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单列表 > 书单详情
书单|中国的科技发展之路
先晓书院 创建于:2024-09-29 共19本书 711人看过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9月25日上午朝太平洋公海海域发射1枚洲际导弹,并准确落入指定海域,解放军表示这是火箭军例行年度军事训练。据称这枚导弹落到了夏威夷公海,该事件引起世界各国广泛讨论。中国科技发展之路充分说明了:只有脚踏实地、艰苦攻关、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才能不被别人“卡脖子”;只有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才能自主可控。
  •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 主编
    2024-08出版
    核能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和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共识。截至2023年12月底,全球在运核电机组413台,总装机容量371510MWe,分布在31个国家。2023年,全球有5台机组新并网发电,其中中国1台,斯洛伐克1台,美国1台,白俄罗斯1台,韩国1台;共有5台机组永久关闭,包括比利时1台,中国台湾1台,德国3台;有5台核电机组新开工建设,其中中国4台,埃及1台。核能凭借其能源禀赋和固有优势,成为世界各国加强气候治理、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应对国际风险挑战的战略选择,全球迎来了核能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三代核电技术正在全球开展大规模商业部署,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成为未来发展的焦点,第四代核能系统和核聚变堆等先进核能技术竞相发展,核燃料市场和供需格局重塑步伐日趋加快。2023年,国际能源署预测,全球核电装机容量预计将从2022年的4.17亿千瓦增加到2050年的6.2亿千瓦,全球核能快速发展引发国际社会普遍关注。本报告全面系统地介绍了2023年我国核能产业发展的最新进展。在核能产业发展方面,2023年,我国商运核电机组数量达到55台,额定装机容量达到5703万千瓦,位列全球第三。全年核电发电量4333.71亿千瓦时,位居全球第二,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4.86%。截至2023年12月底,我国在建核电机组26台,总装机容量3030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规模继续保持全球第一。核电设备利用小时数继续保持高位,商运核电机组运行安全情况保持全球最高水平。核能综合利用的场景不断拓展,核能在供暖、工业供热、海水淡化等非电领域的应用逐渐展开,核能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作用不断凸显。核能产业链供应链能力持续提升,核燃料循环产业及核电设备供应体系不断完善。一批关键设备和关键材料相继实现国产化,一批国际领先/先进的大型试验台架和设施建成,国家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核技术应用产业高速发展,产业成熟度显著提升,核心平台、装备及材料自主化供给能力不断增强,核技术应用产业在工业、农业、医疗、环境保护、社会安全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成为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助力。在核能科技创新方面,2023年,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科技重大专项持续推进,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科技重大专项示范工程正式商运投产,钠冷快堆、铅铋堆、熔盐堆、小型堆、聚变堆等关键技术持续取得新突破,核燃料循环全产业链系列技术取得新进展。在核能国际合作方面,我国海外国际多边合作与双边合作成果丰硕,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取得新进展,积极参与核能双边合作,在国际核电建设、天然铀、技术服务合作方面取得新成果。在核能行业管理和安全保障方面,2023年核能行业政策法规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能力持续提升,行业管理有序开展,核应急管理不断完善,核安保与核材料管制进一步加强,核能行业交流更加广泛,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在核能科普宣传方面,政府层面设立核能科普专栏并积极组织指导各类科普活动;企业与学校、媒体、社会组织等深入合作,持续创新核能科普内容与形式;科协、协会、学会等积极发力,发挥科普工作主要社会力量作用。本报告分析了核能当前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并提出了若干思考建议:持续核能规模化发展,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保障核能可持续发展;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推动核能纳入绿色低碳政策体系;加大统筹规划力度,推动核技术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优化核能发展环境,加强涉核公众沟通和核科普。
    ¥102.7
  • 张廷克 李闽榕 白云生 主编;王毅韧 首席专家;曹述栋 高立刚 王俊 张涛 郑玉辉 副主编
    2023-08出版
    核能是世界大国战略博弈的能源科技高点。截至2022年12月底,全球在运核电机组达到422台,总装机容量超过378314MWe,分布于世界32个国家。2022年,全球共有6台核电机组新并网发电,其中巴基斯坦1台,芬兰1台,韩国1台,阿联酋1台,中国2台;全球共有5台核电机组永久关闭,其中比利时1台,英国3台,美国1台;全球共有8台核电机组新开工建设,其中中国5台,埃及2台,土耳其1台。埃及2台核电机组是非洲大陆46年以来新开工建设的机组。在全球应对能源转型及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大背景下,核能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优势愈加凸显。世界主要核电国家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支持三代核电技术、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四代核能系统和核聚变技术等的研发。2022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能源署等世界权威机构预测,未来全球核电的装机容量将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本报告全面展示了2022年我国核能发展取得的最新进展。