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04出版

中国幸福指数报告(2006~2010)

电子书

暂无

有声书

暂无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不提供PDF文件

2人在看
先晓推荐
随着中国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定位需要进行新的调整,全面深化改革成为当下中国发展的最强音,幸福指数的价值和意义愈发凸显。本报告将有助于人们在思考中国的发展时超越简单的GDP思维,更加关注民众的生活质量;也可以为全面深化改革、提升民生福祉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相关海报
详情
内容介绍 参考文献
本书荣誉
《中国幸福指数报告(2006-2010)》荣获第三十一届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图书详情
ISBN:978-7-5097-5745-1总页码:256
字数: 260千字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随着中国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定位需要进行新的调整,全面深化改革成为当下中国发展的最强音,幸福指数的价值和意义愈发凸显。本报告将有助于人们在思考中国的发展时超越简单的GDP思维,更加关注民众的生活质量;也可以为全面深化改革、提升民生福祉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展开

图书摘要
随着中国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定位需要进行新的调整,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幸福指数的价值和意义越发凸显。本报告在对幸福指数概念等基础性问题进行探讨的基础上,依据所构建的客观福祉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政府公开的统计数据对中国2006~2010年的客观福祉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十一五”期间中国客观福祉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2010年较2006年增长了37.1%,年均增长9.3%。五年间,社会福祉和环境福祉提升幅度较大,与2006年相比分别提升了88.3%和64.3%。中国客观福祉的省际差距十分明显。各年份客观福祉总分最高的省份与总分最低省份之间的差距在3.5~4.5倍,这种差距在各个分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最高差距达到了6.5倍。从各区域客观福祉评价结果来看,各年度均呈现出东部、东北、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趋势。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差距最大,其次是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差距;东北地区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与东北地区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东北地区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差距较小。五年期间,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差距呈减小的趋势。本报告试图为全面评价“十一五”期间中国社会的进步、诊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考察宏观政策对客观福祉的影响提供依据。

展开

内容资源
目录 卷册 附属资源 图片 图表 音频 视频
导 言/001
2006~2010年中国客观福祉的走势与区域差异/022
中国健康与基本生存福祉报告/046
中国经济福祉报告/086
中国文化福祉报告/126
中国社会福祉报告/170
中国环境福祉报告/213
卷册系列共0个资源
包含0篇文章
包含0张图片
包含0张图表
包含0个音频
加载更多
包含0个视频
加载更多
动态 去广场
全部动态 在读 笔记 书单 讨论

给个评分吧

10分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布
手机扫码阅读
作者
谁在看 换一换
相关知识库
卷册系列共0
全选
0本书,合计:¥0.00
请选择图书

    0:00
    播放速率
    • 1.0
    • 1.5
    • 2.0
    • 3.0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