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详情

中国农村留守人口(全3卷) 静莫夕阳 专著;社会学;应用社会学;农村社会学;人口学;中国 VIP

售价:¥24.8 ¥82.66
3人在读 |
0 评分
丛书名:
叶敬忠 吴惠芳 贺聪志 潘璐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11 出版
ISBN:978-7-5097-5797-0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

图书简介 目录 参考文献 音频 视频
本书是对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研究”课题组研究成果《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研究系列》之《阡陌独舞》《静寞夕阳》《别样童年》的再版。书中对农村“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世界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展示和研究。这三本书曾于2013年获得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社会学类一等奖,有着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的关注和关心。
[展开]
[1][1]蔡蒙,2006,《劳务经济引致下的农村留守老人生存状态研究——基于四川省金堂县竹篙镇的实证分析》,《农村经济》第4期。 [2][2]曹海林,2004,《村落公共空间与村庄秩序基础的生成》,《人文杂志》第6期。 [3][3]曹海林,2005,《村庄公共秩序:透视乡村社会秩序生成与重构的一个分析视角》,《天府新论》第4期。 [4][4]陈德峰,2006,《城乡发展失衡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源》,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GB/41038/4839728.html),9月20日。 [5][5]陈功,2006,《我国的养老方式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6][6]成伟,2007,《代际交换之正义》,《学术交流》第4期。 [7][7]崔榕,2007,《贫困地区农村“留守老人”的生存状况——来自湖北省恩施市龙凤镇的调查与思考》,《湖北行政学院学报》第2期。 [8][8]大卫·切尔,2005,《家庭生活的社会学》,彭铟旎译,中华书局。 [9][9]戴利朝,2005,《茶馆观察:农村公共空间的复兴与基层社会整合》,《社会》第5期。 [10][10]邓伟志,2001,《家庭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1][11]邓希泉,2003,《“代沟”的社会正功能》,《中国青年研究》第1期。 [12][12]丁文,1996,《家庭学》,山东人民出版社。 [13][13]丁志宏,2004,《聚焦“386199”现象 关注农村留守家庭人口流动对农村留守老人的影响》,《人口研究》第4期。 [14][14]杜娟、杜夏,2002,《乡城迁移对迁出地家庭养老影响的探讨》,《人口研究》第2期。 [15][15]杜鹏、丁志宏等,2004,《农村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的影响》,《人口研究》第6期。 [16][16]杜鹏、李一男、王澎湖、林伟,2007,《流动人口外出对其家庭的影响》,《人口学刊》第1期。 [17][17]杜鹰、白南生,1997,《走出乡村——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实证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18][18]樊改娟,2006,《老年人的精神保障问题研究》,《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4期。 [19][19]费孝通,1982,《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天津社会科学》第3期。 [20][20]费孝通,1985,《乡土中国》,三联书店。 [21][21]费孝通,1982,《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天津社会科学》第3期。 [22][22]风笑天,2006,《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3][23]龚维斌,1999,《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与家庭关系变迁》,《社会学研究》第1期。 [24][24]管爱华,2003,《当代中国农民的合作伦理刍议》,《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25][25]桂世勋、倪波,1995,《老人经济供给“填补”理论研究》,《人口研究》第6期。 [26][26]郭平,2007,《低保线,农家老人的生命线》,《中国社会导刊》第8期(中)。 [27][27]郭昕,2006,《城市化给中国农村家庭养老带来的新问题》,《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 [28][28]郭志刚,1995,《中国人口发展与家庭户的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9][29]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2002,《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 [30][30]贺寨平,2002,《国外社会支持网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第1期。 [31][31]贺仲明,2007,《论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中的宗教缺席现象》,《社会科学研究》第5期。 [32][32]胡强强,2006,《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村“留守老人”照料》,《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院报》第2期。 [33][33]黄光国、胡先缙,2005,《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领导文萃》第7期。 [34][34]黄玖立,2006,《中国跨省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实证分析》,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http://down.cenet.org.cn/v),3月4日。 [35][35]黄利东,2006,《浅谈发展慈善事业与企业社会责任》,广东民政信息网(http://www.gdmz.gov.cn/oldsite/luntan/2006/1211_1.html),12月11日。 [36][36]黄润龙,2005,《我国空巢老人家庭状态》,《人口与经济》第2期。 [37][37]李爱芹,2007,《城市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与社会支持实证研究——以徐州市为个案》,《社会工作》第3期。 [38][38]李本公,2007,《积极促进民办养老机构更好更快发展——长春市民办养老机构情况调研》,《中国社会导刊》第9期(中)。 [39][39]李建新,2007,《老年人口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人口研究》第3期。 [40][40]李娟娟,2007,《西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设计中的悖论及实施中的困境分析》,《理论导刊》第4期。 [41][41]李强,2001,《中国外出农民工及其汇款之研究》,《社会学研究》第4期。 [42][42]李全棉,2004,《农村劳动力外流背景下“隔代家庭初探”——基于江西省波阳县的实地调查》,《市场与人口分析》第6期。 [43][43]李小云、孙丽,2007,《公共空间对农民社会资本的影响》,《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44][44]李晓明,2006,《贫困代际传递理论述评》,《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第2期。 [45][45]李毅君,2004,《饲养伴侣动物对空巢老人身心健康有益》,《中国动物保健》第5期。 [46][46]李颖奕,2007,《社区照顾中的志愿者:一种新的支持力量》,《中国社会导刊》第9期(下)。 [47][47]李云虹,2006,《隔代教育是一篇“大文章”》,《法律与生活》第23期。 [48][48]廖小平,2005,《中国传统家庭代际伦理的现代转型和重构》,《东南学术》第6期。 [49][49]林美容:2003,《信仰、仪式与社会》,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转引自贺仲明,2007,《论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中的宗教缺席现象》,《社会科学研究》第5期。 [50][50]刘桂莉,2005,《转型时期中国家庭的代际倾斜与代际交换》,中国社会学年会论文。 [51][51]刘立国,2004,《农村家庭养老中的代际交换分析及其对父代生活质量的影响》,《南方人口》第2期。 [52][52]刘仁刚、龚耀先,1998,《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概述》,《中国临床心理学》第3期。 [53][53]刘燕,2005,《隔代教育如何扬长避短》,《中华家教》第12期。 [54][54]刘玉春、邓美娇,2005,《对农村隔代教育的忧思》,《成人教育》第3期。 [55][55]刘忠卫,1997,《目前我国农村宗教盛行原因之剖析》,《青海社会科学》第1期。 [56][56]卢乐珍,2004,《隔代教育——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家庭教育》第10期。 [57][57]罗惠芳,2006,《空巢家庭问题的研究现状》,《现代护理》第7期。 [58][58]马洁,2005,《流动与家庭——农民外出就业与家庭关系研究综述》,《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第6期。 [59][59]孟军,2007,《十种养老模式保障老人生活》,《中国社会导刊》第2期(中)。 [60][60]穆光宗,2002,《家庭养老制度的传统与变革》,华龄出版社。 [61][61]穆光宗,2004,《老龄人口的精神赡养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4期。 [62][62]穆光宗,1999,《论人口素质和脱贫致富的关系》,《社会科学战线》第5期。 [63][63]穆光宗,2002,《挑战孤独·空巢家庭》,河北人民出版社。 [64][64]佚名,2006,《农村留守老人:我的苦,谁能懂》,《现代快报》4月7日。 [65][65]潘允康,2002,《家庭社会学》,中国审计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66][66]乔晓春等,1999,《中国人的代际关系:今天的青年人和昨天的青年人》,《人口研究》第6期。 [67][67]佚名,200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政工作与社会管理研究》,巩义市民政局网站(http://mz.gongyi.gov.cn/News.asp?ID=144)。 [68][68]施建锋、马剑虹,2003,《社会支持研究有关问题探讨》,《人类工效学》第1期。 [69][69]佚名,2005,《什么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惠民劳动保障网(http://www.hmldbz.gov.cn)。 [70][70]宋健,2001,《老年丧偶妇女的养老问题及其前瞻》,《人口研究》第5期。 [71][71]宋林飞,1996,《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对策》,《社会学研究》第2期。 [72][72]孙娟鹃,2006,《劳动力迁移过程中的农村留守老人照料问题研究》,《人口学刊》第4期。 [73][73]孙群、孙金成,200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行中的几个问题探讨》,《医学与哲学》第5期。 [74][74]孙尚扬,2003,《宗教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75][75]孙晓筠,200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乡村医生处方行为的影响研究》,《中国卫生经济》第4期。 [76][76]谭深,2004,《家庭策略,还是个人自主?——农村劳动力外出决策模式的性别分析》,《浙江学刊》第5期。 [77][77]唐咏,2007,《“候鸟型”老人社会支持、心理健康与社会工作介入的研究》,《经济与社会发展》第6期。 [78][78]陶立群,2001,《高龄老人的自理能力和生活照料及其对策》,《中国人口科学》增刊。 [79][79]田丰、王志理、周欣欣,2007,《我国农村家庭规模缩小情况下土地收益养老能力分析》,哈尔滨老龄委网站(http://www.hrbllw.gov.cn/index.asp?id=25040),1月13日。 [80][80]仝利民,2006,《老年社会工作》,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81][81]同钰莹,2000,《亲情感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人口学刊》第4期。 [82][82]佟新,2006,《人口社会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83][83]王春光,2001,《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社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第3期。 [84][84]王华丽,2006,《农村地区老年人照料者的社会支持、卫生服务使用与精神卫生状况》,《中国老年学杂志》第2期。 [85][85]王洁,2005,《丧偶老人的心理调适》,《解放军健康》第3期。 [86][86]王来华、约瑟夫·施耐德,2000,《论老年人家庭照顾的类型和照顾中的家庭关系——一项对老年人家庭照顾的“实地调查”》,《社会学研究》第4期。 [87][87]王乐军,2007,《315名农村留守老人生存质量相关影响因素研究》,《济宁医学院学报》第1期。 [88][88]王磊等,2005,《关于丧偶老年人心理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第4期。 [89][89]王澎湖、林伟、李一男,2007,《农村留守老人生活满意状况考察》,《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1期。 [90][90]王萍、李树茁,2007,《中国农村老人与子女同住的变动研究》,《人口学刊》第1期。 [91][91]王全胜,2007,《农村留守老人问题初探》,《学习论坛》第1期。 [92][92]王申红,2006,《基督教信仰与农民问题的调查与研究——以皖西北农村为个案研究》,《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第3期。 [93][93]王树新主编,2004,《社会变革与代际关系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94][94]王思斌,2004,《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95][95]佚名,2007,《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持续增加》,新浪网(http://www.sina.com.cn),转引自2007年10月13日《南方日报》。 [96][96]邬沧萍、姜向群,2006,《老年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7][97]吴丹、蔡磊,2005,《文化反哺与代际传承模式的更新》,《高教研究》第28期。 [98][98]吴瑞君,2006,《人口城镇化过程中农村留守老人的照料问题研究》,第二届华裔老人国际研讨会论文,5月28日。 [99][99]吴晓东,2005,《中国农村养老的经济分析》,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00][100]吴雪、王克芳等,2004,《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护理学杂志》第3期。 [101][101]夏小辉、张贝,2006,《农村留守家庭与就近就业的经济布局》,《农村经济》第8期。 [102][102]谢慧娟,2006,《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分析》,《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5期。 [103][103]谢敏,2007,《农村留守老人社会互助保障机制建立探析》,《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3期。 [104][104]行红芳,2006,《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系统与需求满足》,《中州学刊》第3期。 [105][105]徐明德,2005,《信仰的含义及特征》,《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第4期。 [106][106]徐天天,2006,《浅析“空巢老人”现象》,《南方论刊》第12期。 [107][107]徐志刚、黄季焜,2007,《人口“不完全迁移”会导致城市化不完全》,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5月29日。 [108][108]许驰,2007,《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村家庭养老的影响分析》,《职业圈》第2期。 [109][109]薛晓阳,1998,《代沟及其文化溯源》,《前进》第2期。 [110][110]鄢盛明、陈皆明、杨善华,2001,《居住安排对子女赡养行为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111][111]闫萍,2007,《农村子女外流对父母经济供养状况的影响分析》,《西北人口》第5期。 [112][112]杨德才,2006,《制度变迁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当代经济研究》第12期。 [113][113]杨晋涛,2002,《川西农村“称粮”习俗和亲子关系探讨》,《思想战线》第5期。 [114][114]杨善华,2006,《家庭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15][115]杨善华、贺常梅,2004,《责任伦理与城市居民的家庭养老——以“北京市老年人需求调查为例”》,《新华文摘》第10期。 [116][116]杨云彦等,2005,《农民工:一个跨越城乡的新兴群体》,《人口研究》第4期。 [117][117]姚从容、余沪荣,2005,《论人口乡城迁移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影响》,《市场与人口分析》第2期。 [118][118]姚引妹,2006,《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以浙江农村为例》,《人口研究》第6期。 [119][119]余彪,2007,《论农村中宗教与封建迷信的区别》,《江西蓝田学院学报》第2期。 [120][120]余德华、麻朝晖,2001,《欠发达地区的精神贫困与精神脱贫思路探析》,《社会科学》第2期。 [121][121]余显亚,2005,《劳动力外流对农村留守人口的影响——对重庆市一村民小组的调查》,《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第6期。 [122][122]苑丰、刘武芳,2005,《缺乏分层与缺失记忆型村庄的农民互助合作问题初探——以乡村治理与农民组织化为分析框架》,《甘肃农业》第8期。 [123][123]曾强,2005,《冲突与适应——对农村宗教信仰的理论思考》,《甘肃理论学刊》第5期。 [124][124]张洪玲,2007,《家庭养老的孝文化透视——试论孝文化与家庭养老的本原关系》,《社会工作》第2期。 [125][125]张立,2001,《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看当今全球化的历史定位》,《理论月刊》第11期。 [126][126]张敏杰,2003,《中国弱势群体研究》,长春出版社。 [127][127]张文娟、李树茁,2004,《劳动力外流背景下的农村老年人居住安排影响因素研究》,《中国人口科学》第1期。 [128][128]张文娟、李树茁,2004,《劳动力外流对农村家庭养老的影响分析》,《中国软科学》第8期。 [129][129]张文娟、李树茁,2005,《子女的代际支持行为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人口研究》第5期。 [130][130]张烨霞、靳小怡、费尔德曼,2007,《中国城乡迁移对代际经济支持的影响——基于社会性别视角的研究》,《中国人口科学》第3期。 [131][131]张友琴,2002,《城市化与农村老年人的家庭支持——厦门市个案的再研究》,《社会学研究》第5期。 [132][132]张玉林,2006,《儿女们能否“离土不离乡”?》,《小康生活》第3期。 [133][133]张再云、魏刚,2003,《代际关系、价值观和家庭养老——关于家庭养老的文化解释》,《西北人口》第1期。 [134][134]佚名,2007,《招聘“儿女”解空巢苦》,老年时报网站(http://211.94.198.10/lnsb/html/2007-08/27/content_7505972.htm)。 [135][135]赵香春,2006,《民政部门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作用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网站(http://www.mca.gov.cn/redian/2006luntan/10.htm),6月9日。 [136][136]郑青,2004,《论地方政府对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的政策导向》,《甘肃行政学院学报》第4期。 [137][137]郑真真,2001,《中国高龄老人丧偶和再婚的性别分析》,《人口研究》第5期。 [138][138]钟水映,2004,《土地的保障功能与中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论文(上海),10月。 [139][139]钟真、简小鹰,2007,《农村打工者与留守人员间的互动:意义、途径与成本》,《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第2期。 [140][140]周福林,2006,《我国留守老人状况研究》,《西北人口》第1期。 [141][141]周皓,2004,《中国人口迁移的家庭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人口研究》第6期。 [142][142]周平,2005,《解读隔代教育》,《中国家教》第1期。 [143][143]周绍斌,2005,《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及其社会政策意义》,《市场与人口分析》第6期。 [144][144]周晓虹,2000,《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亲子传承》,《社会学研究》第2期。 [145][145]周云波,2007,《农村非农就业基本状况及影响因素》,《天津日报》1月26日。 [146][146]周祝平,2003,《城市化加速和体制转轨背景下的代际关系研究》,中国标准出版社。 [147][147]朱农,2002,《论收入差距对中国乡城迁移决策的影响》,《人口与经济》第5期。 [148][148]卓瑛,2006,《农村留守老人问题刍议》,《农业考古》第6期。 [149][149]Aboderin,Isabella (2004)‘Modernisation and Ageing Theory Revisited:Current Explanations of Recent Developing World and Historical Western Shifts in Material Family Support for Older People’,Ageing & Society 24:29-50. [150][150]Asis,Maruja Milagros B.,Lita Domingo,John Knodel and Kalyani Mehta (1995)‘Living Arrangements in Four Asian Countries: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Gerontology 10 (1-2):145-162. [151][151]Baldassar,L.(2007)‘Transnational Families and Aged Care:The Mobility of Care and the Migrancy of Ageing’,Journal of Ethnic and Migration Studies,33,275-97. [152][152]Chan,Angelique (1999)‘The Social and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Ageing in Asia’,Southeast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27(2):1-8. [153][153]Chan,Angelique (2005)‘Formal and Informal Intergenerational Support Transfers in South-Eastern Asia’,Report from United Nations Expert Group Meeting on Social and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Changing Population Age Structures,United Nations Secretariat. Mexico City,August 2005. [154][154]Cruz,Thelma M. and Angelito S.Obcena (1991)‘Future Directions for Ageing Policy in Philippines’,In:Population Ageing in Asia,Asian Population Studies Series No.108 (Bangkok,ESCAP),pp.54-60. [155][155]Frankenberg,Elizabeth