《中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116][116]刘建洲,2011a,《打工文化的兴起与农民工的阶级形成——基于卡茨尼尔森框架的分析》,《人文杂志》第1期。 [117][117]刘建洲,2011b,《农民工的抗争行动及其对阶级形成的意义》,《青年研究》第1期。 [118][118]刘剑,2011,《把阶级分析带回来——〈大工地&城市建筑工人的生存图景〉评述》,《开放时代》第1期。 [119][119]刘林平、郑广怀、孙中伟,2011,《劳动权益与精神健康——基于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外来工的问卷调查》,《社会学研究》第4期。 [120][120]卢海元,2004,《走进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121][121]南方网,2008,《迁移,还是升级?“广东制造”遭遇“成长的烦恼”》,8月21日(http://news.southcn.com/gdnews/nanyuedadi/content/2008-08/21/content_4555738.htm)。 [122][122]潘鸿雁,2011,《“民工荒”透视城市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问题与对策》,《天府新论》第4期。 [123][123]潘毅、卢晖临、严海蓉、陈佩华、萧裕均、蔡禾,2009,《农民工:未完成的无产阶级化》,《开放时代》第6期。 [124][124]潘毅、卢晖临、张慧鹏,2010,《阶级的形成:建筑工地上的劳动控制与建筑工人的集体抗争》,《开放时代》第5期。 [125][125]彭多意、唐东生,2003,《保障进城农民工权益的政策建议》,《中国行政管理》第11期。 [126][126]彭希哲,2001,《推动人口合理流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载《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27][127]钱文荣、黄祖辉,2007,《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民工:长江三角洲16城市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调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28][128]秦兴洪、廖树芳,2007,《关注农民工问题的三个视点》,《学术研究》第11期。 [129][129]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课题组,2009,《中国就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研究报告—我国就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中国劳动》第11期。 [130][130]任远、陶力,2012,《本地化的社会资本与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人口研究》第5期。 [131][131]沈原,2005,《构建和谐社会“底层赋权”最重要》,《领导决策信息》第1期。 [132][132]沈原,2006,《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社会学研究》第2期。 [133][133]沈原,2011,《社会建设:下一个30年》,《行政管理改革》第3期。 [134][134]时宪民,1999,《中国沿海经济中心城市劳动力流动与体制选择》,《社会学研究》第3期。 [135][135]舒建玲,2007,《农民工劳动权益受侵害的原因及对策》,《经济问题》第2期。 [136][136]王小章,2009,《从“生存”到“承认”:公民权视野下的农民工问题》,《社会学研究》第1期。 [137][137]魏后凯、苏红键,2013,《中国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研究》,《中国人口科学》第5期。 [138][138]魏万青,2011,《劳工宿舍:企业社会责任还是经济理性——一项基于珠三角企业的调查》,《社会》第2期。 [139][139]温锐、游海华,2001,《劳动力的流动与农村社会经济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40][140]我《国农民工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研究》课题组、韩俊、汪志洪、崔传义、何宇鹏,2008,《中国农民工问题总体趋势:观测“十二五”》,《改革》第8期。 [141][141]肖周燕、郭开军、尹德挺,2009,《我国流动人口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定机制及路径选择》,《人口研究》第11期。 [142][142]新浪网,2008,《多重因素导致发达地区部分企业生存压力加大》,5月15日(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80515/07392219393.shtm)。 [143][143]徐建丽,2012,《建构与选择:新生代农民工的话语权》,《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第6期。 [144][144]严新明、童星,2007,《从自然和社会层面看农民工的劳动保护及社会保障》,《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第6期。 [145][145]央视网,2009,《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文》,12月7日(http://news.cctv.com/china/20091207/104252.shtml)。 [146][146]张国胜,2008,《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社会成本视角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147][147]张翼,2011,《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与中国近期城镇化道路的选择》,《中国人口科学》第2期。 [148][148]赵延东、王奋宇,2002,《城乡流动人口的经济地位获得及决定因素》,《中国人口科学》第2期。 [149][149]郑功成,2007,《农民权益需要用法律制度来维护》,《学习与探索》第3期。 [150][150]郑广怀,2010,《迈向对员工精神健康的社会学理解》,《社会学研究》第6期。 [151][151]郑杭生,2005,《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甘肃社会科学》第4期。 [152][15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198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北京:人民出版社。 [153][153]中国政府网,200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12月31日(http://www.gov.cn/test/2005-07/04/content_11870.htm)。 [154][154]周晓虹,1998,《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北京“浙江村”与温州一个农村社区的考察》,《社会学研究》第5期。 [155][155]Zhang,Q. Forrest and John A. Donaldson. 2010. “From Peasants to Farmers:Peasant Differentiation. Labor Regimes. And Land Rights Institutions in China’s Agrarian Transition.” Politics & Society 38(4). [156][156]Zhang,Q. Forrest and John A. Donaldson,2006,《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3月27日(http://www.gov.cn/jrzg/2006-03/27/ content_237644.htm)。 [157][157]Zhang,Q. Forrest and John A. Donaldson,2012,《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1月18日(http://cpc.people.com.cn/n/2012/1118/c64094-19612151.html)。 [158][158]Zhang,Q. Forrest and John A. Donaldson,2014a,《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解读》,1月4日(http://www.gov.cn/jrzg/2014-01/04/content_2559819.htm)。 [159][159]Zhang,Q. Forrest and John A. Donaldson,2014b,《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3月16日(http://www.gov.cn/zhengce/2014-03/16/content_2640075.htm)。 [160][160]Zhang,Q. Forrest and John A. Donaldson,2014c,《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7月30日(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7/30/content_8944.htm), [161][161]Zhang,Q. Forrest and John A. Donaldson,2016,《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9月22日(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9/22/content_5110816.htm)。 [162][162]Zhang,Q. Forrest and John A. Donaldson,2017,《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0月27日(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163][163]曹晓峰等,2012,《辽河岸畔锡伯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64][164]陈家建,2013,《项目制与基层政府动员——对社会管理项目化运作的社会学考察》,《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165][165]陈那波、龙海涵、王晓茵,2012,《乡村的终结——南景村60年变迁历程》,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166][166]陈佩华、赵文词、安戈,1996,《当代中国农村历沧桑:毛邓体制下的陈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167][167]费孝通,1986,《江村经济》,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68][168]费孝通,1998,《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69][169]费孝通、张之毅,1990,《云南三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70][170]高灵芝,2012,《“多村一社区”的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非均衡问题——基于山东省的调查》,《山东社会科学》第12期。 [171][171]国家统计局编,2011,《中国统计年鉴201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72][172]贺雪峰,2003,《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73][173]贺雪峰,2009,《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74][174]贺雪峰,2012,《论中国农村的区域差异——村庄社会结构的视角》,《开放时代》第10期。 [175][175]胡必亮,2012,《雁田新治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76][176]焦长权、周飞舟,2016,《“资本下乡”与村庄的再造》,《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177][177]景天魁,1999,《中国社会发展的时空结构》,《社会学研究》第6期。 [178][178]蓝宇蕴,2001,《城中村:村落终结的最后一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第6期。 [179][179]蓝宇蕴,2005,《都市里的村庄:一个新村社共同体的实地研究》,北京:三联书店。 [180][180]李成贵等,2008,《造福农民的新机制——山东省诸城市推进农村社区化服务的实践与成效》,北京:人民出版社。 [181][181]李培林,2002,《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182][182]李培林,2004,《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北京:商务印书馆。 [183][183]李善峰,2004,《20世纪的中国村落研究——一个以著作为线索的讨论》,《民俗研究》第2期。 [184][184]李祖佩,2012,《“资源消解自治”——项目下乡背景下的村治困境及其逻辑》,《学习与实践》第11期。 [185][185]李祖佩,2013,《项目进村与乡村治理重构——一项基于村庄本位的考察》,《中国农村观察》第4期。 [186][186]林刚,2010,《李集村:农民生产和生活的60年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87][187]林聚任,2012,《村庄合并与农村社区化发展》,《人文杂志》第1期。 [188][188]林聚任,2014,《中国村落研究的传统及其超越》,《山东社会科学》第9期。 [189][189]林聚任、解玉喜、杨善民等,2013,《一个北方村落的百年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0][190]林聚任、曲丽、刁立侠,2016,《“项目进村”与村庄转型发展——以烟草企业“非烟生态村”项目为例》,《探索》第3期。 [191][191]林聚任等,2017,《当前村落变迁与新型城镇化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2][192]林聚任、董萍,2016,《当前农村新型社区化发展的困境与未来——基于山东省的案例分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193][193]林耀华,1989,《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庄孔韶、林宗成译,北京:三联书店。 [194][194]刘成良,2015,《“项目进村”实践效果差异性的乡土逻辑》,《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195][195]刘传江,1999,《村庄合并重组型农村城镇化及其制度特征》,《长江论坛》第1期。 [196][196]刘梦琴,2010,《村庄终结:城中村及其改造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7][197]刘倩,2004,《南街社会》,上海:学林出版社。 [198][198]刘朝晖,2005,《村落社会研究与民族志方法》,《民族研究》第3期。 [199][199]卢晖临,2015,《通向集体之路——一项关于文化观念和制度形成的个案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00]卢晖临、李雪,2007,《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到扩展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201][201]陆学艺主编,2001,《内发的村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202]陆益龙,2007,《嵌入性政治与村落经济的变迁:安徽小岗村调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3][203]吕德文,2008,《村庄传统:理解中国乡村社会性质的一个视角》,《人文杂志》第1期。 [204][204]马光川、林聚任,2015,《分割与整合:“村改居”的制度困境及未来》,《山东社会科学》第9期。 [205][205]毛丹,2000,《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关于尖山下村的单位化的观察与阐释》,上海:学林出版社。 [206][206]毛丹,2010,《村落共同体的当代命运:四个观察维度》,《社会学研究》第1期。 [207][207]毛丹,2012,《村庄前景关乎国家愿景》,《人文杂志》第1期。 [208][208]毛丹等,2008,《村庄大转型——浙江乡村社会的发育》,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9][209]渠敬东,2012,《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210][210]隋福民,2015,《干沟子村的发展与变迁——辽西农民生产与生活的历史缩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11][211]孙秀林,2015,《当代中国的村庄治理与绩效分析》,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12][212]孙兆霞等,2005,《屯堡乡民社会:九溪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13][213]田毅鹏,2014,《村落过疏化与乡土公共性的重建》,《社会科学战线》第6期。 [214][214]田毅鹏、韩丹,2011,《城市化与“村落终结”》,《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2期。 [215][215]田毅鹏、齐苗苗,2014,《城乡结合部“社会样态”的再探讨》,《山东社会科学》第6期。 [216][216]王铭铭,1997a,《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庭的个案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17][217]王铭铭,1997b,《小地方与大社会——中国社会的社区观察》,《社会学研究》第1期。 [218][218]王铭铭,2003,《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19][219]王宁,2002,《代表性还是典型性?——个案的属性与个案研究方法的逻辑基础》,《社会学研究》第5期。 [220][220]吴文藻,2010,《论社会学中国化》,北京:商务印书馆。 [221][221]吴毅,2002,《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22][222]吴莹,2017,《空间变革下的治理策略——“村改居”社区基层治理转型研究》,《社会学研究》第6期。 [223][223]谢志岿,2005,《村落向城市社区的转型——制度、政策与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24][224]徐勇、邓大才,2017,《中国农村调查》(总第2卷·村庄类多卷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25][225]宣朝庆、王处辉,2006,《从社区研究看社会学的中国风格——以学科理想与知识建构为视角的分析》,《河北学刊》第1期。 [226][226]阎云翔,2000,《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李放春、刘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27][227]阎云翔,2006,《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龚小夏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28][228]杨懋春,2001,《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张雄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29][229]应小丽,2013,《“项目进村”中村庄自主性的扩展与借力效应:基于浙江J村的考察》,《浙江社会科学》第10期。 [230][230]于建嵘,2001,《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 [231][231]张静,2000,《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32][232]张思等,2010,《侯家营:一个华北村庄的现代历程》,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233][233]赵旭东,2008,《乡村成为问题与成为问题的中国乡村研究——围绕“晏阳初模式”的知识社会学反思》,《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234][234]赵旭东,2009,《从“问题中国”到“理解中国”》,载林聚任、何中华主编《当代社会发展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研究回顾与展望专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35][235]折晓叶,1997,《村庄的再造——一个超级村庄的社会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36][236]折晓叶、陈婴婴,2000,《社区的实践:“超级村庄”的发展历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37][237]折晓叶、陈婴婴,2011,《项目制的分级运作机制和治理逻辑——对“项目进村”案例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238][238]周大鸣,2006,《凤凰村的变迁:华南的乡村生活追踪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39][239]周飞舟、王绍琛,2015,《农民上楼与资本下乡:城镇化的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240][240]周雪光,2015,《“项目制”:一个“控制权”理论视角》,《开放时代》第2期。 [241][241]朱文强,2011,《李罗侯村76年的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42][242]朱晓阳,2011a,《小村故事:罪过与惩罚(1931—1997)》(修订版),北京:法律出版社。 [243][243]朱晓阳,2011b,《小村故事:地志与家园(2003—2009)》,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44][244]庄孔韶,1997,《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北京:三联书店。 [245][245]庄孔韶,2007,《“蝗虫”法与“鼹鼠”法——人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取向评论》,《开放时代》第3期。 [246][246]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编,2016,《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201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47][247]Chan,A. R. Madsen & J. Unger. 1984. Chen Village:The Recent History of A Peasant Community in Mao’s Chin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48][248]Hsu,L. K. 1948. Under the Ancestors’ Shadow:Chinese Culture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49][249]Yang,C. K.,1959. A Chinese Village in Early Communist Tradition. Cambridge,Mass.:The MIT Press. [250][250]蔡继明,1992,《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构想》,《经济学家》第1期。 [251][251]蔡立东、姜楠,2017,《农地三权分置的法实现》,《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252][252]曹锦清,2013,《黄河边的中国》,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53][253]陈剑波,2006,《农地制度:所有权问题还是委托—代理问题?》,《经济研究》第7期。 [254][254]陈锡文、韩长账、胡晓义等,2011,《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55][255]陈小君,2012,《农村集体土地征收的法理反思与制度重构》,《中国法学》第1期。 [256][256]董国礼、李里、任纪萍,2009,《产权代理分析下的土地流转模式及经济绩效》,《社会学研究》第1期。 [257][257]丁琳琳、孟庆国,2015,《农村土地确权羁绊及对策:赣省调查》,《改革》第3期。 [258][258]杜润生,1998,《杜润生文集:1980—1998》,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259][259]杜润生,2005,《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改革重大决策纪实》,北京:人民出版社。 [260][260]费孝通,2013,《乡土中国》,北京:中华书局。 [261][261]丰雷、蒋妍、叶剑平,2013,《诱致性制度变迁还是强制性制度变迁?—中国农村土地调整的制度演进及地区差异研究》,《经济研究》第6期。 [262][262]高飞,2016,《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法理阐释与制度意蕴》,《法学研究》第3期。 [263][263]高海,2016,《论农用地“三权分置”中经营权的法律性质》,《法学家》第4期。 [264][264]关永强,2015,《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历史借鉴:近代中国地权分配研究述评》,《南开经济研究》第3期。 [265][265]管洪彦、孔祥智,2017,《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政策内涵与表达思路》,《江汉论坛》第4期。 [266][266]韩俊,1999,《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建设三题》,《管理世界》第3期。 [267][267]何东霞,1992,《当代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和经济改革》,《学术研究》第2期。 [268][268]何宇鹏,2017,《推动农村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从“百村千户”调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社会变迁》《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三农”决策要参》第24期。 [269][269]贺雪峰,2010,《地权的逻辑—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向何处去》,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70][270]贺雪峰,2015,《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的由来、逻辑与出路》,《思想战线》第5期。 [271][271]黄宝连、黄祖辉、顾益康、王丽娟,2012,《产权视角下中国当前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路径研究—以成都为例》,《经济学家》第3期。 [272][272]黄砺,2016,《基础性制度约束与农地产权改革争论:基于制度分层的研究视角》,《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273][273]康云海,1992,《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路比较》,《改革》第1期。 [274][274]孔祥智,2017,《三权分置的重点是强化经营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第3期。 [275][275]孟德拉斯,2010,《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76][276]蓝宇蕴,2005,《都市村社共同体——有关农民城市化组织方式与生活方式的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277][277]李昌平、马士娟、曹雅思,2011,《对“撤村并居”、“农民上楼”的系统思考》,《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第3期。 [278][278]李敢,2017,《社区总体营造视野下乡村活力的维系与提升—基于新旧“莫干乡村改进实践”的案例比较》,《城市规划》第12期。 [279][279]李宁、何兴邦、王舒娟,2017,《地权结构细分视角下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与改革:一个分析框架的构建》,《中国农村观察》第2期。 [280][280]李培林,2002,《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281][281]李晓红、黄瑾,2016,《三权分置农地制度下农民土地财产权利受损的产权逻辑》,《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第6期。 [282][282]刘守英,2017,《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活化乡村》,《中国国土资源报》4月22日第3版。 [283][283]刘守英、路乾,2017,《产权安排与保护:现代秩序的基础》,《学术月刊》第5期。 [284][284]陆学艺,1983,《农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285][285]陆学艺,1986,《农业面临比较严峻的形势》,《中国农村观察》第5期。 [286][286]陆学艺,1989,《重新认识农民问题—十年来中国农民的变化》,《社会学研究》第6期。 [287][287]陆学艺,2005,《“三农”新论—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88][288]陆学艺,2013,《“三农”续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 [289][289]何佩生,2008,《谁是中国土地的拥有者?—制度变迁、产权和社会冲突》,林韵然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90][290]钱龙、洪名勇,2015,《农地产权是“有意的制度模糊”吗—兼论土地确权的路径选择》,《经济学家》第8期。 [291][291]钱忠好,2005,《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续)》,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92][292]孙宪忠,2016,《推进农地三权分置经营模式的立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7期。 [293][293]田传浩、贾生华,2004,《农地制度、地权稳定性与农地使用权市场发育:理论与来自苏浙鲁的经验》,《经济研究》第1期。 [294][294]王小映,2016,《“三权分置”产权结构下的土地登记》,《农村经济》第6期。 [295][295]王春光,2016,《论城乡经济发展机会的一体化》,《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第1期。 [296][296]王敬尧、魏来,2016,《当代中国农地制度的存续与变迁》,《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297][297]文贯中,2014,《吾民无地:城市化、土地制度与户籍制度的内在逻辑》,北京:东方出版社。 [298][298]温铁军,2013,《八次危机》,北京:东方出版社。 [299][299]吴传明,1992,《广州农村发展股份合作经济的探讨》,《南方经济》,第2期。 [300][300]吴毅,2009,《理想抑或常态:农地配置探索的世纪之摆—理解20世纪中国农地制度变迁史的一个视角》,《社会学研究》第3期。 [301][301]吴毅、陈颀,2015,《农地制度变革的路径、空间与界限——“赋权—限权”下行动互构的视角》,《社会学研究》第5期。 [302][302]肖卫东、梁春梅,2016,《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内涵、基本要义及权利关系》,《中国农村经济》第11期。 [303][303]徐建炜,2010,《农地保护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国际经济评论》第2期。 [304][304]许庆、田士超、徐志刚、邵挺,2008,《农地制度、土地细碎化与农民收入不平等》,《经济研究》第2期。 [305][305]徐勇,1998,《包产到户浮沉录》,珠海:珠海出版社。 [306][306]蒋永甫,2017,《从身份土地走向契约土地》,《让土地流转起来——集体产权视角下的农地流转机制主体创新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307][307]杨小凯、黄有光,1999,《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一种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框架》,张玉纲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308][308]姚洋,2000,《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309][309]叶兴庆,2013,《现代化与农民进城》,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310][310]俞海、黄季焜、Scott Rozelle、Loren Brandt、张林秀,2003,《地权稳定性、土地流转与农地资源持续利用》,《经济研究》第9期。 [311][311]于建嵘、石凤友,2012,《关于当前我国农村土地确权的几个重要问题》,《东南学术》第4期。 [312][312]袁诚,2016,《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一个产权的视角》,《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第5期。 [313][313]臧得顺,2012,《臧村“关系地权”的实践逻辑:一个地权研究分析框架的构建》,《社会学研究》第1期。 [314][314]张红宇,1992,《中国土地制度变革与农业结构调整—1978年后的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第2期。 [315][315]张红宇,1998《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政策:持续创新—对农地使用制度变革的重新评判》,《管理世界》第6期。 [316][316]张红宇,2002,《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317][317]张红宇,2003,《就业结构调整与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农业经济问题》第7期。 [318][318]张红宇,2016,《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的四个问题》,《农业经济问题》第7期。 [319][319]张远索、张占录,2013,《农村居民点整理中二维多元利益格局优化》,《中国土地科学》第6期。 [320][320]周飞舟、王绍琛,2015,《农民上楼与资本下乡:城镇化的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321][321]周其仁、刘守英,1997,《湄潭:一个传统农区的土地制度变迁》,《土地制度建设试验检测与评估》,中共贵州省委政策研究室、中共贵州省湄潭县县委编,贵州:未刊稿。 [322][322]朱北仲,2015,《我国农村土地确权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经济纵横》第5期。 [323][323]朱冬亮,2003,《社会变迁中的村级土地制度》,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324][324]朱启臻、袁明宝,2013,《警惕对农村土地流转的过分解读》,《农村工作通讯》第24期。 [325][325]Dong X Y. 1996,“Two-tier Land Tenure System and Sustained Economic Growth in Post-1978 Rural China.” World Development,24(5). [326][326]Feng L,Bao H X H,Jiang Y. 2014,“Land Reallocation Reform in Rural China:A Behavioral Economics Perspective.” Land Use Policy,41. [327][327]Guo X,2001,“Land Expropriation and Rural Conflicts in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166. [328][328]Ho,Samuel PS,and George CS Lin. 2003,“Emerging Land Markets in Rural and Urban China:policies and practices.” The China Quarterly 175. [329][329]Hu W. 1997,“Household Land Tenure Reform in China:its impact on farming land use and agro-environment.” Land Use Policy,14. [330][330]Krusekopf C C. 2002,“Diversity in Land-tenure Arrangements under the Household Responsibility System in China.” China Economic Review,13(2). [331][331]Kung J K. 2002,“Off-farm Labor Markets and the Emergence of Land Rental Markets in Rural Chin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30(2). [332][332]Li,Y.,Chen,C.,Wang,Y.,& Liu,Y. 2014,“Urban-rural Transformation and Farmland Conversion in China:The Applic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36. [333][333]Lin,Justin Yifu.1992,“Rural Reforms and Agricultural Growth in China.”