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01出版

循环教育

电子书

暂无

有声书

暂无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不提供PDF文件

2人在看
先晓推荐
本书围绕循环教育理念,对循环教育理论的概念、原理、内涵、外延及其实践意义进行较为系统阐述,强调教育的循环性。各阶段教育不是简单相加,而是相互关联、彼此协调的关系,应打破各阶段教育割裂的现象,形成各种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纵横交叉的新格局。同时指出,各阶段教育是相互联系,有各成系统、自存规律,每一个阶段教育相辅相成,都是依照人的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需要设置的。但各阶段教育之间不是相互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彼此关联,形成教育的大系统,组成一个有机循环的整体。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应按照循环教育理念统筹协调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保障人的受教育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只有按照循环教育的理念,构建大教育系统,终身教育理念才能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建立起学习型社会。 本书围绕循环教育理念,对循环教育理论的概念、原理及其实践意义进行较为系统的阐述,强调教育的循环性。由于各阶段教育往往各成系统、自存规律,每一个阶段的教育又都是依照各自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置。但是,各阶段教育之间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简单相加,而是彼此关联和相互渗透的。因此,要求形成各种教育统一协调、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纵横交叉的新格局和大系统,组成有机循环的整体。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应按照循环教育理念统筹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保障人的受教育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只有按照循环教育的理念,构建大教育系统,终身教育理念才能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建立起学习型社会。
相关海报
详情
内容介绍 参考文献
图书详情
ISBN:978-7-5097-6875-4总页码:204
字数: 215千字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循环教育理念,对循环教育理论的概念、原理及其实践意义进行较为系统的阐述,强调教育的循环性。虽然各阶段教育各成系统、自存规律,但它们之间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简单相加,而是彼此关联和相互渗透的。因此,形成各种教育统一协调、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纵横交叉的新格局和大系统成为必然。只有按照循环教育的理念,构建大教育系统,终身教育理念才能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建立起学习型社会。

展开

内容资源
目录 卷册 附属资源 图片 图表 音频 视频
第一章 导论/001
  第一节 研究背景/001
  第二节 循环教育的概念界定/007
  第三节 相关研究回顾与本书研究思路/015
第二章 国外与中国台湾地区循环教育发展概况/024
  第一节 发达国家的经验/024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及中国台湾地区的经验/036
第三章 终身教育、社区教育与循环教育/042
  第一节 终身教育与循环教育/042
  第二节 社区教育与循环教育/051
  第三节 福建省村级社区学习中心构建案例/054
第四章 教学器材资源的循环再利用/062
  第一节 教材的循环利用/062
  第二节 实验器材的循环利用/072
  第三节 教材与实验器材的跨地区循环使用/075
第五章 闲置校舍资源的再利用/080
  第一节 当前农村校舍资源闲置情况及再利用策略/080
  第二节 当前农村闲置校舍再利用策略/087
第六章 学校教育资源的社区共享/097
  第一节 学校教育资源与社区共享的可行性探讨/097
  第二节 学校体育设施的社区共享/104
  第三节 学校图书馆的社区共享/109
  第四节 学校作为社区避难所/114
第七章 教育资源的互联网共享/122
  第一节 远程开放教育与教育资源共享/122
  第二节 当代教育资源空间共享的新内涵/128
  第三节 教育资源空间共享的规范与思考/138
第八章 师资配置的循环流动/141
  第一节 义务教育阶段的师资空间循环流动/141
  第二节 富余师资再配置/156
  第三节 退休教师发挥余热/162
第九章 循环教育的推进机制和支撑体系/167
  第一节 循环教育的推进机制/167
  第二节 循环教育的支撑体系/185
参考文献/198
卷册系列共0个资源
包含0篇文章
包含0张图片
包含0张图表
包含0个音频
加载更多
包含0个视频
加载更多
动态 去广场
全部动态 在读 笔记 书单 讨论

给个评分吧

10分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布
手机扫码阅读
作者
谁在看 换一换
相关知识库
卷册系列共0
全选
0本书,合计:¥0.00
请选择图书

    0:00
    播放速率
    • 1.0
    • 1.5
    • 2.0
    • 3.0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