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详情

中国农村留守人口(全3卷) 阡陌独舞 专著;社会学;应用社会学;农村社会学;人口学;人口社会学(包括老年人口学、妇女人口学、发展人口学等);中国;中国;农村社会学;专著;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 VIP

售价:¥24.8 ¥82.66
5人在读 |
1 评分
丛书名:
叶敬忠 吴惠芳 贺聪志 潘璐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11 出版
ISBN:978-7-5097-5797-0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

图书简介 目录 参考文献 音频 视频
本书是对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研究”课题组研究成果《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研究系列》之《阡陌独舞》《静寞夕阳》《别样童年》的再版。书中对农村“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世界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展示和研究。这三本书曾于2013年获得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社会学类一等奖,有着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的关注和关心。
[展开]
[1]安徽省妇联,2006,《农村留守妇女儿童情况调查》,《中国妇运》第7期。 [2]白南生、宋洪远,2002,《回乡,还是进城?中国农村劳动力回流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3]蔡昉,2000,《中国流动人口问题》,河南人民出版社。 [4]蔡昉,2001,《中国人口流动方式与途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5]陈春园、秦亚洲、朱国亮,2005,《农村留守妇女心头有“三座山”》,《半月谈》第11期。 [6]陈浩、曾琦云,2006,《宗教文化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 [7]陈利,2006,《农村留守妇女的精神压力和感情危机》,《甘肃农业》第11期。 [8]戴维·迈尔斯,2006,《社会心理学》(第八版),侯玉波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9]丁文,1997,《家庭学》,山东人民出版社。 [10]董建波、李学昌,2004,《中国农村宗教信仰的变迁》,《上海行政学院学报》第5期。 [11]杜鹰、白南生,1997,《走出乡村——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实证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12]范丽娟、程一,2005,《留守女:现代农村社区的一个新群体》,《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13]费涓洪,1994,《我国农村改革与两性劳动分工》,《社会科学研究》第2期。 [14]费孝通,2007,《美国与中国》,三联书店。 [15]风笑天,2006,《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16]冯仕政,1996,《城乡流动人口对其农村来源地的影响》,《国外社会学》第3期。 [17]甘满堂,2007,《村庙与社区公共生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8]高小贤,1994,《当代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业女性化趋势》,《社会学研究》第2期。 [19]高小贤,1997,《农村妇女研究综述》(1991~1995),《妇女研究论丛》第2期。 [20]龚继红、钟涨宝,2005,《农村家庭收入对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的影响——基于湖北省随州市农村家庭的调查》,《统计与决策》第18期。 [21]郭正林、周大鸣,1996,《外出务工与农民现代性的获得》,《中山大学学报》第5期。 [22]贺寨平,2001,《国外社会支持网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第5期。 [23]黄敏,2007,《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及对策思考》,《安徽农学通报》第2期。 [24]蒋美华、周垚,2007,《农村留守妻子现象的社会性别分析》,《社会工作》第3期。 [25]杰弗瑞·戈比,2000,《你生命中的休闲》,康筝译,云南人民出版社。 [26]金一虹,1998,《非农化过程中的农村妇女》,《社会学研究》第5期。 [27]金一虹,2000,《父权的式微——江南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性别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 [28]金一虹,1990,《中国农村妇女非农化转移的滞后性研究》,《妇女研究》第5期。 [29]劳蕾尔·博森,1994,《中国农村妇女:什么原因使她们留在田里?》,载李小江等主编《性别与中国》,三联书店。 [30]李柳红、李广贤,2005,《关注农村留守女性 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社会》第5期。 [31]李强,2001,《中国外出农民工及其汇款之研究》,《社会学研究》第4期。 [32]李小云,2006,《“守土与离乡”中的性别失衡》,《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期。 [33]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2003,《心理学与生活》,王垒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34]刘世昕、栾明月、谷婷婷,2007,《平民银行加入金融业竞争储蓄网点3.6万个》,《中国青年报》,3月21日。 [35]刘文明,2007,《留守妻子与社会和谐:社会资本视角的分析》,《社会科学》第3期。 [36]陆士桢、任伟、常晶晶,2003,《儿童社会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7]罗曼,2007,《礼物流动模式的反向》,《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5期。 [38]罗忆源、柴定红,2004,《半流动家庭中留守妇女的家庭和婚姻状况探析》,《理论月刊》第3期。 [39]马克斯·韦伯,2002,《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彭强、黄晓京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0]马容,2006,《被人所忽视农民工性饥渴和性压抑 成跨越欲望的泥沼》,津报网(http://www.tianjindaily.com.cn/tianjin/content/2006-12/08/content_ 74061.htm),12月8日。 [41]马塞尔·莫斯,2002,《礼物:古式社会中交换的形式和理由》,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42]马特·G.M.范德普尔,1994,《个人支持网概述》,《国外社会学》第4期。 [43]孟宪范,1993,《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中国农村妇女》,《社会科学战线》第4期。 [44]帕特里克·勒莫瓦纳,2006,《眼泪的性别》,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45]潘允康,2002,《家庭社会学》,中国审计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46]邱新有、熊芳芳、单文桂,2007,《中国农村宗教信仰特点的微观分析——以铁村黄庄教徒信仰为分析对象》,《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47]邱秀珍、肖芳艳、刘行一,2007,《“留守妇女”的生存困境及其对策》,《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 [48]人口研究编辑部,2004,《聚焦386199现象,关注农村留守家庭》,《人口研究》第4期。 [49]沈淑济,2006,《农民工家庭“386199”问题不容忽视》,《小康》第4期。 [50]施建锋、马剑虹,2003,《社会支持研究有关问题探讨》,《人类工效学》第1期。 [51]浉河区政府办,2007,《浉河区四项措施帮助留守妇女谋发展生产》,信阳市人民政府公众网(http://www.hnxy.gov.cn/news/html/2007/06/20070626085029-1.htm),6月26日。 [52]孙琼如,2006,《农村留守妻子家庭地位的性别考察》,《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第2期。 [53]谭琳、苏珊·萧特、刘惠,2003,《“双重外来者”的生活——女性婚姻移民的生活经历分析》,《社会学研究》第2期。 [54]田翠琴、齐心,2005,《农民闲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55]佟新、濮亚新,2001,《研究城市妇女职业发展的理论框架》,《妇女研究论丛》第3期。 [56]王鼎铭,2006,《农村留守妇女成了家庭的顶梁柱》,和谐安徽网(http://www.hxah.cn/html/6/2/20070419/19766.html),10月13日。 [57]王冬丽,2005,《试论宗教的功能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第3期。 [58]王菲,2007,《留守妇女:农村上演新织女故事》,《中国社会导刊》第4期。 [59]王金玲,2005,《女性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60]王天全,2005,《璧山十万留守妇女撑起农村一片天》,华龙网(http://cqtoday.cqnews.net/system/2005/06/20/000490409.shtml),6月20日。 [61]王晓朝、杨熙楠,2006,《信仰与社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62]王彦堂,2006,《关爱留守妇女 各地在行动》,《东北之窗》第4期。 [63]魏翠妮,2006,《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南京师范大学。 [64]魏国英,2002,《理论探讨 现实反思 理念建构——“中国文化与妇女”学术研讨会综述》,《妇女研究论丛》第4期。 [65]文军,1997,《全球化进程及其影响》,《社会科学》第2期。 [66]项丽萍,2006,《农村留守女:一个值得关注的弱势群体》,《广西社会科学》第1期。 [67]晓健、高蔚,2005,《关爱:应多倾注给她们》,《农村·农业·农民》第5期。 [68]鄢木秀,2005,《留守的女人困惑的心——农村留守妇女权益的缺失和保护》,《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学报》第4期。 [69]阎云翔,2000,《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李放春、刘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70]杨洪萍、叶敬忠,2006,《全球化通讯技术对农村社区的影响分析——以电话为例》,《中国农村观察》第2期。 [71]杨善华,2006,《家庭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72]仰和芝,2007,《农村打工女性跨地区婚姻满意度分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第11 期。 [73]姚南强,2004,《宗教社会学》,东华大学出版社。 [74]叶敬忠,2006,《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75]叶敬忠、〔美〕詹姆斯·莫瑞,2005,《关注留守儿童——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76]于慎鸿,2006,《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中州学刊》第3期。 [77]余显亚,2005,《劳动力外流对农村留守人口的影响——对重庆市一村民小组的调查》,《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第6期。 [78]岳雷波,2007,《农村留守妇女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期。 [79]张德乾、仰和芝,2007,《亲情呵护缺失:聚焦农村留守儿童交往》,《中国统计》第6期。 [80]张俊才等,2006,《5000万“留守村妇”非正常生存调查》,《中国经济周刊》第10期。 [81]张文霞、朱冬亮,2005,《家庭社会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82]郑杭生,1996,《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与中国社会的转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83]郑维东,1999,《闲暇时间与电视开机率:经济学的分析》,《收视中国》(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内部刊物)试刊第1期。 [84]郑晔、王昕,2000,《论农村妇女对传统性别分工的挑战》,《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85]郑真真、解振明,2004,《人口流动与农村妇女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86]200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一号文件。 [87]钟真、简小鹰,2007,《农村打工者与留守人员之间的互动:意义、成本与途径》,《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88]周福林,2006,《我国留守家庭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89]周庆行、曾智、聂增梅,2007,《农村留守妇女调查——来自重庆市的调查》,《中华女子学院学报》第1期。 [90]周全德、齐建英,2006,《论农村“留守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和作用》,《中华女子学院学报》第10期。 [91]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2005,《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92]朱梅、应若平,2005,《农村“留守妻子”家务劳动经济价值的社会学思考》,《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2期。 [93]左东芳、常君,2007,《改善农业电视节目:提高农村留守妇女科教水平》,《太原大学学报》第1期。 [94]Paula Allen-Meares,2006,《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李建英、范志海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95]Adriana Cortés (2002,May 19th.):Mujeresy familia 2003 “víctimas de la migración masculina”,El Universal. [96]Archana K.Roy and Parveen Nangia:“Impact of Male Out-migration on Health Status of Left behind Wives-A Study of Bihar,India”,(http://iussp2005.princeton.edu/download.aspx?submissionId=51906). [97]Deborah S.DeGraff and Richard E.Bilsborrow (1993):“Female-headed households and family welfare in rural Ecuador”,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Vol.6,No.4. [98]Erik Snel and Richard Staring(2001):Poverty,migration and coping strategies:an introduction,Foccal-Europea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No.38,2001. [99]Go,Stella and Postrado,Leticia T.(1986):“Filipino Overseas Contract Workers:Their Families and Communities.” In Asian Labor Migration:Pipeline to the Middle East. Edited by Fred Arnold and Nasra Shah.Boulder:Westview Press. [100]Gulati,L.(1993):In the Absence of Their Men:The Impact of Male Migration on Women. 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Ltd. [101]Heidi Kaspar (2005):“Impacts of International Labour Migration on Gender Relations. A Case Study of Kalabang,Nepal”,Master thesis. [102]Kathleen Kahn et al (2003):“Health consequences of migration:Evidence from South Africa’s rural northeast”,paper prepared for Conference on African Migration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Johannesburg,South Africa,4-7 June. [103]Liang Yaohui (2000):“Rural-urban migration in China:the past and present,” in West and Zhao (eds.) Chinese Rural Labor Flows,Institute for East Asian Studi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104]Séraphin Ngondo and Yanyi K.Djamba (2004):“Implications of male migration on female status in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Journal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 Africa,Vol.19. [105]Zahariah,K.C.,E.T.Mathew and S.Irudaya Rajan (2002):“Consequences of Migration:Socio-Economic and Demographic Dimensions.” In Kerala’s Gulf Connection. Thiruvananthapuram,Kerala:Centre for Development Studies.
[展开]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所属图书
相关卷册(共3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