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单列表 > 书单详情
【书单】520以爱为主题
ivana 创建于:2020-05-18 共7本书 6436人看过
520,学会爱,感受爱。
  • 刘东平 王凡 著
    2017-04出版
    这是一本纯纪实作品,同时也是伊朗历史文化风情的轻松读本。作品通过两个异国青年的相知、相恋并组成家庭的传奇叙事主线,展现了中国和伊朗(波斯)这两个“丝绸之路”的源头国家古往的文明,源远流长的交融史,以及社会经济现状。作者借助中国和伊朗之间文化沟通、融汇交流中的生动故事,撩开了两个国家由于相距遥远和近现代隔膜而形成的朦胧帷幔。
    ¥29.4
  • 许连顺 著;金莲兰 译
    2014-03出版
    一个韩国少年,15岁卷入了朝鲜战争。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他理解了生命的宝贵,从此立志要用真爱改变这个世界,架起一座民族和解的桥梁。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不辞辛劳,东奔西走,欧洲留学、美国创业、中国办学,最终朝鲜圆梦。他不是权贵,也不是富豪,他只是一个游走于世界的平民,但却创造了人们无法想象的奇迹……
    ¥17.7
  • 邰启扬 林琳 著
    2018-02出版
    每时每刻发生于人类社会中的爱情现象竟有那么多的难解之谜。为什么情人眼里出西施?为什么英雄难过美人关?为什么“坏女人”却那么有魅力?为什么有人爱到非死不可?原来,他们都是被催眠了!本书通过大量鲜活的案例与深度心理分析,让这林林总总的谜团大白于天下。
    ¥20.4
  • 尚会鹏 著
    2017-12出版
    本书以中国中部一个村落西村为考察对象,对乡村社会中中国人婚姻缔结的全过程以及围绕婚姻产生的一系列习俗、仪式和观念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和分析。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是对中国人婚姻的缔结过程的描述和对婚俗、爱情与性文化的剖析;下编是对“闹房”这一特殊习俗的专题研究。书中通过对中国乡村社会人的婚姻、婚俗及性爱的研究,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中国人的心理、行为方式以及中国社会的特点及变化。
    ¥29.4
  • 郭家申 著
    2012-11出版
    普希金从学生时代就写诗,可以说写了一辈子;他的诗,特别是短诗,都写些什么呢?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说:“几乎永远是爱情和友谊,这种情感一直主宰着他,成为他一生快乐与悲哀的直接源泉”。这些诗是写给谁的?应该怎样分析看待它们?许多俄国学者长期都在有意无意地模糊或者回避。为什么?这正是本书想探讨的命题。环境的影响,特别是1941年11月6日斯大林提出“普希金的名字就是俄罗斯民族伟大、光荣的象征”后,对诗人创作的社会进步意义和人民性的评价越来越高,对其情感生活的关注少了;加上对资产阶级学者认为普希金是爱情至上的唯美主义者的观点的矫枉过正,也淡化了对诗人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的全面客观的考察;而诗人自己也不愿意多披露反映个个情感生活的诗作之所指,所以他的有些诗写了又抹去,将人名用某某替代,将年月改变,再加上流失、焚毁,造成后人收集研究的客观困难。针对上述情况,本书希望能在诗人反映自己真实情感方面作一些填补性的工作,用实事求是的唯物史观探讨普希金的抒情诗和他的情感世界,正确认识诗人的伟大与平凡。
    ¥20.7
  • 张荣 著
    2015-04出版
    本书立足爱、自由和责任三个关键词,不仅分析了奥古斯丁爱的哲学的确立和对古典伦理学的终结,分析了贯穿中世纪的意志主义的奠基和流变,而且分析了中世纪道德观对后世哲学和伦理学的重要效应,尤其是对马丁?路德、康德和约纳斯的责任思想和普遍伦理的深远影响。此外,本书试图阐明中世纪这一前现代的哲学形态与后现代思想的内在精神的契合。
    ¥38.4
  • 王文卿 著
    2019-05出版
    改革开放以来,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来说,如何处理爱情与性的关系日益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本书借助对深度访谈资料的分析,试图考察当代青年如何理解和利用新出现的各种可能性空间。情感在性的社会关系中依然扮演重要角色,但一些青年开始程度不同地偏离以婚姻为中心的传统性秩序,积极追求性的快乐并努力解决性的烦恼。借鉴斯威德勒、阿帕杜莱和布尔迪厄等人的理论资源,本书分析了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主体的“放开”何以可能或不可能。
    ¥2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