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 [334][334]Zhu Ling,Jiang Zhongyi. 1993,“From Brigade to Village Community:the Land Tenure System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17(4). [335][335]Liu Y,Yang R,Long H,et al. 2014,“Implications of Land-use Change in Rural China:A Case Study of Yucheng,Shandong Province.” Land Use Policy,40. [336][336]Liu Y,Fang F,Li Y. 2014,“Key Issues of Land Use in China and Implications for Policy Making.” Land Use Policy,40. [337][337]陈恩,2016,《农村社会的自我保护机制——基于农村计划生育的经验研究》,《社会学评论》第4期。 [338][338]陈俊杰、穆光宗,1996,《农民的生育需求》,《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339][339]范子英、胡贤敏,2015,《未预期的收入冲击与离婚:来自住房市场的证据》,《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340][340]高梦滔,2011,《农村离婚率与外出就业:基于中国2003—2009年村庄面板数据的研究》,《世界经济》第10期。 [341][341]阚大学、吕连菊,2015,《中国房价上涨真的提高了离婚率吗———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贵州财经大学学报》第4期。 [342][342]李骏、顾燕峰,2011,《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户籍分层》,《社会学研究》第2期。 [343][343]李萍,2011,《当前中国农村离婚率趋高的社会学分析》,《中国青年研究》第5期。 [344][344]李晓敏,2014,《互联网普及对离婚率的影响》,《中国人口科学》第3期。 [345][345]陆万军、张彬斌,2016,《中国生育政策对女性地位的影响》,《人口研究》第4期。 [346][346]邱芳、戚光远、李娜,2012,《单亲家庭对其子女的影响研究》,《社会心理科学》第11期。 [347][347]石人炳,2006,《青年人口迁出对农村婚姻的影响》,《人口学刊》第1期。 [348][348]石智雷,2015,《多子未必多福——生育决策、家庭养老与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社会学研究》第5期。 [349][349]宋丽娜,2015,《“重返光棍”与农村婚姻市场的再变革》,《中国青年研究》第11期。 [350][350]王磊,2013,《农村人口地理通婚圈的变动及成因——以2010年7省(区)调查为基础》,《中国农村观察》第5期。 [351][351]王世军,2002,《单亲家庭及其对子女成长的影响》,《学海》第4期。 [352][352]王跃生,2006,《社会变革与婚姻家庭变动:20世纪30—90年代的冀南农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353][353]吴莹、卫小将、杨宜音、陈恩,2016,《谁来决定“生儿子”?——社会转型中制度与文化对女性生育决策的影响》,《社会学研究》第3期。 [354][354]谢桂华,2007,《农民工与城市劳动力市场》,《社会学研究》第5期。 [355][355]徐安琪、叶文振,2002,《中国离婚率的地区差异分析》,《人口研究》第3期。 [356][356]杨筠、付耀华,2016,《人口安全视域下的婚姻挤压问题研究——以云南省7个人口较少民族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3期。 [357][357]原新、王海宁、陈媛媛,2011,《大城市外来人口迁移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人口学刊》第1期。 [358][358]曾迪洋,2014,《劳动力迁移对婚姻的影响——基于生命历程理论的一项研究》,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59][359]Angrist,J. 2002,“How Do Sex Ratios Affect Marriage and Labor Markets?Evidence From America’s Second Generation”,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7(3). [360][360]Bertrand,M.,Kamenica E. & Pan J. 2015,“Gender Identity and Relative Income within Households”,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30(2). [361][361]Edlund,L. 2005,“Sex and the City”,Th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107(1). [362][362]Guttentag,M. & P. Secord 1983,Too Many Women?The Sex Ratio Question,Beverly Hills,CA Sage Publications. [363][363]Mcdaniel,S. A.,M. Guttentag & P. F. Secord 1984,“Too Many Women?The Sex Ratio Question”,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3). [364][364]Mutharayappa,R.,M. K.,Choe F. Arnold & T. K. Roy 1997,“Is Son Preference Slowing Down India’s Transition to Low Fertility?”,National Family Health Survey Bulletin(4). [365][365]Trent,K. & S. J. South 1989,“Structural Determinants of the Divorce Rate:A Cross-Societal Analysis”,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51(2). [366][366]Yang,H. 1996,“The Distributive Norm of Monetary Support to Older Parents:A Look at a Township in China”,Journal of Marriage & Family 58(2). [367][367]杜平,2017,《男工·女工:当代中国农民工的性别、家庭与迁移》,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368][368]郭爱妹,2015,《交错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新范式》,《国外社会科学》第6期。 [369][369]何明洁,2007,《性别化年龄与女性农民工研究》,《妇女研究论丛》第4期。 [370][370]李琪、罗牧原,2016,《公私划分的理论旅行:中国同性婚姻再思考》,《社会学评论》第3期。 [371][371]罗牧原、陈婉婷,2017,《性别与空间:“蚁族”男性气质的建构》,《中国青年研究》第9期。 [372][372]苏熠慧,2016a,《”交叉性”流派的观点、方法及其对中国性别社会学的启发》,《社会学研究》第5期。 [373][373]苏熠慧,2016b,《服务业转型中售货员多维身份认同的变迁》,《妇女研究论丛》第1期。 [374][374]Anderson,Benedict 1983. Imagined Communities. London:Verso. [375][375]Appadurai,Arjun 1990. “Disjuncture and Difference in the Global Cultural Economy.” Public Culture 2(2). [376][376]Calasanti,Toni 2007. “Badacious Berry,Potency Wood and the Aging Monster:Gender and Age Relations in Anti-Aging Ads.” Social Forces 86(1). [377][377]Calasanti,Toni & Kathleen F. Slevin (eds.) 2006. Age Matters:Realigning Feminist Thinking. 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 [378][378]Castoriadis,Cornelius 1998. The Imaginary Institution of Society. Cambridge,Massachusetts:MIT Press. [379][379]Channa,Subhadra Mitta 2013. Gender in South Asia:Social Imagination and Constructed Realties. Cambridge and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80][380]Gaetano,Arianne M. 2015. Out to Work:Migration,Gender,and the Changing Lives of Rural Women in Contemporary China. 