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07出版

公民道德建设模式研究

电子书

暂无

有声书

暂无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不提供PDF文件

0人在看
先晓推荐
本书借用模式研究的理论和思路,以“梳理、反思、吸收和构建”为主线,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从人类社会存在的多种公民道德建设模式中提炼并分析了“城邦本位型”“主体契约型”“政府主导型”等三种典型模式,借鉴已有公民道德建设模式的经验,审视我国当前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尝试提出了“引导—自觉型”公民道德建设新模式的构想。
相关海报
详情
内容介绍 参考文献
图书详情
ISBN:978-7-5097-4755-1总页码:300
字数: 218千字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借用模式研究的理论和思路,以“梳理、反思、吸收和构建”为主线,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从人类社会存在的多种公民道德建设模式中提炼并分析了“城邦本位型”“主体契约型”“政府主导型”等三种典型模式,借鉴已有公民道德建设模式的经验,审视我国当前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尝试提出了“引导—自觉型”公民道德建设新模式的构想。

展开

内容资源
目录 卷册 附属资源 图片 图表 音频 视频

王淑芹/1

导 论

1

  一 选题缘由与意义

1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9

  三 研究目标与内容

27

  四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29

第一章 公民道德建设模式概说

31

  第一节 公民、公民道德、公民道德建设

31

    一 公民与公民道德

32

    二 公民道德建设的内涵及价值

48

    三 公民道德建设系统的基本环节

55

  第二节 公民道德建设模式

56

    一 “模式”的一般理解

57

    二 公民道德建设模式的内涵

60

    三 公民道德建设模式的构成要素

63

    四 关于公民道德建设模式研究的几点说明

66

第二章 “城邦本位型”公民道德建设模式

69

  第一节 “城邦本位型”模式及形成背景

70

    一 “城邦本位型”模式的界定

70

    二 “城邦本位型”模式的形成背景

71

  第二节 “城邦本位型”模式的理论基础

79

    一 城邦政治伦理思想

79

    二 城邦公民道德生成论

84

  第三节 “城邦本位型”模式的典型实践

89

    一 以斯巴达为例

89

    二 以雅典为例

96

  第四节 “城邦本位型”模式评价

101

    一 “城邦本位型”模式的功能

101

    二 “城邦本位型”模式的局限

107

第三章 “主体契约型”公民道德建设模式

112

  第一节 “主体契约型”模式及形成背景

113

    一 “主体契约型”模式的界定

113

    二 “主体契约型”模式的形成背景

116

  第二节 “主体契约型”模式的理论基础

124

    一 以人性恶论为前提的民主政治理论

124

    二 以公民个体为本位的伦理建设思想

131

  第三节 “主体契约型”模式的典型实践

136

    一 以英国为例

136

    二 以美国为例

139

  第四节 “主体契约型”模式的评价

147

    一 “主体契约型”模式的功能

147

    二 “主体契约型”模式的局限

150

第四章 “政府主导型”公民道德建设模式

154

  第一节 “政府主导型”模式及形成背景

155

    一 “政府主导型”模式的界定

156

    二 “政府主导型”模式的形成背景

159

  第二节 “政府主导型”模式的道德文化基础与实施理念

170

    一 “政府主导型”模式的道德文化基础

170

    二 “政府主导型”模式的实施理念

175

  第三节 “政府主导型”模式的典型实践

182

    一 以韩国为例

182

    二 以新加坡为例

188

  第四节 “政府主导型”模式的评价

193

    一 “政府主导型”模式的功能

193

    二 “政府主导型”模式的局限

195

第五章 构建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新模式:“引导—自觉型”

199

  第一节 “引导—自觉型”模式的构建语境

200

    一 社会转型与公民道德问题

200

    二 我国现行道德建设模式的困境

204

    三 国外几种公民道德建设模式的启示

209

  第二节 构建“引导—自觉型”模式的合理性论证

215

    一 合规律性:符合公民道德运行基本规律

215

    二 合现实性:适合当代中国具体国情

219

    三 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证分析

228

  第三节 “引导—自觉型”模式的理论建构

236

    一 “引导—自觉型”模式的思想内涵

236

    二 “引导—自觉型”模式的基本向度

238

    三 “引导—自觉型”模式的主要原则

243

  第四节 建构“引导—自觉型”模式实施途径与方法的思考

247

    一 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增强制度伦理的价值导向作用

247

    二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垂范作用

250

    三 推动社团组织发展,发挥社会力量的道德建设作用

253

    四 增强道德与个体生存意义关联,激发公民主体的道德需求

257

    五 拓展公民实践领域,发挥公民自我道德教育作用

261

参考文献

265

主题词索引

282

人名索引

287

后 记

290

卷册系列共0个资源
包含0篇文章
包含0张图片
包含0张图表
包含0个音频
加载更多
包含0个视频
加载更多
动态 去广场
全部动态 在读 笔记 书单 讨论

给个评分吧

10分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布
手机扫码阅读
作者
相关知识库
卷册系列共0
全选
0本书,合计:¥0.00
请选择图书

    0:00
    播放速率
    • 1.0
    • 1.5
    • 2.0
    • 3.0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