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2-12出版

中国城市管理报告(2022)

纸质图书

暂无

电子书

51.2

有声书

暂无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不提供PDF文件

5人在看
先晓推荐
本书选取36个重点城市进行城市管理水平的评价,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庆4个直辖市,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沈阳、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合肥、福州、南昌、济南、郑州、武汉、长沙、广州、南宁、海口、成都、贵阳、昆明、拉萨、西安、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27个省会(首府)城市,以及大连、青岛、宁波、厦门和深圳5个计划单列市。本书设置了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59个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为社会管理水平、经济管理水平、环境管理水平、科技创新管理水平、基础设施管理水平。 本书分报告坚持定量与定性互补、综合与分项结合、理论与实践印证原则,并尽量保持报告的优势条件,为便于对比,承袭了之前各年的研究样本;为利于完善,固定了指标体系;为便于呈现整体状况,采用了统一的研究方法;科学运用客观数据,为城市治理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借鉴。 本书继续增设北京专题。2022年,特别关注了北京的“两区”建设、城市副中心可持续发展、城市更新、工业遗产保护等热点和重点问题。 2012年,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城市学院合作出版了城市管理蓝皮书,首次从管理的视角,立足中国城市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对城市经济、城市社会、城市文化、城市基础设施等各个层面进行研究。这是在城市管理层面所做的有益探索,是一项全面的、具有开创性的对城市问题的科学研究。 2018年,城市管理蓝皮书首次得到北京市社科基金的资金支持,在内容上也有了新的突破,选择了包括4个直辖市、27个省会(首府)城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的全国36个重点城市进行城市管理综合评价,涵盖内容更加全面。 2019~2021年,经过三年的探索和积淀,城市管理蓝皮书评价体系逐步完善,结构更加清晰。坚持从城市管理的实际问题着手,着力解决城市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内容涵盖社会、经济、基础设施、环境、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热点问题,框架更加完备。 2022年,喜庆二十大、奋进新征程。虽然人类继续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考验,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新征程上,大城市治理将更加复杂,但城市治理仍将继续秉承“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目标和理念。
相关海报
详情
内容介绍 参考文献
图书详情
ISBN:978-7-5228-0945-8总页码:280
字数: 263千字装帧:精装
内容简介
本书追溯了中国绵延几千年的传统城市管理制度和模式,综合分析了我国重点城市管理水平,客观分析了疫情期间北京、深圳和杭州等超大城市各具特色的城市治理经验;分别从社会管理水平、经济管理水平、环境管理水平、科技创新管理水平、基础设施管理水平五个方面对重点城市的治理能力进行分析评价;特别设置北京专题,关注了北京的“两区”建设、城市副中心可持续发展、城市更新、工业文化遗产等热点和重点问题。

展开

图书摘要
本书特别回溯了中国自古以来的城市管理制度、组织架构,以及其所发挥的作用和历史价值,从中找寻中国传统文化独有的治理智慧。本书指出要构建以满足公众整体需求为导向的目标体系,确认公众作为参与主体的地位,让公众全方位参与。同时要保证公平,坚持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的目标。因此在新时期新阶段,要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现代化水平;还要下放权力,强化基层治理,保障社会管理水平提升。本书提出,要更新决策规划观念,建立健全决策规划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强调要提升城市科技创新管理水平,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大力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本书还指出,要补齐短板,均衡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水平。
本书依旧设置北京专题,关注了北京的“两区”建设、城市副中心可持续发展、城市更新、工业遗产保护等热点和重点问题。北京的“两区”建设,充分利用“区港联动、境内关外、分送集报”的政策优势,整合核心区资源,进一步明确了政府职责,打造了可复制的“北京模式”。本书就“双碳”背景下北京城市副中心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持续推进分领域的碳足迹跟踪,率先建设零碳园区,打造具有北京特色的基层绿色治理体系。本书系统盘点梳理了北京城市更新发展的5个不同阶段的政策目标、实践做法,认为北京城市更新是推进减量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北京已从“大手笔规划”“大拆大建”的粗放式建设发展阶段转变为小规模更新、循序渐进的精细化管理阶段。本书指出,工业遗产的利用是北京挖潜量、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并采用问卷、访谈等调查手段,从认知视角出发,较为全面地了解公众对待北京工业遗产的态度。在此基础上,本书提出,要明确工业遗产保护应该坚持的原则,充分认识工业遗产的价值和作用,提高公众对工业遗产的认知水平,实现保护和利用主体各方分工明确、利益均衡,同时,要兼顾经济效益与文化传承,较好地保持原风原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历史文化价值与教育价值。
关键词:城市治理 基层治理 “双碳”目标

展开

内容资源
目录 卷册 附属资源 图片 图表 音频 视频
卷册系列共1个资源
加载更多
包含0篇文章
包含0个音频
加载更多
包含0个视频
加载更多
动态 去广场
全部动态 在读 笔记 书单 讨论

给个评分吧

10分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布
手机扫码阅读
作者
谁在看 换一换
相关知识库
卷册系列共0
全选
0本书,合计:¥0.00
请选择图书

    0:00
    播放速率
    • 1.0
    • 1.5
    • 2.0
    • 3.0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