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11出版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8)

电子书

29.4

有声书

暂无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不提供PDF文件

7人在看
先晓推荐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8)》是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撰写的第八本非遗保护年度报告。 ● 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式进入新时代。我国非遗保护也进入新时代,有了新气象、新发展。我国非遗保护既坚持服务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坚持服务于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让非遗融入当代生活,强调精准管理和精准施策,在制度建设、能力建设和对外传播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世界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 当然,我国非遗保护总体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在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如人们对非遗保护的认识水平还有待提升,非遗保护法制建设还有待完善,非遗保护工作评估制度有待建立和完善,非遗保护学科建设有待加强,非遗创新发展的研究有待深化。
相关海报
详情
内容介绍 参考文献
图书详情
ISBN:978-7-5201-3997-7总页码:292
字数: 274千字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撰写的非遗保护年度报告,分为四个部分:总报告分析了新时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新趋势,并指出了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分题报告从非遗保护“名录制度”“保护评估机制”“精准管理与精准施策”等方面进行了追溯和阐述;年度热点对2017年度社会所关心的非遗保护热点进行了阐述;附录部分则对2017年发生的非遗保护事件进行了梳理。

展开

图书摘要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正式迈入新时代。同样,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也进入新时代,有了新气象、新使命。
非遗保护是人类共同的事业。我国的非遗保护发展既遵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又突出了“中国特色”。在目标理念上,我国既强调了非遗保护服务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于人类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又坚持非遗是人民创造、人民传承和服务人民的理念,非遗保护要满足新时代我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愿望,服务于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在操作理念上,我国非遗保护坚持“创造性转变和创新性发展”“见人见物见生活”等,让非遗融入当代生活,要精准施策、注重实效。为此,我国在非遗保护的政策制定、能力建设、理论研究和重大工程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探索和拓展,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当然,我国非遗保护正处于不断发展中,在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如人们对非遗保护内涵认识水平还有待提升,非遗保护法制建设还有待完善,非遗保护工作评估机制有待建立和完善,非遗保护学科建设有待加强,非遗创新发展的研究有待深化。
2017年我国非遗保护工作整体趋势是稳中有升,创新发展,热点迭出。分题报告和年度热点,分别围绕非遗保护中的前沿、热点话题展开分析和讨论,重点回答非遗保护的趋势和策略问题。如非遗名录制度专题,针对我国非遗保护名录制度建设的历史过程、成绩经验、存在问题和改进思路进行了系统分析后指出,我国非遗保护名录制度建设要提倡契约精神,重视评估,不断改进制度设计,才能真正适应我国非遗保护发展的需要。非遗展示馆专题,对非遗展示馆建设的背景、形态、定位和创新趋势进行了系统全面分析,为非遗展示馆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非遗保护伦理、非遗保护评估和非遗保护管理专题则分别从伦理原则、评估机制、精准管理等角度,探讨了非遗保护中的伦理、规则和规范问题,都是当前非遗保护的前沿问题。
从追求“美好生活”、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双创”等视角来认识非遗保护,则是当前的热点话题,这些热点专题,厘清了非遗保护与当下人们热切关注的国家大政方针的关系,明确了非遗保护对国家战略的实现和对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愿望的实现的意义。此外,以新会陈皮为例阐述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也是对人们所关注的非遗保护与开发关系的热点话题的回应。
关键词:新时代 非物质文化遗产 美好生活 管理创新

展开

内容资源
目录 卷册 附属资源 图片 图表 音频 视频
卷册系列共1个资源
加载更多
包含0篇文章
包含0个音频
加载更多
包含0个视频
加载更多
动态 去广场
全部动态 在读 笔记 书单 讨论

给个评分吧

10分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布
手机扫码阅读
作者
谁在看 换一换
相关知识库
卷册系列共0
全选
0本书,合计:¥0.00
请选择图书

    0:00
    播放速率
    • 1.0
    • 1.5
    • 2.0
    • 3.0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