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详情

中国近代思想通史(全8卷) 第二卷 历史地理类;专著;中国;中国近现代史基本规律研究 VIP

售价:¥74 ¥185
22人在读 |
0 评分
丛书名:
耿云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2-07 出版
ISBN:978-7-5201-8489-2
关键词: 思想史 中国 近代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

图书简介 目录 参考文献 音频 视频
本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结项成果,由中国社科学院学部委员、近代史研究所资深研究员耿云志先生主持,共八卷,约500万字。包括主编在内的各卷负责人均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多年,既有相当的资料积累,又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和史学功底。 该书在学界目前个案研究和各项专门思想史研究的基础上,以从嘉道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间的中国思想为考察对象,围绕着近代中国人为着建立独立、统一、民主、富强、文明的现代国家而进行的种种思考进行研究,突破了目前中国近代思想史著作以政治思想为最主要内容,再附带一点经济思想、哲学思想、文化思想等内容的比较机械而单调的写作方法。八卷本的《中国近代思想通史》,是迄今为止体量最大、最全面、最系统的中国近代思想史巨著;各卷书都很注重利用新材料,阐述新见解;这部书既有贯穿全局的中心思想,又注重展现近代思想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注意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动态、立体地考察问题和思想。全书主题鲜明,构建了研究中国近代思想通史的基本框架,对于近代思想史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近代中国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等都有深入的思考。
[展开]
  • 第一章 持续深重的社会危机
    1. 一 被丧失的二十年
    2. 二 内外战争的严重后果
    3. 三 统治集团人员变动
    4. 四 督抚权力扩大
    5. 五 日趋严重的边疆危机
    6. 六 变局意识的产生
  • 第二章 持续扩容的思想资源
    1. 一 通商口岸:新环境与新刺激
    2. 二 出国人员的观察与感受
    3. 三 新报刊·新书籍·新知识
    4. 四 新交通·新通信·新网络
    5. 五 思想者之间的联系与互动
  • 第三章 对外观念变化与政策调整
    1. 一 禁止称“夷”
    2. 二 总理衙门设立
    3. 三 公使驻京周折
    4. 四 觐见皇帝礼节
    5. 五 终于派出使臣
    6. 六 国旗与国歌产生
  • 第四章 求强求富思潮
    1. 一 自强运动发轫
    2. 二 求强求富努力
    3. 三 围绕仿造船炮与引进机器的议论
    4. 四 铁路之争
    5. 五 重商思潮
  • 第五章 社会与教育变革思潮
    1. 一 禁止鸦片的思想
    2. 二 批判缠足与倡导女学
    3. 三 赈灾与治荒思想
    4. 四 慈善思想
    5. 五 教育改革思想
    6. 六 新学校创立及新旧思想冲突
  • 第六章 政治改革思潮
    1. 一 整顿官场作风思想
    2. 二 改造胥吏思想
    3. 三 禁止捐纳思想
    4. 四 机构改革思想
    5. 五 批评科举取士
  • 第七章 近代民权思想酝酿与产生
    1. 一 对英美政治制度的介绍
    2. 二 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评
    3. 三 丰富的近代民权思想
    4. 四 理解的困难与表达的偏差
  • 第八章 理的追问:中西、义利、公理之类
    1. 一 源流之辨
    2. 二 体用之别
    3. 三 义利之辨
    4. 四 天心之论与运会之说
    5. 五 呼唤人的解放
    6. 六 公理探索
[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2]《点石斋画报》 [3]《东方杂志》 [4]《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5]《格致汇编》 [6]《国民日日报汇编》 [7]《国闻报》 [8]《画图新报》 [9]《教会新报》 [10]《瓯风杂志》 [11]《上海新报》 [12]《申报》 [13]《万国公报》 [14]《遐迩贯珍》 [15]《新民丛报》 [16]《新青年》 [17]《中西教会报》 [18]Chinese Repository [19]The North China Daily News [20]《大清律例案语》,海山仙馆版,1847。 [21]《清实录》,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 [22]陈天华:《猛回头》,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23]陈正青整理《广方言馆全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24]陈洙:《江南制造局译书提要》,江南制造局,1909。 [25]方浚颐:《二知轩文存》,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1966。 [26]冯桂芬:《校邠庐抗议》,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27]国家档案局明清档案馆编《戊戌变法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58。 [28]何启、胡礼垣:《新政真诠》,格致新报馆,1901。 [29]胡式钰:《窦存》,道光二十年本(1841)。 [30]胡有诚修,丁宝书纂《广德州志》,1881。 [31]黄庆澄:《中西普通书目表》,木刻本,1898。 [32]黄遵宪著,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中华书局,2005。 [33]贾桢等:《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中华书局,1979。 [34]梁启超:《中西学门径书七种》,上海大同译书局,1898。 [35]梁廷枏:《海国四说》,中华书局,1993。 [36]马建忠:《适可斋记言》,中华书局,1960。 [37]钱泳:《履园丛话》,中华书局,1979。 [38]上海园林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园林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39]上海租界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租界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40]台湾中研院近代史所编《海防档》,1957。 [41]台湾中研院近代史所编《四国新档》,1966。 [42]台湾中研院近代史所档案馆藏《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清档》。 [43]童范俨修,陈庆龄纂《临川县志》,1870。 [44]汪仲贤:《上海俗语图说》,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45]王仁俊:《格致古微》,光绪二十二年刻本(1896)。 [46]上海图书馆编《格致书院课艺》,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6。 [47]王之春:《国朝柔远记》,1891。 [48]魏源:《海国图志》,岳麓书社,2011。 [49]夏燮:《中西纪事》,台北文海出版社,1962。 [50]小横香室主人编《清朝野史大观》,上海书店出版社,1981。 [51]徐昌治辑《圣朝破邪集》,黄山书社,2015。 [52]徐继畬:《瀛寰志略》,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53]徐维则:《东西学书录》,载熊月之编《晚清新学书目提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54]余治:《得一录》,台湾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69年影印本。 [55]俞樾:《春在堂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56]俞正燮:《癸巳类稿》,《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本。 [57]曾纪泽:《西学略述》,总税务司署,光绪十二年(1886)。 [58]赵尔巽等纂《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 [5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嘉庆道光两朝上谕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0]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中华书局,1990。 [61]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58。 [62]朱一新:《无邪堂答问》,中华书局,2000。 [63]〔澳〕莫理循:《中国风情》,张皓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 [64]〔德〕郭实腊:《大英国统志》,新加坡坚夏书院,1834。 [65]〔德〕郭实腊:《古今万国纲鉴》,新加坡坚夏书院,1838。 [66]〔德〕郭实腊:《贸易通志》,新加坡坚夏书院,1840。 [67]〔德〕花之安:《自西徂东》,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68]〔德〕马尔顿原著、葛福根注:《星轺指掌》,联芳、庆常翻译,丁韪良鉴定,同文馆聚珍版,1876。 [69]〔美〕毕拉宓著、〔英〕李提摩太译:《百年一觉》,广学会,1894。 [70]〔美〕裨治文:《大美联邦志略》,墨海书馆,1861。 [71]〔美〕裨治文:《美理哥合省国志略》,新加坡坚夏书院,1838。 [72]〔美〕林乐知:《中西关系略论》,光绪二年活字版(1876)。 [73]〔英〕傅兰雅口译、应祖锡笔述《佐治刍言》,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74]〔英〕麦都思:《地理便童略传》,英华书院,1819。 [75]陈炽著,赵树贵、曾丽雅编《陈炽集》,中华书局,1997。 [76]陈虬:《陈虬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77]陈旭麓:《陈旭麓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78]崔国因:《枲实子存稿》,光绪刻本。 [79]冯桂芬、马建忠著,郑大华点校《采西学议——冯桂芬马建忠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80]郭嵩焘:《郭嵩焘全集》,岳麓书社,2012。 [81]胡适:《胡适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 [82]蒋敦复:《啸古堂文集》,同治十年刊本(1871)。 [83]康有为著,姜义华、张荣华编《康有为全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84]李鸿章著,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85]梁启超著,林志钧编《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26。 [86]林则徐著,中山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现代史教研组编《林则徐集》,中华书局,1965。 [87]刘蓉:《养晦堂文集》,光绪三年思贤讲舍刊本(1877)。 [88]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89]宋恕著,胡珠生编《宋恕集》,中华书局,1993。 [90]谭嗣同:《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1981。 [91]王闿运:《湘绮楼文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92]王韬:《弢园文录外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93]魏源:《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 [94]文廷式:《文廷式集》,中华书局,1993。 [95]薛福成著,丁凤麟、王欣之编《薛福成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96]曾国藩:《曾国藩全集(修订版)》,岳麓书社,2012。 [97]张树声:《张靖达公奏议》,光绪己亥刻本(1899)。 [98]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99]郑观应著,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100]左宗棠:《左宗棠全集》,岳麓书社,2014。 [101]包家吉:《滇游日记》,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 [102]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香港大学出版社,1971。 [103]斌椿:《乘槎笔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104]崔国因:《出使美日秘日记》,黄山书社,1988。 [105]葛元煦:《沪游杂记》,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106]顾维钧:《顾维钧回忆录》,中华书局,1983。 [107]郭连成:《西游笔略》,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108]郭廷以:《郭嵩焘先生年谱》,台湾中研院近代史所,1971。 [109]胡祥翰:《上海小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10]黄式权:《淞南梦影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11]黎庶昌:《西洋杂志》,岳麓书社,2008。 [112]李慈铭:《越缦堂日记》,商务印书馆影印浙江会稽李氏手写本,1920。 [113]李平书:《且顽老人七十岁自叙》,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 [114]刘锡鸿:《英轺私记·随使英俄记》,岳麓书社,1986。 [115]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 [116]容闳:《西学东渐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117]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18]宋育仁:《采风记》,袖海山房石印本,光绪乙未(1897)。 [119]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20]汪康年:《汪穰卿笔记》,中华书局,2007。 [121]王韬:《漫游随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122]王韬:《瀛壖杂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23]王韬著,方行、汤志钧整理《王韬日记》,中华书局,1987。 [124]王云五:《岫庐八十自述》,台湾商务印书馆,1967。 [125]翁同龢著,陈文杰整理《翁同龢日记》,中华书局,2006。 [126]吴曾祺编《历代名人书札》,西苑出版社,2003。 [127]徐珂:《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4。 [128]徐一士:《一士谈荟》,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 [129]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出使日记续刻》,岳麓书社,2008。 [130]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商务印书馆、中国旅游出版社,2016。 [131]姚公鹤:《上海闲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32]曾纪泽:《使西日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133]张德彝:《航海述奇》,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134]张德彝:《欧美环游记(再述奇)》,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135]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中华书局,1981。 [136]赵烈文:《能静居日记》,载《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太平天国》(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37]志刚:《初使泰西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138]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139]陈忠倚编《皇朝经世文三编》,宝文书局,光绪二十三年(1898)。 [140]储桂山编《皇朝经世文续新编》,义记书庄,1902。 [141]葛士浚编《皇朝经世文续编》,光绪十四年石印本。 [142]顾炳权编《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 [143]贺长龄、魏源等编《清经世文编》,中华书局,1992。 [144]黄兴涛、王国荣编《明清之际西学文本》,中华书局,2013。 [145]梁启超:《西政丛书》,慎记书庄石印本,光绪丁酉(1897)。 [146]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商务印书馆,1936。 [147]罗尔纲、王庆成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太平天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48]马模贞主编《中国禁毒史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149]宓汝成:《近代中国铁路史资料》,台北文海出版社,1977。 [150]钱泳等:《笔记小说大观》,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1983。 [151]上海市档案馆编《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52]上海市公用事业管理局编《上海公用事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153]上海市政协编《20世纪上海文史资料文库》,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154]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55]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所编《历史文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56]沈国威编著《六合丛谈——附解题、索引》,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157]盛康辑《皇朝经世文续编》,思补楼,光绪二十三年(1897)。 [158]舒新城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159]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料》,科学出版社,1957。 [160]台湾中研院近代史所编《近代中国对西方及列强认识资料汇编》,1984。 [161]台湾中研院近代史所编《中美关系史料》。 [162]太平天国博物馆编《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中华书局,1963。 [163]《太平天国史料专辑(中华文史论丛增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64]王铁崖主编《中外旧约章汇编》,三联书店,1957。 [165]王锡祺编《小方壶斋舆地丛钞》,上海著易堂,1891。 [166]王锡祺编《小方壶斋舆地丛钞再补编》,上海著易堂,1897。 [167]王云五编《道咸同光四朝奏议》,台湾商务印书馆,1970。 [168]熊月之主编《晚清新学书目提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169]徐昌治编《中国宗教历史文献集成》,黄山书社,2005。 [170]浙江省辛亥革命史研究会、浙江省图书馆编《辛亥革命浙江史料选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 [171]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二次鸦片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 [172]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173]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 [174]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175]中国圆明园学会筹备委员会编《圆明园》,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176]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177]邹振环编《危言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178]阿英:《晚清文艺报刊述略》,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 [179]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五卷,清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80]曹元宇:《中国化学史话》,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181]陈公禄:《中国近代史》,商务印书馆,1935。 [182]陈旭麓:《近代史思辨录》,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 [183]陈银崑:《清季民教冲突的量化分析》,台湾商务印书馆,1991。 [184]戴金珊:《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经济发展思想》,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185]邓洪波:《中国书院史》,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5。 [186]邓云特:《中国救荒史》,商务印书馆,1937。 [187]樊百川:《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兴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88]高洪兴:《缠足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 [189]高晞:《德贞传:一个英国传教士与晚清医学近代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190]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191]何炳棣:《1368—1953中国人口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92]何小莲:《西医东渐与文化调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93]胡一:《跨文化视野中的交际学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194]黄新宪:《基督教教育与中国社会变迁》,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 [195]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96]孔令纪:《中国历代官制》,齐鲁书社,1993。 [197]李文海等:《中国近代十大灾荒》,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98]李育民:《近代中外条约关系刍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 [199]李长莉:《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200]李志刚:《基督教早期在华传教史》,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 [201]梁元生:《林乐知在华事业与〈万国公报〉》,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8。 [202]梁元生:《晚清上海:一个城市的历史记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03]林学忠:《从万国公法到公法外交:晚清国际法的传入、诠释与应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04]刘广京:《英美航运势力在华的竞争(1862—1874)》,邱锡荣、曹铁珊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 [205]马伯英:《中国医学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06]茅海建:《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上海三联书店,1998。 [207]潘光哲:《华盛顿在中国——制作“国父”》,三民书局,2006。 [208]平步青:《各国使臣觐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209]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1。 [210]乔明顺:《中美关系第一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 [211]苏渊雷:《宋平子评传》,正中书局,1947。 [212]孙广德:《晚清传统与西化的争论》,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 [213]汪荣祖:《走向世界的挫折——郭嵩焘与道咸同光时代》,中华书局,2006。 [214]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15]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续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16]王开玺:《清代外交礼仪的交涉与论争》,人民出版社,2009。 [217]王卫平、黄鸿山、曾桂林:《中国慈善史纲》,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 [218]王中江:《进化主义在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19]卫青心:《法国对华传教政策——清末五口通商和传教自由(1842—1856)》,黄庆华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220]文松:《近代中国海关洋员概略——以五任总税务司为主》,中国海关出版社,2006。 [221]吴芳思编译《帝国掠影:英国访华使团笔下的清代中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22]吴雁南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223]吴义雄:《在华英文报刊与近代早期的中西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24]熊月之、周武主编《圣约翰大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25]徐以骅、韩信昌:《海上梵王渡——圣约翰大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226]徐以骅:《教育与宗教:作为传教媒介的圣约翰大学》,珠海出版社,1999。 [227]许国璋:《许国璋论语言》,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228]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人民出版社,1989。 [229]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人民出版社,2003。 [230]杨玉圣:《中国人的美国观——一个历史的考察》,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231]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232]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233]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234]张磊:《丁日昌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 [235]张丽清:《近代中国人权思想研究——以知识者为视角》,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 [236]张秀民:《中国印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237]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238]赵匡华主编《中国化学史近现代卷》,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239]郑文光、席泽宗:《中国历史上的宇宙理论》,人民出版社,1975。 [240]郑曦原编《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三联书店,2001。 [241]周振鹤:《随无涯之旅》,三联书店,1996。 [242]朱杰勤译《中外关系史译丛》,海洋出版社,1984。 [243]朱维铮主编《基督教与近代文化》,上海人民出版杜,1994。 [244]邹振环:《疏通知译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245]邹振环:《晚清西方地理学在中国:以1815至1911年西方地理学译著的传播与影响为中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46]邹振环:《西方传教士与晚清西史东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47]〔法〕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王国卿等译,三联书店,2007。 [248]〔美〕德雷克:《徐继畬及其〈瀛寰志略〉》,任复兴译,文津出版社,1990。 [249]〔美〕何天爵:《真正的中国佬》,鞠方安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 [250]〔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张汇文等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251]〔美〕乔那森·斯潘塞:《改变中国》,曹德骏译,上海三联书店,1990。 [252]〔日〕稻叶山君:《清代全史》,中华书局,1914。 [253]〔意〕马西尼:《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19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黄河清译,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 [254]〔英〕吉伯特·威尔士、亨利·诺曼:《龙旗下的臣民:近代中国社会与礼俗》,邓海平、刘一君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 [255]〔英〕麦高温:《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朱涛、倪静译,时事出版社,1998。 [256]A.A.Bennett:John Fryer: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o 19th-century China. [257]W. Lockhart,Medical Missionary in China:A Narrative of Twenty Year’s Experience. London 1861. [258]陈绛:《林乐知与〈中国教会新报〉》,《历史研究》1986年第4期。 [259]丁伟志:《中体西用论在洋务运动时期的形成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260]董丛林:《“迷拐”、“折割”传闻与天津教案》,《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2期。 [261]段颖惠:《1868年扬州教案解析》,《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262]高晞:《京师同文馆的医学讲座》,《中国科技史料》1990年第4期。 [263]宫宏宇:《圣天子,奄有神州,声威震五洲——曾纪泽〈华祝歌〉、〈普天乐〉考辨》,《中国音乐学》2013年第1期。 [264]古志成:《晚清天足运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师范大学,2011。 [265]顾卫星:《晚清学校英语教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01。 [266]关晓红:《晚清议改科举新探》,《史学月刊》2007年第10期。 [267]洪修平:《老子、老子之道与道教的发展——兼论“老子化胡说”的文化意义》,《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268]黄鸿烈、王卫平:《晚清江南慈善人物群体研究——以余治为中心》,《学习与探索》2011年第6期。 [269]姜涛:《太平天国战争与晚清人口》,《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建馆五十周年论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270]金谢怿、王方芳、陈俊国:《近代医学人物金韵梅考略》,《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十三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 [271]李赫亚:《论晚清书院教育的多元性征——以王闿运与同期其他山长书院教育之比较为例》,《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272]李华川:《“西人掠食小儿”传说在中国的起源及流播》,《历史研究》2010年第3期。 [273]李亚丁:《石美玉:中国最早留美女医师之一》,《中国民族报》2011年2月15日。 [274]李燕:《童养媳出身的女医生——康爱德》,《中华医史杂志》2001年第4期。 [275]李燕:《中国近代掌管两所医院的女院长——何金英》,《中华医史杂志》2001年第2期。 [276]刘祺:《马根济与西医在近代天津的传播(1879—1888)》,《历史教学》2008年第14期。 [277]刘效红:《1909年上海万国禁烟会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师范大学,2009。 [278]刘艺:《同治皇帝接见西方使节图》,《紫禁城》2004年第3期。 [279]刘泽生:《早期医史学者——尹端模》,《中华医史杂志》1998年第3期。 [280]路鹏程:《晚清言论自由思想的肇始与演变(1833—1911)》,博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81]吕实强:《中国官绅反教的原因(1860—1874)》,《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第16辑,1966。 [282]马敏:《中国近代化思潮的一个侧面——商战》,《人文论丛》2000年卷。 [283]孟宪实:《论科举制的完结》,《广东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284]牛亚华:《〈泰西人身说概〉和〈人身图说〉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2006年第1期。 [285]邱志红:《洋泾浜英语小述》,《清史研究》2005年第2期。 [286]权赫秀:《晚清中国与西班牙关系的一部罕见史料——蔡钧著〈出洋琐记〉韩国藏本及其内容评价》,《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第3期。 [287]任复兴:《晚清士大夫对华夷观念的突破与近代爱国主义》,《社会科学战线》1992年第3期。 [288]尚季芳:《莫理循〈中国风情〉一书中所反应的清末西南社会》,《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289]苏公隽:《我所了解的圣约翰大学》,《纵横》1996年第11期。 [290]苏渭昌:《关于同文馆的若干史实》,《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4期。 [291]王冰:《明清时期西方近代光学的传入》,《自然科学史研究》1983年第4期。 [292]王曾才:《自强运动时期中国外交制度的发展》,台湾中研院近代史所编《清季自强运动研讨会论文集》,1988。 [293]王尔敏:《道咸两朝中国朝野之外交知识》,《晚清政治思想史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94]王尔敏:《上海仁济医院史略》,《基督教与中国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宇宙光出版社,1994。 [295]王宏斌:《两次鸦片战争期间禁烟的困境——以“重治吸食”为中心的考察》,《历史研究》2013年第1期。 [296]王立诚:《蒲安臣使团与中国近代使节制度的发端》,《档案与历史》1990年第1期。 [297]王卫平、施晖:《清代江南地区的育婴事业》,《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298]王卫平、王坤:《冯桂芬书院教育实践及其教育改革思想》,《江苏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299]王晓秋:《晚清中国人走向世界的一次盛举——1887年海外游历使初探》,《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300]王扬宗:《赫胥黎〈科学导论〉的两个中译本——兼谈清末科学译著的准确性》,《中国科技史料》第21卷第3期,2000。 [301]吴宝晓:《清末驻英公使与英国禁烟运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302]徐以骅:《吴虹玉与中国圣公会》,《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303]徐永志:《近代溺女之风盛行探析》,《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5期。 [304]徐振亚:《近代科学家徐建寅和他的译著》,《中国科技史料》,1989,第10卷第2期。 [305]许顺富:《论郭嵩焘与思贤讲舍和禁烟公社》,《船山学刊》2002年第4期。 [306]闫俊侠:《晚清西方兵学译著在中国的传播(1860—1895)》,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7年。 [307]杨代春:《早期〈万国公报〉的禁烟宣传》,《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308]杨明哲:《李鸿章与近代西方医学在中国的传布》,《长庚人文社会学报》2009年第2期。 [309]尹航:《晚清捐纳制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5年。 [310]余新忠:《咸同之际江南瘟疫探略——兼论战争与瘟疫之关系》,《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5期。 [311]张倩:《张裕钊莲池书院时期的实学教育》,《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312]张仁善:《清末官僚法律心理的演变与传统礼法制度的消亡》,《史学集刊》2001年第1期。 [313]周建高:《近代中日世界史学交流研究——以〈万国史记〉为中心》,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工商大学,2004年。 [314]朱玖琳:《襄助孙中山革命的宋耀如》,《近代中国》第八辑,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
[展开]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所属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