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08出版

北京市婚姻文化嬗变研究(1949~1966)

电子书

暂无

有声书

暂无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不提供PDF文件

1人在看
先晓推荐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对传统婚姻制度的改革是以婚姻为主线进行的,涉及家庭关系等诸多层面。经过中央和地方各级政权以及各种群众组织的巨大的努力,才使得体现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逐步实现。 本书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间北京市不同职业群体择偶模式的分析,阐述该地区婚姻文化的嬗变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一是民众从服从家庭权威向服从国家权威过渡;二是家庭内部权力从家长到个体成员的转移;三是男女两性的社会权益和婚姻权益从不平等逐渐趋向于平等;四是人们的婚姻文化观念的变迁反映人性的自我完善过程。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婚姻制度的改革是在以婚姻改革为主线的基础上,对家庭、社会等诸多关系的改革。经过中央和地方各级政权及各种群众组织的巨大努力,才使得体现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逐步建立。 本书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间北京市不同职业群体择偶模式、婚姻确立方式、婚礼仪式等方面的分析,认为该地区婚姻文化的嬗变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一是民众从服从家庭权威向服从国家权威过渡;二是家庭内部权力从家长向个体成员转移;三是男女两性的社会权益和婚姻权益从不平等逐渐趋向平等;四是人们的婚姻文化观念的变迁反映人性的自我完善过程。
相关海报
详情
内容介绍 参考文献
图书详情
ISBN:978-7-5097-6159-5总页码:432
字数: 469千字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对传统婚姻制度的改革是以婚姻为主线进行的,涉及家庭关系等诸多层面。本书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间北京市不同职业群体择偶模式的分析,阐述该地区婚姻文化的嬗变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一是民众从服从家庭权威向服从国家权威过渡;二是家庭内部权力从家长到个体成员的转移;三是男女两性的社会权益和婚姻权益从不平等逐渐趋向于平等;四是人们的婚姻文化观念的变迁反映人性的自我完善过程。

展开

内容资源
目录 卷册 附属资源 图片 图表 音频 视频
绪 论/1
第一章 晚清、民国时期北京的婚姻状况/25
  第一节 晚清时期北京的婚姻状况/25
  第二节 民国时期北京的婚姻状况/39
  本章小结/52
第二章 新式婚姻制度的建立/54
  第一节 革命根据地的婚姻立法/54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颁布/63
  第三节 婚姻制度的初步实施/74
  第四节 1953年“贯彻婚姻法运动月”/88
  本章小结/115
第三章 择偶的社会模式/118
  第一节 不同群体的择偶模式/118
  第二节 不同婚龄的择偶模式/142
  第三节 不同文化程度的择偶模式/163
  第四节 择偶的政治取向/174
  本章小结/179
第四章 婚姻的确立方式/183
  第一节 恋爱的经历和特征/183
  第二节 婚姻结合的途径/195
  第三节 恋爱中的迷茫与困惑/212
  第四节 国家倡导的恋爱观/225
  本章小结/230
第五章 个人、家庭和国家利益冲突下的婚礼仪式/232
  第一节 国家对传统婚礼仪式的批判/232
  第二节 婚礼时间的选择/245
  第三节 新时期下的婚礼仪式/255
  第四节 婚礼文化的生活化/271
  第五节 婚姻文化中的社会网络/283
  本章小结/294
第六章 婚姻的变异/296
  第一节 离婚申诉理由/296
  第二节 社会阶层特征与离婚率/315
  第三节 婚姻基础与离婚率/324
  第四节 离婚案件的处理/331
  第五节 国家对离婚问题的教育和引导/364
  第六节 再婚和复婚/369
  本章小结/384
第七章 评价及启示/387
  第一节 婚姻文化嬗变的评价/387
  第二节 婚姻文化嬗变的启示/394
参考文献/406
后 记/417
卷册系列共0个资源
包含0篇文章
包含0张图片
包含0张图表
包含0个音频
加载更多
包含0个视频
加载更多
动态 去广场
全部动态 在读 笔记 书单 讨论

给个评分吧

10分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布
手机扫码阅读
作者
谁在看 换一换
相关知识库
卷册系列共0
全选
0本书,合计:¥0.00
请选择图书

    0:00
    播放速率
    • 1.0
    • 1.5
    • 2.0
    • 3.0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