在核能科技创新方面,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科技重大专项有序推进,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科技重大专项示范工程实现了初始满功率运行,“华龙一号”在工程建设、安全运行方面的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小型反应堆、快中子堆、聚变堆研发取得积极进展。在核电生产运行方面,截至2022年12月底,我国商运核电机组数为53台,总装机容量为5563万千瓦,占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2.2%;全年核电发电量为417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4.7%。在核电工程建设方面,2022年我国新核准5个核电项目共计10台核电机组;截至2022年12月底,我国在建核电机组数为23台,总装机容量为2549万千瓦。在核燃料循环产业方面,我国铀矿勘查开发取得新进展,核燃料加工生产能力进一步巩固,核电站乏燃料及放射性废物管理能力进一步加强。在核电装备制造方面,我国核电装备自主化和国产化能力进一步提升,主要核电堆型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全年国内核电主设备累计交付54台套。在核技术应用方面,我国同位素自主化生产取得较大进展,核医疗装备国产化加快推进,放射性药物研制取得新突破,核技术应用在工业、农业、安保等领域不断拓展。在核能国际合作方面,“华龙一号”海外首个工程全面建成,“华龙一号”英国通用设计审查(GDA)正式通过,海外权益铀矿保持稳定运行;同时,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核领域治理活动,国际核科学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拓展。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我国主要涉核企业形成了一支规模超21万人的高素质核能人才队伍,核能人才发展的环境不断改善,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在核能行业管理与安全保障方面,相关政府部门正在积极推动原子能法出台、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修订,共发布5项涉核部门规章,核安全、核应急、核安保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本报告分析了当前核能发展的新形势:能源转型趋势下,核能发展正在重新受到重视;国际形势影响下,核能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显现;全球核能科技创新发展方兴未艾;核能综合利用维度与广度进一步拓展。本报告对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核能发展进行了展望,认为:我国核电装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核能利用将扮演多重角色;核能科技创新将支撑我国核能可持续发展;核能产业链供应链能力将进一步巩固提升;核技术应用产业有望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59.2
  • 张廷克 李闽榕 尹卫平 主编;王毅韧 首席专家;曹述栋 高立刚 王俊 王文宗 郑玉辉 白云生 副主编
    2021-10出版
    本书全面介绍了2020 年我国核能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我国核能发展面临的趋势;分别从核能科技创新、核电生产运行、核电工程建设、核燃料循环产业、核电装备制造、核能国际合作、核技术应用等方面,具体介绍了各领域2020 年度的发展情况和主要成果;收录了中国核能行业协会重大问题联合研究课题成果《我国内陆地区核电发展问题研究》报告和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核能发展的影响及建议等4 篇专题报告;介绍了2020 年世界核能发展状况,并附上涉核国际机构的核能相关重要会议及活动情况;以及2020 年我国核能发展大事记。
    ¥47.4
  • 刘纪原 主编;谢华安 李闽榕 梁小虹 刘录祥 副主编
    2023-03出版
    在中国航天进入空间站时代这一重要历史时刻,不难发现,每一次的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都有航天育种的身影。我国农业工作者、遗传育种学家和航天工作者携手在此领域已经耕耘了34年,航天育种在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绩斐然。国家提出加强农业种质资源建设、打赢中国种业翻身仗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体现出亟待解决的种源“卡脖子”难题对我国粮食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值此契机,回顾和梳理航天育种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技术在我国农业种业领域中的发展和应用,具有特殊的意义。中国是全球发展和利用航天诱变育种技术较为成熟的国家,航天育种产业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三十多年来,我国利用航天诱变技术进行育种应用已取得了大量突破性的成果和令人瞩目的成就。我国科研工作者对航天育种理论和机理机制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总结提出了涉及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基因组学和表观遗传学等相关学科的突变假设和理论。航天科研工作者与育种工作者一道构建了突变体筛选技术,发展出了多代混系连续选择与定向跟踪筛选技术、空间环境模拟及高效筛选技术、航天诱变高通量自动化基因组分型技术、植物全生育期工程化技术等空间诱变育种、分子精准育种和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的航天育种技术体系。在通过航天育种创制出的上万份种质资源新材料和育种新品系的基础上,培育出了上百种满足国家重大需求、适合地方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农林牧渔新品种,为我国的国计民生和经济建设贡献了力量。本书是对我国航天育种34年的发展总结,多位从事航天育种一线工作的资深专家分别从航天育种机理机制、遗传科研、技术装备、区域发展、育成品种、国外趋势和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回顾。全书借助航天育种在主粮作物、蔬菜牧草、林木花卉、模式动物等众多实例中的生动应用和统计数据,对航天搭载空间诱变种质资源创新进行了阐述和说明,有助于读者对航天育种有一个较为全面和客观的了解。