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详情

中国农村留守人口(全3卷) 留守儿童 专著;社会学;应用社会学;农村社会学;人口学;中国 VIP

售价:¥24.8 ¥82.66
4人在读 |
0 评分
丛书名:
叶敬忠 吴惠芳 贺聪志 潘璐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11 出版
ISBN:978-7-5097-5797-0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

图书简介 目录 参考文献 音频 视频
本书是对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研究”课题组研究成果《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研究系列》之《阡陌独舞》《静寞夕阳》《别样童年》的再版。书中对农村“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世界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展示和研究。这三本书曾于2013年获得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社会学类一等奖,有着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的关注和关心。
[展开]
[1][1]包兴敏,2001,《同辈群体及其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沈阳教育学院学报》第2期。 [2][2]卜卫,1997,《大众传媒与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青年研究》第2期。 [3][3]曹春华,2007,《农村“留守子女”学习状况分析研究》,《教育探索与实践》第5期。 [4][4]曹加平,2005,《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及策略思考》,《教育科学论坛》第10期。 [5][5]曹建平,2007,《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方式对其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探新》,《辽宁教育研究》第5期。 [6][6]陈成文、潘泽泉,2000,《论社会支持的社会学意义》,《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7][7]陈会昌、叶子,1997,《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述评》,《教育理论与实践》第4期。 [8][8]陈建平,2004,《寄宿制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影响的调查与研究》,《教学与管理》第12期。 [9][9]陈新益,2002,《关注农村小学寄宿制现象》,《江苏教育》第12期。 [10][10]陈勇,2000,《当今永久性国际人口迁移现状及其特点》,《人口与经济》第2期。 [11][11]陈玉江,2005,《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症结及对策》,《农村·农业·农民》(A版)第10期。 [12][12]陈正良,2004,《同辈群体环境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第5期。 [13][13]程虹娟,2003,《青少年社会支持研究现状综述》,《健康心理学杂志》第5期。 [14][14]程结晶、黎光明,2006,《江西省农村教师队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农业考古》第3期。 [15][15]程良道,2005,《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及对策》,《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16][16]迟希新,2006,《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心理社会分析》,《江苏教育科研》第2期。 [17][17]迟希新,2006,《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心理社会分析》,《中国德育》第9期。 [18][18]上海辞书出版社编辑,1977,《辞海·语词分册》(第1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19][19]大卫·切尔,2005,《家庭生活的社会学》,彭铟旎译,中华书局。 [20][20]邓伟志、徐新,2006,《家庭社会学导论》,上海大学出版社。 [21][21]段成荣、周福林,2005,《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人口研究》第1期。 [22][22]樊秀芸,2002,《浅谈学生青春期的教育内容与方法》,《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第6期。 [23][23]范方、桑标,2005,《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心理科学》第4期。 [24][24]范先佐,2005,《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第7期。 [25][25]风笑天,2006,《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6][26]高觉敷、叶浩生,2005,《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史》,福建教育出版社。 [27][27]龚红莲,2006,《“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分析与思考——来自深圳“姚圩街”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社科纵横》第3期。 [28][28]郭三玲,2005,《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湖北教育学院学报》第6期。 [29][29]郭少榕,2006,《留守儿童问题性别差异调查分析——以福建省为例》,《青年研究》第5期。 [30][30]郭少榕,2006,《农村留守女童:一个被忽视的弱势群体——福建农村留守女童问题调查分析》,《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31][31]韩更生、杨金星,1994,《国际人口迁移概观》,《地理学与国土研究》第4期。 [32][32]和秀涓,2007,《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一个生态学的视角》,《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1期。 [33][33]黄小娜等,2005,《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不可忽视的弱势人群》,《医学与社会》第2期。 [34][34]黄祖辉、许昆鹏,2006,《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与对策》,《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期。 [35][35]纪红艳,2005,《论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教育科学论坛》第5期。 [36][36]江荣华,2006,《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状及对策》,《成都行政学院学报》第2期。 [37][37]蒋平,2005,《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基本缺失的问题及对策》,《理论观察》第4期。 [38][38]焦荣华,2007,《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及教育策略》,《现代企业教育》第2期。 [39][39]蓝瑛波,2002,《青春期:一个动态的概念》,《中国青年研究》第1期。 [40][40]李陈续,2002,《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亟待解决》,《光明日报》4月9日。 [41][41]李翠英、熊英,2006,《湖南农村留守儿童行为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第2期。 [42][42]李根寿、廖运生,2005,《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及对策思考》,《前沿》第12期。 [43][43]李冠伟,2002,《人口迁移的中外对比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期。 [44][44]李揽月,2004,《打工教子难取舍,留守儿童问题多》,《安徽日报》2月11日。 [45][45]李萌、周宗奎,2003,《儿童发展研究中的群体社会化之争》,《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期。 [46][46]李明欢,2005,《国际移民学研究:范畴、框架及意义》,《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47][47]李庆丰,2002,《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上海教育科研》第9期。 [48][48]李庆丰《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状况》,NGO发展交流网,www.ngocn.org,2005-05-10。 [49][49]李湘黔,2006,《未成年人社会支持系统的构成》,《湖南社会科学》第4期。 [50][50]李晓夏、周小康,2007,《农村留守儿童的监管问题研究:以安徽某地为例》,《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1期。 [51][51]李雪英、高超,2006,《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第3期。 [52][52]李玉英,2001,《青春期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陕西教育学院学报》第3期。 [53][53]李跃,2007,《留守儿童问题反映农村劳动力流转的变异》,《学习时报》9月17日。 [54][54]廖薇等,2007,《生活形式是次要,许多留守儿童最渴望“和父母在一起”》,《中山商报》8月12日。 [55][55]林宏,2003,《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56][56]林培淼、袁爱玲,2007,《全国留守儿童究竟有多少:“留守儿童”的概念研究》,《现代教育论丛》第4期。 [57][57]林正大等,1996,《试述幼儿的早期教育》,《江西教育科研》第6期。 [58][58]刘畅,2006,《电视传媒与儿童早期社会化的性教育》,《教育探索》第4期。 [59][59]刘霞、范兴华、申继亮,2007,《初中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第3期。 [60][60]刘霞、武岳、申继亮、邢淑芬,2007,《小学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特点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第4期。 [61][61]刘霞、赵景欣、申继亮,2007,《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与行为适应特点》,《中国教育学刊》第6期。 [62][62]刘屹、唐绍洪,2006,《对“留守儿童”亲情教育缺失的理性思考》,《社会科学家》第6期。 [63][63]刘允明,2005,《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期。 [64][64]刘正奎、高文斌、王婷、王晔,2007,《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第2期。 [65][65]刘祖强、谭淼,2006,《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现状与前瞻》,《教育导刊》第6期。 [66][66]卢德平,2006,《留守儿童面临的十大问题及社会综合干预对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务院妇儿工委基金项目调查结果》,中国青少年研究网(http://www.cycrc.org/Article.asp?Category=1&ID=4612),11月23日。 [67][67]卢宁,2006,《关注留守儿童——以豫东农村为例》,《社会工作》第10期。 [68][68]鲁秀美、李培湘,2007,《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及对策思考》,《黑河学刊》第1期。 [69][69]陆士祯、任伟、常晶晶,2003,《儿童社会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70][70]吕绍清,2005,《150个访谈个案分析报告(上)孩子在老家——农村留守儿童:生活与心理的双重冲突》,《中国发展观察》第8期。 [71][71]吕绍清,2005,《150个访谈个案分析报告(下)孩子在老家——农村留守儿童:生活与心理的双重冲突》,《中国发展观察》第9期。 [72][72]吕绍清,2006,《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生活的挑战——150个访谈个案分析报告》,《中国农村经济》第1期。 [73][73]吕绍清,2004,《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教育研究》第10期。 [74][74]吕绍清,2006,《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中国妇运》第6期。 [75][75]罗国芬,2006,《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问题评述》,《青年研究》第3期。 [76][76]罗国芬、余凌,2006,《留守儿童调查有关问题的反思》,《青年探索》第3期。 [77][77]罗国芬、余凌,2004,《试论儿童教养方式“问题化”的对象:兼论儿童教养方式研究中几个概念的关系》,《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78][78]马寿海,2003,《世界人口移民新态势》,《人口与经济》第2期。 [79][79]毛丹,2004,《阿德勒对问题儿童及其教育的研究述评》,《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1期。 [80][80]梅军,2006,《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对策》,《边疆经济与文化》第3期。 [81][81]裴菊英等,2005,《早期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及社区服务模式》,《中国妇幼保健》第6期。 [82][82]钱海娟,2004,《试析同辈群体对儿童社会化的消极影响》,《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第4期。 [83][83]钱民辉,2004,《教育社会学:现代性的思考与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 [84][84]冉红霞,2006,《爱,使留守不孤单——记四川省邛崃市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辅导员》第10期。 [85][85]陈宝成,2006,《热点聚焦:让“留守儿童”与家长共同进城生活》,中国人口网(http://www.chinapop.gov.cn/rkxx/rkxw/t20061107_160440455.html)。 [86][86]邵艳、张云英,2007,《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以湖南长沙市为例》,《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87][87]沈黎,2006,《青少年社会支持研究综述》,《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3期。 [88][88]石明兰,2006,《同辈群体对青少年发展的积极作用》,《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89][89]孙玉娜、孙玉艳,2007,《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分析》,《安徽农业科学》第7期。 [90][90]王红艳、王洋,2006,《论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91][91]王良锋、张顺、孙业桓、张秀军,2006,《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现况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第7期。 [92][92]王秋香,2006,《家庭功能弱化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文史博览》第7期。 [93][93]王秋香,2007,《农村“留守儿童”同辈群体类型及特点分析》,《湖南社会科学》第1期。 [94][94]王秋香,2007,《同辈群体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研究》,《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95][95]王瑞红,2005,《家庭扶养方式与儿童的社会化》,《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3期。 [96][96]王阳亮,2006,《农村留守孩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现代生物医学进展》第6期。 [97][97]王玉琼、马新丽等,2005,《留守儿童,问题儿童?》,《市场瞭望》第1期。 [98][98]张眉,2007,《委员解析农民工子女教育:公益性民办校将诞生》,人民网(http://cppcc.people.com.cn/GB/34956/5828203.html)。 [99][99]温铁军,2006,《分三个层次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河南教育》第5期。 [100][100]黄草坪,2007,《温总理心系农村留守儿童的重大意义》,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103/5800884.html)。 [101][101]吴霓,2006,《对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建议》,《河南教育》第5期。 [102][102]项继权,2005,《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选择与制度保障——关于农民工教育问题的调查分析及政策建议》,《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3期。 [103][103]项继权,2005,《为农民工子女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农村工作通讯》第3期。 [104][104]肖正德,2006,《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进展》,《社会科学战线》第1期。 [105][105]刑云、朱德全,2006,《农村留守问题的反思与对策》,《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第1期。 [106][106]熊亚,2006,《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当代教育论坛》第20期。 [107][107]许海文,2007,《关于留守儿童认识的误区及反思》,《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108][108]许立华,2007,《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理性思考》,《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第6期。 [109][109]姚云,2005,《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及教育应对》,《教育理论与实践》第4期。 [110][110]叶峰,2006,《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第4期。 [111][111]叶敬忠、王伊欢,2006,《留守儿童的监护现状与特点》,《人口学刊》第3期。 [112][112]叶敬忠、詹姆斯·莫瑞主编,2005,《关注留守儿童: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13][113]叶曼、张静平、贺达仁,2006,《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第6期。 [114][114]叶娜,2006,《家庭因素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刍议》,《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第3期。 [115][115]叶仁荪、曾国华,2006,《国外亲属抚养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农业经济问题》第11期。 [116][116]易进,1999,《儿童社会支持系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心理发展与教育》第2期。 [117][117]于杰、阳德华,2006,《农村留守儿童青春期性心理发展及教育策略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第2期。 [118][118]于慎鸿,2006,《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中州学刊》第3期。 [119][119]俞国良,2006,《社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20][120]岳慧兰等,2006,《“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第10期。 [121][121]詹欢、张捍东,2005,《对“留守孩”引发的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党史文苑》第16期。 [122][122]张德乾、仰和芝,2007,《亲情呵护缺失:聚焦农村留守儿童交往》,《中国统计》第6期。 [123][123]张德山,2006,《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现代教育论丛》第3期。 [124][124]张凤琴,2000,《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化》,《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第2期。 [125][125]张国举、王彬竹,2007,《新农村建设中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初探》,《重庆教育学院学报》第1期。 [126][126]张海钟、赵静,2007,《生态系统观视野下的留守儿童研究问题解析》,《当代教育论坛》第6期。 [127][127]张丽芳等,2006,《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与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第4期。 [128][128]张丽华,1998,《试论同辈群体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129][129]张利萍,2006,《我国户籍型教育问题思考》,《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第6期。 [130][130]张雪梅,2007,《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安徽农学通报》第9期。 [131][131]张宇辉,2007,《河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的调查与思考》,《河南社会科学》第2期。 [132][132]张宇辉,2007,《河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的调查与思考》,《河南社会科学》第3期。 [133][133]赵红等,2006,《农村留守儿童个性及自我意识状态的对照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第6期。 [134][134]赵科夫、方雪晖等,2007,《安徽省留守儿童意外伤害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疾病控制杂志》第3期。 [135][135]赵克强,2001,《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分析》,《华夏医学》第3期。 [136][136]赵敏,1997,《国际人口迁移理论评述》,《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第4期。 [137][137]赵新泉、林雄,2007,《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以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八镇十寸“留守儿童”为个案》,《山东省团校学报》第1期。 [138][138]钟继灿、王健,2006,《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问题研究》,《中国初级卫生保健》第1期。 [139][139]周福林、段成荣,2006,《留守儿童研究综述》,《人口学刊》第3期。 [140][140]周全德、齐建英,2006,《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理性思考》,《中州学刊》第1期。 [141][141]周守珍,2006,《社会支持与儿童心理发展》,《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第7期。 [142][142]周晓虹,1997,《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143][143]周宗奎、孙晓军等,2005,《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144][144]朱芳红,2006,《农村留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弱化探析》,《现代教育科学》第6期。 [145][145]朱科蓉、李春景、周淑琴,2002,《农村“留守子女”学习状况分析与建议》,《教育科学》第4期。 [146][146]庄美芳,2006,《留守儿童自主性学习品质现状调查报告》,《江西教育》第7期。 [147][147]Paula Allen-Meares,2006,《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李建英、范志海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48][148]Audrey M.Pottinger,Sharon Williams Brown,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Parental Migration on Children:Implications for Counseling Families from the Caribbean. [149][149]Brenda S.A.Yeoh and Theodora Lam,The Cost of (im) Mobility among Left-behind Children and Children Who Migrate with A Parent,Regional Seminar on Strengthening the Capacity of National Machineries for Gender Equality to Shape Migration Policies and Protect Migrant Women,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November 2006. [150][150]Centuries of Childhood:A Social History of Family Life/Philippe Aries;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Robert Baldick,New York:Vintage Books,1962. [151][151]Crawford-Brown,C. & Rattray,J.M.(2002).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in Caribbean Families. In N Boyd Webb & D Lum (Eds),Culturally Diverse Parent-child and Family Relationships (pp.107-130).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52][152]Gail Mummert,Caring for the Young and the Elderly in Rural Mexico:A Gendered and Transnational Analysis of the Family-state Interface,paper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licy Intervention and Rural Transformation:Comparative Issues,Beijing 2007. [153][153]Glasgow,G.F.,& Ghouse-Shees,J. (1995). Themes of Rejection and Abandonment in Group Work with Caribbean Adolescents. Social Work With Groups,17,3-27. [154][154]Jones,A.,Sharpe,J and Sogren,M.(2004). Children’s Experiences of Separation from Parents as A Consequence of Migration. Caribbean Journal of Social Work,3,89-109. [155][155]Liem Nguyen,Mika Toyota & Brenda Yeoh,Report on Impacts of Migration and the Left-behind in Asia,International Workshop Co-organised by Asian MetaCentre for Popul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alysis,and Institute for Social Development Studies,Vietnam2005. http://www.populationasia.org/Events/2005/The_Impact_of_Migration/Report_Impacts_of_Migration_and_the_Left-Behind_in_Asia.pdf. [156][156]Maruja M.B.Asis,Living with Migration:Experiences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the Philippines,Asian Population Studies,Volume 2,Issue 1 March 2006,pp 45-67. [157][157]Philippe Aries. Centuries of Childhood:A Social History of Family Life,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Robert Baldick,New York:Vintage Books,1962. [158][158]Pottinger AM (2005a). Children’s Experience of Loss by Parental Migration in Inner City Jamaica.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2005,75 (4) 485-496. [159][159]Pottinger AM (2005b). Disrupted Caregiving Relationships and Emotional Well-being in School Age Children Living in Inner City Communities. Caribbean Childhoods:From Research to Action,2,38-57. [160][160]Suarez-Orozco,C.,Todorova,I.,& Louie,J.(2002). Making up for Lost Time:The Experience of Separation and Reunification among Immigrant Families. Family Process,41,625-643.
[展开]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所属图书
相关卷册(共3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