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09出版

中国村镇银行支持“三农”发展的影响研究

电子书

20.7

有声书

暂无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不提供PDF文件

0人在看
先晓推荐
本书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对于农村金融体系、村镇银行服务“三农”等已有研究,着重分析了村镇银行在支撑“三农”建设和服务“三农”中的角色地位及其应当发挥的作用,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村镇银行对“三农”发展的影响,深入分析了村镇银行在服务“三农”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明确了村镇银行在支撑“三农”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对于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关海报
详情
内容介绍 参考文献
图书详情
ISBN:978-7-5201-3195-7总页码:284
字数: 211千字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对于农村金融体系、村镇银行服务“三农”等已有研究,着重分析了村镇银行在支撑“三农”建设和服务“三农”中的角色地位及其应当发挥的作用,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村镇银行对“三农”发展的影响,深入分析了村镇银行在服务“三农”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明确了村镇银行在支撑“三农”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对于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

图书摘要
随着“普惠金融”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这一新兴的金融概念也逐渐在中国兴盛。普惠性金融作为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运行过程中降低融资成本,满足广大群体的金融需求。我国应当建立产权明晰、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竞争适度、监管有效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普惠金融体系。解决好“三农”问题即要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的目标。“三农”问题长久以来是关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发展问题,它不仅仅涉及占中国人口60%的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的生计问题,更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效,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通过20多年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形成了包含商业性、合作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及以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导,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核心的农村金融体系。村镇银行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门服务“三农”的银行性金融机构。村镇银行成立以来表现出的“支农、小额、分散”特点,能满足农村金融市场发展需求,提高放款速度,对于缺少抵押担保机制的农村市场做到了因地制宜,深受农户和农村小微企业欢迎。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村镇银行在支持“三农”发展中陆续暴露出许多问题,服务“三农”的功能逐渐被弱化,在“三农”建设中所处地位不突出,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因此,在国家大力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的时期,深入研究我国村镇银行在“三农”建设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从当前国内外农村金融体系的研究现状来看,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仍存在一定问题,如政策性金融服务范围狭窄、功能弱化,针对“三农”的金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等。村镇银行作为专门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的新型村镇机构,尽管在促进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当前国内的学者已经看到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一系列缺陷,指出广大农村市场存在很大的资金需求缺口,农业天然的脆弱性,导致风险加大,传统的商业性金融机构基于商业化、盈利化的经营原则而逐渐退出农村市场。当前研究多是分析现有农村金融体系的不足,对于村镇银行在促进“三农”建设、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方面的研究不够全面。因此,本书试图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村镇银行如何在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促进“三农”建设中发挥作用,并针对其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现有研究中国外小银行主要是以社区银行的组织形式存在,美国社区银行发展较为成熟,研究成果也颇多。国外学者从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资源配置理论等方面探讨了小银行自身具有的优势及其在中小企业融资中无可替代的作用。而在国内,学者虽然已经注意到村镇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但是对于如何解决村镇银行现存问题,更好发挥其对“三农”建设的促进作用,仍是空白。基于此,本书从普惠金融、“三农”建设、村镇银行等基本概念入手,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对于农村金融体系、村镇银行服务“三农”等已有研究,深入分析村镇银行在服务“三农”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如何更好地发挥村镇银行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作用,更好服务“三农”建设等问题进行研究。
本书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村镇银行对“三农”发展的影响。从理论上,村镇银行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地区资金融通和农业生产活动,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和生产结构转型升级,从而带动农村就业、提高农业产出、拉动农民消费。村镇银行要积极发挥普惠金融的作用,必须满足某些必要条件。这就涉及村镇银行推动“三农”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我国金融体系发展程度、村镇银行普惠金融职能的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结构、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差异、农村的经济地理条件、农业技术水平以及农民风险偏好等。正是受到这些条件约束,村镇银行对“三农”发展的影响与理论预期存在差异。从实证分析可以看到,一方面,村镇银行对农民收入影响具有负效应;另一方面,村镇银行对农村就业影响为负。这说明我国发展村镇银行没有充分考虑现实条件影响,导致村镇银行对“三农”发展的带动作用难以发挥。同时,东、中、西部地区村镇银行数量和资产规模的差异也通过区域异质性对“三农”发展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其中,直接效应包括村镇银行设立对农村就业、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的影响;间接效应则包含村镇银行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农民消费支出及区域异质性的影响。对此,相关的政策实施应侧重于综合考虑村镇银行建设条件、品牌实力、不同地区经济地理差异以及农村发展程度差异,从村镇银行建设和“三农”问题两个方面着手,强化村镇银行扶持“三农”发展、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的积极作用。同时,还要考虑到区域异质性特征对村镇银行作用机制的影响。在强化村镇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同时,重视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程度、提升农业投资水平、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促进劳动力有效流动,并有效发挥村镇银行提升农村生产力的积极效应。
关键词:村镇银行 “三农”建设 普惠金融 农村金融

展开

内容资源
目录 卷册 附属资源 图片 图表 音频 视频
卷册系列共1个资源
加载更多
包含0篇文章
包含0个音频
加载更多
包含0个视频
加载更多
动态 去广场
全部动态 在读 笔记 书单 讨论

给个评分吧

10分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布
手机扫码阅读
作者
相关知识库
卷册系列共0
全选
0本书,合计:¥0.00
请选择图书

    0:00
    播放速率
    • 1.0
    • 1.5
    • 2.0
    • 3.0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