书中部分涉及航天育种基础研究的专业数据和实验结果是首次公开发表,对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和掌握航天育种的科学知识与研究方法有着一定的启迪和帮助。报告就我国航天育种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对多年来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同时展现出的机遇进行了剖析,尤其是我国将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维系构筑在打赢种业翻身仗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上,凸显了种质资源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更加明确和肯定了航天育种的价值与作用。尽管一些主粮作物新品种通过航天育种获得了突破,提升了粮食自给自足的能力和水平,但国内长期所需的大豆和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优质蔬菜种子仍需要大量进口。这些都亟待在自主种源上形成突破。随着航天育种受到广泛的重视和关注,希望通过空间诱变获得突变资源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但航天育种的搭载资源属于稀缺资源,长期紧张且难以满足国内各育种单位的需求。也正是因此,产生了一些矛盾,亟须归口管理和统筹安排。报告提出,要和平利用空间技术为全人类造福,而航天育种是其中一支重要的技术力量。在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频现、世界粮食产量的增幅与人口增长速度失衡的今天,总结航天育种经验有助于迎接全球重大挑战,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世界粮食危机,同时发展和促进航天育种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有助于中国国际形象的树立。为科学准确地评价中国航天育种发展水平,报告提出了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想和雏形,这些构想和雏形将在今后的调研统计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加以完善。在量化数据的基础上,应通过政策措施积极引导和有效规范航天育种的发展,促进其有序健康、平稳持续地发展。
    ¥103.2
  • 王铁 王晓明 主编;徐耀宗 吴松泉 副主编
    2024-07出版
    《中国汽车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报告》是关于中国汽车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情况的年度研究性报告,2024年首次出版。本书在多位汽车及相关行业内资深专家、学者顾问的指导下,由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的多位研究人员,以及行业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共同撰写完成。本书包括总报告、分报告、政策篇、生态体系篇、前沿篇、国际篇等部分。总报告综述中国汽车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情况;分报告围绕动力电池、操作系统、芯片、轻量化四个重点领域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充电基础设施创新等重点分析汽车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状况;政策篇介绍中国汽车产业科技创新支持政策和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政策;生态体系篇梳理中国汽车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演进特征、发展形势及生态建设;前沿篇通过专利数据分析汽车产业科技创新布局及趋势,并展望大模型与汽车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前景;国际篇介绍全球主要国家汽车产业“碳中和”政策,以及美国和日本汽车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经验,并以特斯拉为例分析智能电动车企业科技创新特点。中国汽车产业初步构建了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开发研究全链条覆盖的创新生态,形成了由基础设施、政策环境、消费市场等共同组成的生态环境。近年来,政府通过采取一系列科技创新支持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研发资金支持等,鼓励和引导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节能低碳、共性关键核心技术和智能制造装备领域的技术升级和创新,以促进汽车产业科技创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以企业为主的研发主体积极推动自主创新,创新投入持续增加,提升核心技术掌握能力,并在动力电池、智能网联、汽车芯片、轻量化、智能制造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从全球看,汽车领域技术创新发展日新月异,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竞争加剧,产品迭代周期缩短,科技创新能力对于提升产业竞争力更为重要。面向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下一阶段的发展,中国汽车产业科技创新还存在基础研究能力不足、原始创新缺乏、成果转化不畅、创新生态不完善等问题,建议强化科技创新支持顶层设计,构建市场导向、政府扶持、企业主体、高校和科研机构支撑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技术创新体系,鼓励源头性技术创新,从源头和底层实现关键技术革新和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强化汽车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带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利益链、人才链、生态链等深度融合,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持续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100.8
  • 谢来风 著
    2023-10出版
