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10出版

生生不息的车轱辘菜:东北二人转在乡土社会中的传承

电子书

暂无

有声书

暂无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不提供PDF文件

0人在看
先晓推荐
全书通过综合运用民俗学、人类学以及文献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围绕东北二人转在东北乡土社会中传承这一主题,对乡土社会中东北二人转的历史传承情况以及现状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述,并对二人转未来的发展之路做出了相应探索。全书通过综合运用民俗学、人类学以及文献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围绕东北二人转在东北乡土社会中传承这一主题,对乡土社会中东北二人转的历史传承情况以及现状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述,并对二人转未来的发展之路做出了相应探索。 二人转是生长在东北的一门“土得掉渣儿”的艺术,自诞生以来,虽屡遭禁止,却以其亲民的形式和内容受到东北人的喜爱。近年来,它不仅走出了东北,而且走向了全国。正如东北人说的那样,二人转就像车轱辘菜,它长在乡间的泥土之中,踩不死,也压不败,生生不息。本书借“车轱辘菜”之喻,以“东北二人转在乡土社会中的传承”为主题,通过民俗学田野调查及文献研究方法,对东北二人转在乡土社会中的历史传承情况及现状进行“深描”,并试图探索出二人转的未来发展之路。
相关海报
详情
内容介绍 参考文献
图书详情
ISBN:978-7-5097-5733-8总页码:400
字数: 393千字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二人转是生长在东北的一门“土得掉渣儿”的艺术,自诞生以来,虽屡遭禁止,却以其亲民的形式和内容受到东北人的喜爱,它就像车轱辘菜一样在乡间的泥土之中踩不死、压不败,生生不息。本书借“车轱辘菜”之喻,以“东北二人转在乡土社会中的传承”为主题,通过民俗学田野调查及文献研究方法,对东北二人转在乡土社会中的历史传承情况及现状进行“深描”,并试图探索出二人转的未来发展之路。

展开

图书摘要
笔者以“生生不息的车轱辘菜:东北二人转在乡土社会中的传承”为题,通过民俗学田野调查及文献研究方法,探析乡土社会中东北二人转的历史传承情况及当代存在形态,试图探索出二人转的未来发展之路。
本书首先从社会文化角度讨论了二人转的发生及起源,然后从“传承线路、传承方式”及“社会关系网络”两方面一纵一横地揭示出二人转的历史传承情况。二人转艺人的传承线路主要有地缘传承、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三种。在当代社会,传统的以江湖班为载体的师徒传承转变为以学习班为基础的师生传承。1949年以前,二人转艺人被视为下九流。为了在社会边缘求生存,也为了提高自己的艺术造诣,他们建构了一个虚拟的底边社会——江湖,并以此建立起社会关系网络。第四章重在分析二人转艺人如何通过“篇”、程式性句词及主调、副调等传承庞大的传统文本。最后两章,笔者考察了二人转在当代乡土社会中的传承形态,并根据已有研究展望了二人转发展前景。
结语部分在总结全书主要内容和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传统文化只有在历史的延续中传承发展才最能彰显其存在意义。

展开

内容资源
目录 卷册 附属资源 图片 图表 音频 视频
绪 论/001
  一 研究对象及选题意义/001
  二 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008
第一章 二人转发生的社会文化背景/013
  第一节 二人转起源传说/013
  第二节 东北文化生态孕育了二人转/040
  第三节 二人转形成的土壤——农业生产方式/042
  第四节 东北人的构成与二人转的形成/047
  本章小结/060
第二章 二人转的传承线路与传承方式/061
  第一节 二人转的地缘传承与家族传承——以新民市二人转传承线路为例/061
  第二节 二人转的师徒传承/076
  第三节 学习班:当代二人转的一种传承方式/092
  第四节 无师自通——兼说二人转“海乐子”/107
  本章小结/130
第三章 二人转传承人社会关系网络的建构/131
  第一节 拜把子与联姻——建立江湖家庭/131
  第二节 从江湖班、江湖会到江湖行——社会关系网络的形成/134
  第三节 “江湖道”——二人转行规与禁忌/139
  第四节 “学会江湖话,走遍天下都不怕”——二人转行话/144
  第五节 二人转艺人江湖品格的物质体现/153
  第六节 二人转艺人江湖品格的成因/157
  本章小结/168
第四章 传统二人转文本传承/169
  第一节 传统二人转文本概述/170
  第二节 二人转的“篇”/183
  第三节 程式性句、词/198
  第四节 腔调、辙韵与板头/213
  第五节 表演与文本传承的互动/221
  本章小结/226
第五章 二人转在当代乡土社会中的传承形态/227
  第一节 二人转的当代存在形态/227
  第二节 当代二人转艺人的“走江湖”演出(上)/241
  第三节 当代二人转艺人的“走江湖”演出(下)/258
  第四节 其他演出形态/268
  本章小结/271
第六章 二人转的发展前景/273
  引 言/273
  第一节 传统二人转的发展方向/278
  第二节 二人转可持续发展策略/291
  第三节 “非遗”保护视野下的传统二人转传承/302
  本章小结/318
结 语/319
附 录/324
  附录1:传统二人转剧目汇编/324
  附录2:传统二人转“篇”之举隅/327
  附录3:传统二人转的剧目内程式/339
  附录4:哭七关和哭十八包唱词/349
索 引/354
参考文献/357
后 记/381


