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单列表 > 书单详情
延伸无垠的黄河与黄河文明
Megan.Z 创建于:2023-05-25 共16本书 49人看过
  • 周立 主编;李宏伟 王运慧 执行主编
    2020-12出版
    本书共分总报告、理论创新篇、法治实践篇,热点与案例篇四个部分。总报告从高质量立法、依法行政、司法改革、普法宣传四个方面总结2020年河南法治工作做法和成效,同时展望2021年,提出对策和建议。其他三个部分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法治保障”这一主题探讨法治理论创新、总结法治实践、展现法治热点和典型案例。
    ¥38.4
  • 董小君 执行主编;林振义 主编
    2022-10出版
    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中国向世界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黄河流域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为突出,生态脆弱更加明显,产业结构明显倚能倚重。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严格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导向,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本书由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主编策划,全书包括总报告、专题报告、区域报告三个部分。总报告从重大意义、战略目标、基础条件、现实困境及问题等方面,重点阐述了黄河流域碳达峰的总体要求,绘制了黄河流域碳达峰的总体画像,同时梳理了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国际经验。专题报告基于K均值聚类分析法,选择3个碳排放特征指标和4个经济特征指标,以黄河流域97个城市2017年截面数据为例,将黄河流域碳达峰分为五种类型。区域报告是黄河流域流经的九个省区碳达峰情况,各省区较为全面地梳理了本区域碳达峰现状和问题,提出了本区域碳达峰的目标和重点。
    ¥64
  • 安黎哲 主编;林震 执行主编
    2022-10出版
    本书以“保护传承黄河文化生态繁荣发展黄河生态文化”为主题,分为三个部分,历史篇以史前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和南梁革命根据地文化为主线,分析其所贯穿的中华民族文脉,研究黄河文化的产生、发展和变革;生态篇立足黄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包括水文化、森林文化、古树名木文化、草原文化、沙漠文化、茶文化、玉石文化、中医药文化、人居文化、木结构建筑文化等;文旅篇立足具有门类性的黄河文化呈现,包括黄河流域的石窟艺术和热贡艺术、古代诗歌中的黄河文化、英国文学中的黄河文化书写、黄河文化跨次元传播、黄河流域文化旅游等。
    ¥84.5
  • 任保平 师博 茹少峰 钞小静 姚聪莉 郭晗 等著
    2022-06出版
    本书分为3个板块,“总报告”主要研究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的意义、制约因素、目标与任务、路径与政策,并对未来进行展望;资源环境保护篇内容涉及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十年生态环境评估、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经济空间分异与开发模式、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污染总量的控制、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篇则包括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与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与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协调等。
    ¥64
  •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 研创;索端智 主编;孙发平 副主编
    2022-09出版
    本书针对黄河流域生态系统安全健康、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环境污染系统治理、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区域城乡发展新格局、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等方面进行了重点研究;对2021~2022年黄河流域各省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形势进行了系统分析和预测,反映了黄河上、中、下游各省区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与创新思路。本书还对黄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沿黄地区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黄河文化标识体系构筑、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等进行了专题研究。
    ¥84
  • 辛德勇 著
    2011-07出版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它不断滋育着中华文明,但历史上因河水泛滥,决溢频繁,也曾给两岸民众造成了灾难。本书以形象、生动的语言,系统地向读者叙述了我们祖先认识、开发和利用黄河的历史过程,黄河河道的变迁和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演变历史,以及黄河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
    ¥15
  • 郭松义 著
    2011-07出版
    本书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我国古代人民对水兴利除弊的历史。兴利主要指兴修农田水利,开挖运河,拓展航道,以及建立城市供水、排水系统等;除弊主要就是指排洪防涝,特别是防范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的泛决和沿海潮水的侵袭。自古兴办水利和防洪治水都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在4000年的悠悠历史长河中涌现了一批可歌可泣的人和事,郑国、李冰、西门豹、郭守敬等都是其中当之无愧的英雄,他们都在实践中为我们后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15
  • 耿明斋 著
    2014-09出版
    一百多年前,李鸿章感言:中国正经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但真正引起社会基础层面和内在结构迅速变化的,仅仅是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发生的事情。本书把传统农耕文明延续最久、积淀最深的黄河下游农区作为对象,多角度研究了伴随工业化而发生的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化,为观察整个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基础层面和内在结构的演化轨迹打开了一扇窗。
    ¥17.7
  • 贾长宝 著
    2019-02出版
    “大野泽-梁山泊”作为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曾存在过的大湖,与政区沿革、河渠水利、屯垦括地等史地问题密切相关,同时也以宋金时期的“渔者窟穴”和“盗薮”而扬名,一直受到古人的格外关注。本书以现代历史地理学方法,在还原其发育和消亡过程的基础上,分析黄河影响其下游湖泊演迁的一般规律,并探讨鲁西南地区黄河、湖泊以及人类活动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25.5
  • 贾国静 著
    2019-08出版
    本书对特定时空背景下黄河铜瓦厢决口发生的基本史实、由此形成改道的影响,以及晚清政局动荡的加剧,做了系统厘析,以在历史的细微之处揭示灾害与政治的错杂关系。又因该事件属于清初以降关涉甚重的河政问题,相关探讨延展至改道引发的朝野论争、体制变革以及新河道治理。本书认为,黄河在清前期被强化的政治属性,在晚清时期不仅未趋弱化,还因改道的发生以及政治局势的波诡云谲而在更深、更广的层面展现出来。
    ¥29.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