and Randall Kuhn (2001)‘Old-Age Support from Sons and Daughters:Bangladesh and Indonesia in Comparison’,Presented at Population Association of America Meetings,March 2001:Washington,DC. [156][156]Frankenberg,Elizabeth,Angelique Chan,and Mary Beth Ofstedal (2002)‘Stability and Change in Living Arrangements in Indonesia,Singapore,and Taiwan 1993-1999’,Population Studies 56:201-213. [157][157]Gail Mummert (2007)‘Caring for the Yong and the Elderly in Rural Mexico:A Gendered and Transnational Analysis of the Family-state Interface’,Paper fo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olicy Intervention and Rural Transformations”,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eijing,China September 10-16,2007. [158][158]Helen B.Mitiades (2002)‘The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Effect of An Adult Child’s Emigration on Non-immigrant Asian Indian Elderly Parents’,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Gerontology 17:33-55. [159][159]Henderson,Rita (2008)‘Aging Away:Immigrant Families,Elderly Care,Ethnography and Policy’,Anthropology in Action,Vol.14 Issue 1/2. [160][160]Hermalin,Albert I.(2002)‘Aging in Asia:Facing the Crossroads’,pp.1-24 in The Well-being of the Elderly in Asia:A Four-Country Comparative Study. 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61][161]Hugo,G.(2001)‘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on the Family in Indon-esia’,APN Workshop on Migration and the Family in A Globalizing World,Singapore. [162][162]Ikels,Charlotte,and Cynthia Beall (1993) Settling Accounts:The Intergenerational Contract in An Age of Reform in Chinese Families in the Post-Mao Era,Deborah David and Stevan Harrell,eds.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63][163]Itzigsohn,Jose (1995)‘Migrant Remittances,Labor Markets,and Household Strategies: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Low-Income Household Strategies in the Caribbean Basin’,Social Forces 74(2):633-655. [164][164]Jamuna D.(1997)‘Stress Dimensions among Caregivers of the Elderly’,Indian Journal of Medical Research 106:381-388. [165][165]John Giles,Ren Mu (2007)‘Decisions of Adult Children:Evidence from Rural China’,Demography,Volume 44-Number 2. [166][166]John Knodel,Chanpen Saengtienchai (2007)‘Rural Parents with Urban Children:Social and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Migration for the Rural Elderly in Thailand’,Population,Space and Place 12:1-18,13,193-210. [167][167]Kreager,Philip (2006)‘Migration,Social Structure and Old-Age Support Networks:A Comparison of Three Indonesian Communities’,Ageing & Society 26:37-60. [168][168]Litwak E,Kulis S.(1987)‘Technology,Proximity,and Measures of Kin Support’,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9:649-661. [169][169]Macwan’gi M,Cliggett L and Alter G (1996)‘Consequences of Rural-urban Migration on Support for the Elderly in Zambia’,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Population Association of America,New Orleans,Louisiana,May 9-11. [170][170]Mason,Karen Oppenheim (1992)‘Family Change and Support of the Elderly in Asia:What Do We Know?’,Asia-Pacific Population Journal 7(3):13-32. [171][171]McCubbin,H.I.(1980). Family Stress and Coping:A Decade Review. Journal of Marriage & Family,42(4). 