图目录
图1-1 当代艺人背对观众出场/022
图1-2 二人转大师兄/036
图2-1 孙菊收徒仪式/082
图2-2 学员为大师兄贴对联/089
图2-3 老师(王春丽)带领学员给大师兄叩头/089
图2-4 老师(郭文山)给学员训话/090
图2-5 学习班学员掏板纲/103
图2-6 学习班学员学习唱腔/103
图2-7 新华广场下午的“海乐子”/109
图2-8 湖滨公园中的“海乐子”/110
图2-9 广场“海乐子”演出/114
图2-10 “海乐子”的广场传承/115
图2-1 1乡间“海乐子”演出/124
图3-1 大板上的江湖扣(亦名狮子头)/155
图3-2 八块大板/156
图5-1 城市二人转剧场票价/231
图5-2 黑山地方剧节目广告/232
图5-3 乡土社会中的草台/238
图5-4 二人转艺人哭七关/246
图5-5 二人转艺人哭十八包/247
图5-6 二人转艺人在丧葬仪礼中演唱小帽/254
图5-7 二人转艺人在丧葬仪礼中演唱《包公吊孝》等苦戏/256
图5-8 二人转艺人在红事情中的“包装”演出/260
图5-9 二人转艺人在红事情中的绝活表演/260
图6-1 二人转的儿童观众/302
图6-2 老艺人走江湖时使用的毡帽和彩衣/304
图6-3 彩棒/306
图6-4 二人转专家走访二人转传承人(左),二人转艺人为专家讲解“板纲”(右)/307
图6-5 新民市二人转展览园入园画/311
图6-6 王蹇像及其简介/313
图6-7 拜师图及门生帖/315

表目录
表1-1 新民地区农业生产活动时间/044
表1-2 清代山东省田地与人口数/053
表1-3 1753~1911年东北人口数/054
表1-4 直鲁两省赴东北垦殖之人数(由奉天站登记者)/055
表2-1 新民二人转艺人传承谱系/064
表2-2 师承关系简单或无法列入师承谱系的艺人/071
表2-3 刘芳二人转培训基地学员基本情况/095
表2-4 刘芳二人转学习班学员年龄/099
表2-5 刘芳二人转学习班学员文化程度/099
表2-6 刘芳二人转学习班课程安排/101
表2-7 部分广场“海乐子”基本情况/110
表2-8 部分乡间“海乐子”基本情况/117
表2-9 乡间“海乐子”演出节目单/123
表5-1 剧场二人转节目单/229
表5-2 2010年8月2日下乡演出节目单/265
表5-3 2009年7月24日史钢、赵萍在丧葬仪礼中的演出节目单/265
表5-4 2009年8月1日史钢、赵萍在饭店开业庆典中的演出节目单/266
表5-5 2010年8月2日下乡演出每副架演出内容所占比例/266
表5-6 史钢、赵萍各种走江湖演出内容所占比例对比/266
卷册系列共0个资源
包含0篇文章
包含0张图片
包含0张图表
包含0个音频
加载更多
包含0个视频
加载更多
动态 去广场
全部动态 在读 笔记 书单 讨论

给个评分吧

10分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布
手机扫码阅读
作者
相关知识库
卷册系列共0
全选
0本书,合计:¥0.00
请选择图书

    0:00
    播放速率
    • 1.0
    • 1.5
    • 2.0
    • 3.0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