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11出版

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与可持续管理

电子书

20.4

有声书

暂无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不提供PDF文件

2人在看
先晓推荐
保护、恢复和促进可持续利用陆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地管理森林,防治荒漠化,制止和扭转土地退化,阻止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17个目标之一。这意味着未来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必将是以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为前提的发展战略,必将是具有更加持久生命力的发展战略。本书意在通过定量刻画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变化和现状,揭示出近几十年我国各陆地生态系统变化的特征;通过梳理和评述我国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中采取可持续管理的政策和举措,为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保护和实现《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目标提供可借鉴之处。同时,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进行国际比较分析。 保护、恢复和促进可持续利用陆地生态系统,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17个目标之一,彰显出未来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必将是以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为前提的发展战略。陆地生态系统正面临自然资源枯竭和环境退化产生的不利影响的挑战,其中,超出生态系统承载力的人类行为是最重要的原因。本书围绕《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框架中陆地生态系统保护的总目标和具体指标,从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土地荒漠化、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5个维度,利用我国各省份和世界国别数据,定量刻画出近几十年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变化的特征,并进行国别对比分析。进而,评述我国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中采取的可持续管理政策和举措,以期为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保护和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目标提供可借鉴之处。
相关海报
详情
内容介绍 参考文献
图书详情
ISBN:978-7-5201-0474-6总页码:168
字数: 120千字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框架中陆地生态系统保护的总目标和具体指标,从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土地荒漠化、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5个维度,利用我国各省份和世界国别数据,定量刻画出近几十年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变化的特征,并进行国别对比分析。进而,评述我国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中采取的可持续管理政策和举措,以期为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保护和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目标提供可借鉴之处。

展开

图书摘要
保护、恢复和促进可持续利用陆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地管理森林,防治荒漠化,制止和扭转土地退化,阻止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是《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本书以下简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17个目标之一。这意味着未来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必将是以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为前提的发展战略,必将是具有更加持久生命力的发展战略。
本书意在通过定量刻画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变化和现状,揭示近几十年来我国各陆地生态系统变化的特征;通过梳理和评述我国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中采取的可持续管理政策和举措,为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保护和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目标提供可借鉴之处。同时,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进行国际比较分析。
本书的分析框架如下。首先,概述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土地荒漠化、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特征及面临的挑战,分析建立在陆地生态系统保护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和目标的演进过程,特别关注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系统管理的提出和进展。其次,以《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陆地生态系统保护目标中提炼出的可持续性关键判断指标为基础,利用我国及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可获得的数据,沿着两条主线重点分析中国陆地生态系统保护的脉络和现状,以及实施的可持续管理举措,并进行部分指标的国际比较。①具体指标:森林覆盖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和产草量、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变化、湿地面积变化和湿地率、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的数量和面积。②数据来源:历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草原监测报告数据、土地荒漠化监测数据、湿地调查数据、国家级自然保护研究的二手数据,以及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③两条主线:一是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土地荒漠化、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的变化;二是各陆地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中的政策、项目和行动。
全书共七章,主要内容分别是:概述、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与可持续管理、草原生态系统保护与可持续管理、中国土地荒漠化的状况与可持续管理、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可持续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管理、主要结论与前景展望。研究得到的主要判断和结论如下。
第一,森林覆盖率变化的特征是:①1984~2014年,我国实现森林覆盖率的持续增长,其间实施的可持续管理政策和项目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对扭转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森林覆盖率下降的局面有重要意义;②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中,森林覆盖率下降的挑战依然严峻;③“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中,呈现森林覆盖率较低的国家占比高的特征,其主要是处于干旱荒漠区的国家占比高所致;④世界上发达经济体的森林覆盖率总体稳定。
第二,我国各省份森林覆盖率与其增长率之间的相关性总体呈现负向变动趋势,即森林覆盖率低的省份增长率更高些。其含义是:森林覆盖率增长的根本制约因素是地带性资源禀赋,对森林覆盖率指标的最重要判断是变化趋势而非比较绝对值;当森林覆盖率与自然资源禀赋条件相匹配时,可持续管理的政策目标是森林覆盖率的稳定性而非长期的持续增长,这也预示着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将趋于稳定。
第三,我国开展的草原生态保护和恢复工程,虽然对于提高草原生态系统质量具有显著的作用,但目前草原生态系统保护和可持续管理中仍面临不少挑战,难点之一是草畜平衡管理。草地生产力随水热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存在很大的季节性和跨年度的波动性,这导致按照年度核定的草畜平衡管理方案虽具有战略意义,但操作中面临一些年度或季节性过牧、一些年度或季节性利用不足的现象,无法实现草畜平衡年度管理目标。由此迫切需要将草原管理的重点,从草地生产力监测扩展到草原生态系统健康的监测,实现从年度草畜平衡目标向多年度间波动性平衡的管理目标转变。
第四,土地荒漠化是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共同作用而发生的,是陆地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中的重大挑战。进入21世纪,我国持续了几十年的荒漠化扩展态势出现扭转,呈缩减趋势,但其缩减情况仍处在脆弱和不稳定状态。土地荒漠化防治既是重大的生态工程,又是重大的社会工程,需要政策和项目的支持,更需要技术和组织的创新。同时,荒漠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类型之一,其功能和服务价值应得到进一步的重视。
第五,虽然我国初步建立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体系,但仍面临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法律法规基础薄弱、可持续管理的机制亟待健全的挑战。
第六,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重大,但是目前仍处于科学研究和认知深化阶段,生物多样性保护任重道远。虽然设立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举措,但我国目前按行政级别划分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使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陷入困境。事实上,自然保护区应该按照需保护的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进行分类,而不宜按照行政级别分类,至少地市级和县级保护区应该撤并。

展开

内容资源
目录 卷册 附属资源 图片 图表 音频 视频
卷册系列共1个资源
加载更多
包含0篇文章
包含0个音频
加载更多
包含0个视频
加载更多
动态 去广场
全部动态 在读 笔记 书单 讨论

给个评分吧

10分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布
手机扫码阅读
作者
谁在看 换一换
相关知识库
卷册系列共0
全选
0本书,合计:¥0.00
请选择图书

    0:00
    播放速率
    • 1.0
    • 1.5
    • 2.0
    • 3.0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