855-871. [172][172]Norman Long (2001). Development Sociology:Actor Perspectives. Routledge. London. [173][173]Randall Kuhn (2001)‘The Impact of Nuclear Family and Individual Migration on the Elderly in Rural Bangladesh:A Qualitative Analysis’,Labor and Population Program Working Paper Series 01-11,June. [174][174]Sen,Kasturi (1994) Ageing:Debates on Demographic Transition and Social Policy,London,Zed Books Ltd. [175][175]Skeldon,Ronald (1999) Ageing of Rural Populations in South-East and East Asia,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176][176]Smith,Geoffrey C.(1998)‘Residential Separation and Pattern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Elderly Parents and Their Adult Children’,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2(3):368-384. [177][177]Stark O,Bloom DE.(1985)‘The New Economics of Labor Migra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5:173-178. [178][178]Stark O,Lucas REB.(1988)‘Migration,Remittances,and the Family’,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36:465-481. [179][179]Tan Poo Chang (1992),‘Implications of Changing Family Structures on Old-age Support in the ESCAP Region’,Asia-Pacific Population Journal,Vol.7 No.2. [180][180]Toshiko Kaneda (2006) A Critical Window for Policymaking on Population Aging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181][181]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Fund (2002) Population Ageing and Development:Social,Health and Gender Issues. UNFPA,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New York. [182][182]United Nations (2002) Report of the Second World Assembly on Ageing,Madrid,8-12 April. [183][183]United Nations (2005)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04 Revision. UN. [184][184]Van Wey L.(2004)‘Altruistic and Contractual Remittance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Migrants and Households in Rural Thailand’,Demography 41:739-756. [185][185]Velkoff,Victoria (2001) ‘Living Arrangements and Well-being of the Older Population: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in Population Ageing and Living Arrangements of Older Persons:Critical Issues and Policy Responses,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Bulletin,Special Issue Nos.42/43.New York:United Nations. [186][186]Vullnetari,J. and King,R.(2008)‘Does your Granny Eat Grass?’,On Mass Migration,Care Drain and the Fate of Older People in Rural Albania in Global Networks 8 (1) (in press). [187][187]Watkins,John F. and Richard Ulack (1991)‘Migration and Regional Population Aging in the Philippines’,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Gerontology 6(4):383-411. [188][188]Yuan,F.(1987)‘The Status and Role of the Chinese Elderly in Families and Society’,In J.H.Schulz and D.D.avis-Friedman (Eds.) Aging China:Family,Economics,and Government Policies in Transition,(pp.36-46),Washington D.C. [189][189]Zachary Zimmer et al.(2007)‘A Comparative Study of Migrant Interactions with Elderly Parents in Rural Cambodia and Thailand’,Presented at the 2007 Population Association of America Annual Meetings in New York,on March 29.
[展开]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所属图书
相关卷册(共3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