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05出版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与资源管理

纸质图书

暂无

电子书

暂无

有声书

暂无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不提供PDF文件

0人在看
先晓推荐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8.0级地震,相当于几百颗原子弹的能量在地壳的剧烈运动中释放在了巴蜀大地龙门山山脉。震级高、烈度大,波及面广、破坏性强,是这次汶川地震的主要特点。四川、陕西、甘肃三省51个县(市、区)在地震中遭受严重损失,数百万群众无家可归,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不复存在,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相当于当年全国GDP的2.8%。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汶川地震发生在了我国重要的资源富集区和生态战略区。我国乃至全世界最丰富的水能资源蕴藏在这里,这里是我国建设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地带,是世界珍稀物种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地,卧龙、九寨沟等10余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落地于此,同时这里是我国仅存的羌族文化保留地,丰富的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也使此区域成为我国旅游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多年不遇的巨灾发生在一个拥有如此丰富的资源及如此重要战略地位的区域,巨灾过后如何恢复保护资源?如何在重建中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如何加快相关产业的灾后重建?诸多问题引发学界的关注与热论。’‘’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8.0级地震,相当于几百颗原子弹的能量在地壳的剧烈运动中释放在了巴蜀大地龙门山山脉。震级高、烈度大,波及面广、破坏性强,是这次汶川地震的主要特点。 汶川地震发生在中国重要的资源富集区和生态战略区。巨灾过后如何保护和恢复各类资源?如何在重建中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如何加快相关产业的灾后重建?诸多问题引发学界的关注与热论。
相关海报
详情
内容介绍 参考文献
图书详情
ISBN:978-7-5097-2767-6总页码:400
字数: 285千字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8.0级地震,相当于几百颗原子弹的能量在地壳的剧烈运动中释放在了巴蜀大地龙门山山脉。震级高、烈度大,波及面广、破坏性强,是这次汶川地震的主要特点。汶川地震发生在中国重要的资源富集区和生态战略区。巨灾过后如何保护和恢复各类资源?如何在重建中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如何加快相关产业的灾后重建?诸多问题引发学界的关注与热论。

展开

内容资源
目录 卷册 附属资源 图片 图表 音频 视频

 

                      目  录

 

                    第一篇 总  论

第一章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与自然资源管理政策探讨…………………………………………………3

  一 背景:汶川地震发生地及其自然生态环境特征………………………………………………4

  二 问题的提出:富饶的贫困,忧伤的岷江………………………………………………………4

  三 灾后重建:自然资源管理与中国国情…………………………………………………………10

第二章 区域脆弱性评价——以“5·12”汶川地震为例 ……………………………………………20

  一 引言………………………………………………………………………………………………20

  二 区域脆弱性的相关概念…………………………………………………………………………21

  三 地震灾害及其脆弱性要素………………………………………………………………………26

  四 区域脆弱性的评价………………………………………………………………………………34

  五 结论与展望………………………………………………………………………………………37

第三章 地震灾害中的主体与客体………………………………………………………………………38

  一 地震灾害中的主体………………………………………………………………………………38

  二 地震灾害中的客体………………………………………………………………………………42

  三 地震灾害中的主客体博弈关系…………………………………………………………………43

  四 结论………………………………………………………………………………………………48

第四章 生态重建区发展指标重构………………………………………………………………………50

  一 生态重建区概况…………………………………………………………………………………51

  二 生态重建区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重要性…………………………………………………52

  三 生态重建区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54

  四 生态重建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建议……………………………………………………55

  五 生态重建区可持续发展评估方法………………………………………………………………57

  六 问题与建议………………………………………………………………………………………61

 

                    第二篇 分  论

第五章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的水资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问题………………………………………65

  一 岷江上游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灾后重建的保障………………………………………………65

  二 岷江上游自然社会经济特点与水电开发现状…………………………………………………68

  三 岷江上游水电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其后果………………………………………………………71

  四 岷江上游水资源合理开发的保障措施…………………………………………………………76

第六章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80

  一 协同学理论与灾后重建土地利用协同系统……………………………………………………81

  二 熙玉村基本情况及受灾情况……………………………………………………………………82

  三 熙玉村灾后重建土地利用协同系统的理念……………………………………………………83

  四 熙玉村灾后重建土地利用系统协同调控研究实例……………………………………………84

  五 熙玉村灾后重建土地利用系统协同性研究小结………………………………………………88

第七章 汶川地震灾后的生物多样性保护………………………………………………………………89

  一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价值………………………………………………………………………89

  二 灾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91

  三 灾后生物多样性破坏的主要原因………………………………………………………………91

  四 灾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紧迫性…………………………………………………………………92

  五 灾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原则………………………………………………………………96