    本书对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理论进展等进行了分析,梳理了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与实践,对比了世界主要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三种模式,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实际、战略定位和目标,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应采取的模式及主要路径。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技创新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技术、模式等持续涌现和迭代,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发展、转移和演变也在快速变化。作为一个新兴的、极具潜力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受到全球瞩目。本书致力于为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社会各界提供素材和参考,并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及全球科技创新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59.2
  •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陕西省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 主编
    2023-03出版
    2022年,陕西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为主线,着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发展科技领军企业、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探索推进科技强省建设新路径。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科技创新生态持续优化,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日益凸显。2023年,陕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聚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迈出更大步伐,为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更强动力。本书包括总报告、创新驱动篇、科技自立自强篇、“秦创原”篇、案例篇五个部分。总报告分析研究了陕西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现状及突出问题,提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战略科技力量、系统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构建开放的创新生态等对策措施,提升陕西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创新驱动篇从促进“双链融合”、加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升院士专家工作站能级、优化“揭榜挂帅”机制等不同视角研究提出相关创新措施;科技自立自强篇从石油科技、新一代北斗卫星导航空间有效载荷、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不同视角研究提出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对策路径;“秦创原”篇从构建知识产权高地、建设“科创飞地”、打造创新驱动网络平台、培育“独角兽”企业等不同视角研究提出相关优化升级对策;案例篇解构分析了陕西法士特智能化转型、清控科创科技成果孵化、“小木耳大产业”科技赋能等典型案例,为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指引。
    ¥63.2
  • 青海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有限公司 主编
    2022-03出版
    本书对2020年青海科技发展、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等举措和成就进行了客观总结,并对2021年的科技工作进行了展望;对农业农村科技发展、科技支撑社会发展、科技合作与交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科技企业发展、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等六个方面的整体运行情况进行了回顾和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创新发展的思路和建议;围绕科技计划与重大科技项目评价、科技投入、科技成果、区域创新能力建设、科技人才、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工作等六个方面进行梳理和研究分析。
    ¥47.4
  •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 主编
    2022-03出版
    本书是由湖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编写的年度性报告,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回顾和总结2020年及“十三五”时期湖南各地各部门各行业领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进展成效,展望“十四五”时期及2021年全省科技创新面临的形势要求以及总体思路、关键举措和政策建议,凝聚广泛共识,奋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本书包括主题报告、总报告、专题篇、评价篇、案例篇、调研篇和附录七部分。
    ¥47.4
  • 青海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有限公司 主编
    2021-04出版
    本书是集综合性、原创性和前瞻性为一体的研究报告,充分体现了2019年青海省科技发展工作,重点从科技体制改革、重大科技创新、基础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展开研究,翔实充分、客观全面地反映出2019年青海省科技发展的总体情况。本书由青海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有限公司组织长期从事科技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家学者与专业人士撰写,旨在为青海省各政府部门的顶层设计提供参考,为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等开展科研活动提供客观的信息参考。
    ¥47.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