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381][381]Gilleard,Chris & Paul Higgs 2013. “The Fourth Age and the Concept of a ‘Social Imaginary’:A Theoretical Excursus.” Journal of Aging Studies 27(4). [382][382]Hanser,Amy 2005. “The Gendered Rice Bowl:The Sexual Politics of Service Work in Urban China.” Gender and Society 19(5). [383][383]Krekula,Clary 2007. “The Intersection of Age and Gender:Reworking Gender Theory and Social Gerontology.” Current Sociology 55(2). [384][384]Lee,Ching Kwan 1998. Gender and the South China Miracle:Two Worlds of Factory Women.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385][385]Lykke,Nina 2010. Feminist Studies:A Guide to Intersectionality Theory,Methodology and Writing.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386][386]McCall,Leslie 2005. “The Complexity of Intersectionality.” Signs 30(3). [387][387]Phoenix,Ann 1997. “Youth and Gender:New Issues,New Agenda.” Young 5(3). [388][388]Pura,Jasbir K. 2012. “‘I Would Rather Be a Cyborg than a Goddess’:Becoming-Intersectional in Assemblage Theory.” Philosophia:A Journal of Feminist Continental Philosophy 2(1). [389][389]Robson,Elsbeth 2004. “Children at Work in Rural Northern Nigeria:Patterns of Age,Space and Gender.”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2). [390][390]Schueller,MaliniJohar 2005. “Analogy and (White) Feminist Theory:Thinking Race and Color of the Cyborg Body.” Signs 30(1). [391][391]Shields,Stephanie A. 2008. “Gender:An Intersectionality Perspective.” Sex Roles 59(5-6). [392][392]Taefi,Nura 2009. “The Synthesis of Age and Gender:Intersectionality,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Law and the Marginalisation of the Girl-Child.”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ldren’s Rights 17(3). [393][393]Taylor,Charles 2003. Modern Social Imaginaries. Durham,N.C.:Duke University Press. [394][394]Yuval-Davis,Nira 2006. “Intersectionality and Feminist Politics.” European Journal of Women’s Studies 13(3). [395][395]薄一波,2008,《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册),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 [396][396]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档案馆,2003,《北京市重要文献选编·1958》,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 [397][397]刁杰成,1997,《人民信访史略》,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398][398]光明日报,2014,《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就〈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意见〉答记者问》,3月20日第4版。 [399][399]李秋学,2009,《中国信访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00][400]人民日报,1952,《必须肃清官僚主义》,5月30日第3版。 [401][401]人民日报,1953,《压制批评的人是党的死敌》,1月23日第1版。 [402][402]人民日报,1956,《郑殿章事件暴露了什么》,8月23日第1版。 [403][403]人民日报,1957a,《结合整风运动,加强处理人民来信来访工作》,6月3日第1版。 [404][404]人民日报,1957b,《作好人民来信来访工作有重大意义,克服官僚主义,调节内部矛盾,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秘书厅开会讨论》,6月3日第1版。 [405][405]人民日报,1977,《从清华北大看“四人帮”篡党夺权的罪行,“四人帮”及其两个心腹干将搞反革命的地下王国,私设反党秘密联络点,四方串连,煽风点火,罪恶滔天》,1月30日第2版。 [406][406]人民日报,2014a,《关于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意见》,2月26日第1版。 [407][407]人民日报,2014b,《中办国办印发意见,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3月20日第1版。 [408][408]沈志华,2008,《一九五七年整风运动是如何开始的》,《中共党史研究》第6期。 [409][409]王学军,2008,《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百题解读》,北京:人民出版社。 [410][410]吴超,2009,《新中国六十年信访制度的历史考察》,《中共党史研究》第11期。 [411][411]吴超,2011,《中国当代信访史基本问题探讨》,《当代中国史研究》第1期。 [412][412]郗望,2004,《我省建立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制度》,《陕西日报》9月11日。 [413][413]应星,2004,《作为特殊行政救济的信访救济》,《法学研究》第3期。 [414][414]张成良,1999,《我经历的三次信访高潮》,载中国行政管理会信访分会编,《在光荣的信访岗位上》,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415][415]赵百川,2005,《信访联席会议是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一种有效形式》,《西安市人民政府公报》第5期。 [416][416]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信访室,1987,《信访工作手册》,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417][4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1990,《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四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418][41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1997,《关于处理人民来信和接见人民工作的决定》,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419][41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1999,《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420][420]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信访分会,2005,《信访学概论》,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421][421]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1981,《刘少奇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422][422]Fang,Qiang 2009a,“A Hot Potato:The Chinese Complaint Systems from Early Times to the Present.” Doctoral Dissertation. Department of History,University at Buffalo. [423][423]Fang,Qiang 2009b,“Hot Potatoes:Chinese Complaint Systems from Early Times to the Late Qing (1898).”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68 (4). [424][424]Minzner,Carl F. 2006,“Xinfang:An Alternative to Formal Chinese Legal Institutions.” Stanford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42. [425][425]北京市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2014,《戒毒人员“心瘾”戒治初探》,《中国司法》第11期。 [426][426]福柯,2012,《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 [427][427]高浩,2013,《论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28][428]高志勤、余海鹰、赵汉清、陈洪生,2010,《海洛因依赖者复吸的社会心理因素及预防复吸的综合性干预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第10期。 [429][429]国家禁毒委员会,2017a,《2017中国禁毒报告》,3月30日(http://www.nncc626.com/2017-03/30/c_129521742.htm)。 [430][430]国家禁毒委员会,2017b,《2016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3月27日(http://www.nncc626.com/2017-03/27/c_129519255.htm)。 [431][431]黄延峰,2016,《未成年偏差行为者社会化矫正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432][432]李向阳、孙亚杰,2015,《强制隔离戒毒工作转型分析》,《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第2期。 [433][433]梁然,2015,《中国在册吸毒人口超300万女性吸毒人数逐年递增》,11月26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1126/c1001-27857254.htm)。 [434][434]刘柳,2011,《论我国监狱制度中的劳动改造手段》,《江苏社会科学》第3期。 [435][435]罗健、李建华、施怀海,2003,《云南省2207例吸毒者药物滥用状况调查》,《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第6期。 [436][436]马克思,2006,《资本论》,北京:人民出版社。 [437][437]曲如杰、林霖、王文忠,2006,《吸毒者心理健康状况及与复吸原因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第1期。 [438][438]史景轩、张青,2012,《外国矫正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 [439][439]王敏,2010,《矫正基本原理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440][440]王志亮,2014,《美国矫正制度概要》,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441][441]谢邦宇等,1993,《行为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 [442][442]辛国恩等,2006,《毛泽东改造罪犯理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443][443]余功才,2011,《强制隔离戒毒中的教育矫治方法研究》,《上海政法学院学报》第1期。 [444][444]阿隆、雷蒙,2013,《社会学主要思潮》,葛志强、胡秉诚、王沪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445][445]边燕杰、张文宏,2001,《经济体制、社会网络与职业流动》,《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446][446]陈振明,2010,《中国应急管理的兴起——理论与实践的进展》,《东南学术》第1期。 [447][447]邓国胜、褚湜婧,2014,《现代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开放导报》第5期。 [448][448]邓湘树,2014,《大型自然灾害应对中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人民论坛》,第4期。 [449][449]福山,弗朗西斯,1998,《历史的终结》,本书翻译组译,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 [450][450]高丙中,2000,《社会团体的合法性问题》,《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451][451]高丙中、何循祥,2015,《社会领域及其自主性的形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9期。 [452][452]顾昕,2004,《公民社会发展的法团主义之道——能促型国家与国家和社会的相互增权》,《浙江学刊》第6期。 [453][45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08,《我国应急管理行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和完善思路》,《中国发展观察》第3期。 [454][454]葛道顺,2011,《中国社会组织发展:从社会主体到国家意识——公民社会组织发展及其对意识形态构建的影响》,《江苏社会科学》第3期。 [455][455]葛道顺,2013,《被代理的社会:脱嵌与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56][456]侯钧生,2001,《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457][457]何帆、朱鹤,2016,《僵尸企业的识别和应对》,《中国金融》第5期。 [458][458]康晓光、韩恒,2005,《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社会学研究》第6期。 [459][459]刘继同,2007,《转型期中国政府与慈善机构关系的战略转变》,《甘肃理论学刊》第1期。 [460][460]康晓光,2011,《依附式发展的第三部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61][461]李汉林、渠敬东、夏传玲、陈华珊,2005,《组织和制度变迁的社会过程——一种拟议的综合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462][462]李培林,2002,《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463][463]李圣鑫,2010,《大型赛事组织机构的解散及其路径选择——以北京奥组委为例》,《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第10期。 [464][464]刘少杰,2004,《以行动与结构互动为基础的社会资本研究——评林南社会资本理论的方法原则和理论视野》,《国外社会科学》第2期。 [465][465]刘伟伟,2015,《政策终结的多源流分析——基于收容遣送制度的经验研究》,《公共管理学报》第4期。 [466][466]诺斯,道格拉斯,1994,《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上海:三联书店。 [467][467]石国亮,2011,《中国社会组织成长困境分析及启示——基于文化、资源与制度的视角》,《社会科学研究》第5期。 [468][468]石奎,2011,《社会组织参与救灾应急的作用研究》,《人民论坛》,第9期。 [469][469]苏国勋,1996,《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十卷,社会哲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470][470]陶传进,2008,《民间组织积极参与救灾应急是公民社会的需要》,《中国社会报》10月13日第B03版。 [471][471]田凯,2003,《机会与约束:中国福利制度转型中非营利部门发展的条件分析》,《社会学研究》第2期。 [472][472]田凯,2004,《组织外形化:非协调约束下的组织运作——一个研究中国慈善组织与政府关系的理论框架》,《社会学研究》第4期。 [473][473]田凯,2016,《发展与控制之间:中国政府部门管理社会组织的策略变革》,《河北学刊》第2期。 [474][474]涂尔干、埃米尔,2000,《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475][475]王光星、许尧、刘亚丽,2010,《社会力量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及其完善——以2009年部分城市应对暴雪灾害为例》,《中国行政管理》第7期。 [476][476]熊雪如、安树伟,2009,《大力发展非政府组织——雪灾和地震之后的思考》,《城市》,第3期。 [477][477]熊跃根,2009,《社会政策:理论与分析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78][478]薛澜、刘冰,2013,《应急管理体系新挑战及其顶层设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第1期。 [479][479]薛澜、陶鹏,2013,《从自发无序到协调规制:应急管理体系中的社会动员问题——芦山抗震救灾案例研究》,《行政管理改革》第6期。 [480][480]西村博之,2016,《历史的终结、中国模式与美国的衰落——对话弗朗西斯·福山》,禚明亮译,《国外理论动态》第5期。 [481][481]杨善华、谢立中,2005,《西方社会学理》(上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482][482]张颐武,1994,《“现代性”的终结——个无法回避的课题》,《战略与管理》第6期。 [483][483]周雪光,2003,《组织社会学十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84][484]张康之、李圣鑫a,2007,《论任务型组织的解散》,《中国行政管理》第1期。 [485][485]张康之、李圣鑫,2007b,《论任务型组织的解散程序和策略》,《学海》第3期。 [486][486]张康之、李圣鑫,2008,《论任务型组织的解散及其动力》,《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487][487]张丽珍,2012,《我国政策终结的困境及其治理——基于组织创新的视角》,《行政论坛》第6期。 [488][488]赵忠杰,2013,《公益绩效评估的理论与实务——解构台湾NPO的现况与挑战》,台湾:台湾人文教育研究发展学会。 [489][489]钟开斌,2009,《回顾与前瞻: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政治学研究》第1期。 [490][490]朱健刚、赖伟军,2013,《灾害管理体系:从政府主导型转向“官民合作”模式》,《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6月21日第B01版。 [491][491]朱健刚,2014,《不完全合作:NGO联合行动策略——以512汶川地震NGO联合救灾为例》,《社会》第4期。 [492][492]朱巍巍,2013,《建立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社会建设和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建立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专家座谈会综述》,《中国民政》第1期。 [493][493]Lin,Nan,Karen Cook & Ronald S.Burt,2001,Social Capital:Theory and Research,NY:Aldine-de Gruytel. [494][494]弗里德曼、托马斯,2006,《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何帆、肖莹莹、郝正非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495][495]孙嘉明,2012,《“微全球化”现象与中国青年》,《当代青年研究》第10期。 [496][496]孙嘉明,2017,《“人本全球化”:全球化研究的新领域》,《探索》第4期。 [497][497]孙嘉明、斯科特·兰卡斯特,2017,《华人全球化:全球联结对社会变迁的影响》,高艺多、王研、潘韩霞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498][498]Coleman,James S. 1998.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499][499]Drainville,Andre C. & Saskia Sassen,2003. Contesting Globalization:Space and Place in the World Economy. New York,Routledge. [500][500]Erez,Miriam. & Efrat Gati,2004. “A Dynamic,Multi-level Model of culture:From the Micro Level of the Individual to the Macro Level of A Global Culture.” Applied Psychology:An international Review 4. [501][501]Gereffi,Gary. & Miguel Korzeniewicz,1994. Commodity Chains and Global Capitalism. Westport,Conn:Praeger. [502][502]Sassen,Saskia,2001. “How Should the Left Respond to Globalization?” Dissent 48(1). [503][503]Sun,Jiaming,2008. Global Connectivity and Local Transformation:A Micro Approach to Studying the Effect of Globalization on Shanghai.Lanhan,Maryland: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504][504]Wallerstein,Immanuel,1976. The Modern World-System. New York:Academic Press. [505][505]Yan,Yunxiang,2008. “Of Hamburger and Social Space:Consuming McDonald’s in Beijing.” In Corole Conihan & Penny Van Esterik (eds.) Food and Culture:A reader. New York:Routledge. [506][506]巴责达,2015,《对人类学进化论学派的解读》,《边疆经济与文化》第6期。 [507][507]本利特、杰里、赫伯特·齐格,2007,《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魏凤莲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508][508]道森、雷蒙,2006,《中国变色龙:对于欧洲中国文明观的分析》,常绍民等译,北京:中华书局。 [509][509]亨廷顿、萨缪尔,2009,《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510][510]怀特、莱斯利,1988,《文化科学》,曹瑾清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511][511]黄宗智,2015,《走出“马尔萨斯陷阱”——博赛拉普〈农业增长的条件:人口压力下农业演变的经济学〉导读》,《文化纵横》第3期。 [512][512]李晶、庄连平,2008,《HDI是测度人类发展程度的可靠指数吗?》,《统计研究》第10期。 [513][513]莫里斯、伊恩,2014,《文明的度量——社会发展如何决定国家命运》,李阳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514][514]尼摩,菲利普,2009,《什么是西方——西方文明的五大来源》,阎雪梅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515][515]欧潮泉,1992,《新进化学派和它的文化能量学》,《青海社会科学》第5期。 [516][516]彭慕兰,2004,《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史建云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517][517]沈建国、沈家坤、杨赐,2015,《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前沿》第5期。 [518][518]唐建荣,1999,《社会发展综合指数的比较》,《统计与决策》第4期。 [519][519]王小东,2011,《如何测度欧洲的衰落》,《文化纵横》第5期。 [520][520]王志平,2007,《“人类发展指数”(HDI):含义、方法和改进》,《上海行政学院院报》第3期。 [521][521]魏特夫,1989,《东方专制主义》,徐式谷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522][522]沃勒斯坦、伊曼纽尔,2013,《现代世界体系》(第四卷),郭方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523][523]夏征农、陈至立,2011,《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524][524]亚斯贝斯、卡尔,1989,《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魏楚雄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525][525]Abbott,Pamela & Claire Wallace 2012,“A Way to Measure the Quality of Society”,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108(1) [526][526]Boserup,Ester 1976,“Enviorment,population,and technology in primitive societies”,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2). [527][527]Campbell,Cameron 2013,“Review of The Measure of Civilization:How Social Development Decides the Fate of Nations”,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39(3). [528][528]Gelditsch,Krisitian Skrede 2013,“Review of The Measure of Civilization:How Social Development Decides the Fate of Nations”,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50(5). [529][529]Lee,Ronald Demos 1986,“Malthus and Boserup:A dynamic synthesis”,in David Coleman and Roger Schofield(eds.),The State of Population Theory:Forward from Malthus. London:Basic Blackwell. [530][530]Lind,Niels 2009,“A Calibrated Index of Human Development”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98(2). [531][531]Ray,Amal Kanti 2008,“Measurement of Social Development: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86(1).
[展开]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手机可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