  六 灾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97

第八章 汶川地震灾后的生态资源恢复及生态环境重建………………………………………………100

  一 灾区农业生态环境重建的重要性………………………………………………………………100

  二 研究灾区农业生态环境重建的必要性…………………………………………………………101

  三 灾区农业生态环境重建的研究框架……………………………………………………………103

  四 地震对农业生态环境影响的总体评估…………………………………………………………103

  五 灾区农业生态环境重建的关键环节……………………………………………………………108

  六 灾区重建农业生态环境的对策…………………………………………………………………110

第九章 汶川地震灾区民族文化的保护与精神家园建设对策研究……………………………………114

  一 地震对四川灾区民族文化及精神家园的破坏和影响…………………………………………114

  二 关于灾区民族文化保护的几点对策建议………………………………………………………119

  三 关于灾区精神家园建设的几点对策建议………………………………………………………124

第十章 汶川地震灾后旅游业发展重建研究……………………………………………………………130

  一 发挥旅游业先导产业优势,促进灾区又好又快重建发展……………………………………131

  二 都江堰市震后旅游业的恢复重建成果…………………………………………………………134

  三 都江堰市灾后旅游业发展重建的优势分析……………………………………………………137

  四 都江堰市灾后旅游业发展重建策略选择………………………………………………………139

  五 推动都江堰市灾后旅游业发展重建的措施建议………………………………………………142

第十一章 汶川地震后自然资源管理的主体研究………………………………………………………149

  一 中国西部环保的NGO现状………………………………………………………………………149

  二 地震后主要的环境问题…………………………………………………………………………151

  三 环保NGO的应对表现……………………………………………………………………………154

  四 发挥NGO对自然资源管理的特殊作用:基于公共资源的理论………………………………159

第十二章 汶川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与对策研究………………………………………163

  一 引言………………………………………………………………………………………………164

  二 灾后调研和数据的获取…………………………………………………………………………165

  三 地震地质灾害的区域性分布……………………………………………………………………167

  四 地震地质灾害分布与其他影响因素的关系……………………………………………………174

  五 关于重建的几点建议……………………………………………………………………………177

  六 结论………………………………………………………………………………………………179

 

                    第三篇 专  题

第十三章 可挽救性度量方法及其在地震救援中的应用………………………………………………185

  一 引言………………………………………………………………………………………………185

  二 可挽救性度量的概念与特征……………………………………………………………………186

  三 地震救援中可挽救性度量的对象………………………………………………………………189

  四 地震救援中的可挽救性度量模型………………………………………………………………191

  五 结论………………………………………………………………………………………………192

第十四章 汶川地震灾区羌族文化重建研究……………………………………………………………194

  一 “5·12”汶川特大地震对羌族文化的破坏情况 ……………………………………………194

  二 汶川地震灾区羌族文化重建情况………………………………………………………………198

  三 汶川地震灾区羌族文化重建面临的现实问题…………………………………………………200

  四 进一步促进羌族文化保护与重建工作的对策建议……………………………………………204

第十五章 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对生态恢复重建的影响及对策……………………………………208

  一 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导致生态破坏十分严重………………………………………………208

  二 次生地质灾害长期性决定生态恢复重建的长期性……………………………………………210

  三 次生地质灾害影响条件下生态恢复重建对策思考……………………………………………211

第十六章 破解汶川地震生态挑战——以农业为例……………………………………………………213

  一 震前四川灾区的自然环境和农业地位…………………………………………………………213

  二 灾区农业生态面临严重挑战……………………………………………………………………214

  三 重建灾区农业生态对策…………………………………………………………………………216

第十七章 应急捐赠管理的机理分析……………………………………………………………………221

  一 应急捐赠的概念与内涵…………………………………………………………………………221

  二 应急捐赠的四层次机理分析……………………………………………………………………222

  三 完善应急捐赠的几个建议………………………………………………………………………227

  四 结语………………………………………………………………………………………………230

第十八章 震后心理危机的表现与应对…………………………………………………………………232

  一 地震后灾害心理的表现…………………………………………………………………………233

  二 地震后心理危机干预……………………………………………………………………………235

  三 结论………………………………………………………………………………………………241

第十九章 地震应急中的通信障碍问题及对策分析……………………………………………………243

  一 引言………………………………………………………………………………………………243

  二 通信网络可靠性技术分析………………………………………………………………………244

  三 地震中的通信障碍问题分析……………………………………………………………………247

  四 通信网络的改进建议及对策……………………………………………………………………250

  五 结语………………………………………………………………………………………………253

第二十章 都江堰市震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调研报告……………………………………………………255

  一 旅游业在都江堰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256

  二 都江堰市旅游业在汶川地震中的受灾情况……………………………………………………257

  三 都江堰市旅游业的震后恢复政策及措施………………………………………………………262

  四 都江堰市旅游产业灾后逐步走向恢复…………………………………………………………266

  五 对都江堰市旅游业恢复中发展的政策建议……………………………………………………270

 

附件一 2009年都江堰市游客问卷调查及商铺问卷调查数据分析……………………………………274

附件二 2010年都江堰市游客问卷调查及商铺问卷调查数据分析……………………………………293

后 记………………………………………………………………………………………………………307

 

 

卷册系列共0个资源
包含0篇文章
包含0张图片
包含0张图表
包含0个音频
加载更多
包含0个视频
加载更多
动态 去广场
全部动态 在读 笔记 书单 讨论

给个评分吧

10分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布
手机扫码阅读
作者
相关知识库
卷册系列共0
全选
0本书,合计:¥0.00
请选择图书

    0:00
    播放速率
    • 1.0
    • 1.5
    • 2.0
    • 3.0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