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 中华美国学会 组织编写;倪峰 主编;袁征 副主编
2024-08出版
中期选举是美国2022年最受关注的政治事件,美国政治进程出现了不少出人意料的结果。尽管拜登政府在通货膨胀和移民等问题上应对不佳,但在国会立法、大法官任命、中期选举等事项上取得了进展。美国最高法院推翻了以往对“罗伊诉韦德案”的判决,引起了美国社会的强烈反应,某种程度上促成了民主党中期选举选情的转折。党派之争加剧,政治极化凸显,而两党内部也出现分化现象,“双重极化”现象凸显。中期选举并没有出现“红色浪潮”,而只有“红色涟漪”,共和党没有获得人们预期的大胜。“双重极化”现象将继续影响美国政治的走向。新冠疫情的影响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但美国经济面临的内外挑战依然严峻。尤其是在俄乌冲突的冲击下,经济增长率从2021年的5.9%降至2022年的2.1%。俄乌冲突的爆发导致能源和粮食价格迅速攀升,通胀水平扶摇直上,迫使美联储全年连续7次提高联邦基金利率,终于使价格增速逐渐放缓。失业率稳定在较低水平,但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拜登政府继续沿着“重建更美好未来”的纲领前行,推出了一系列旨在改善民生、提升美国竞争力的政策措施。“中期选举大选化”和“政治极化白热化”的特点影响凸显,美国社会撕裂加剧。在通货膨胀、堕胎权合宪性等党派争议焦点的引领下,2022年的美国呈现“政治生态两极分化”和“社会生态部落化”相互交织的图景。政治极化与社会撕裂形成恶性循环,文化认同冲突与经济不平等相互作用,社会文化议题正在被两党进行工具化炒作,不同人群之间的对立撕裂呈固化态势。俄乌冲突爆发之后,美国加紧推动对中国和俄罗斯的“战略竞争”。拜登政府先后发布《美国印太战略》《国家安全战略》《2022年国防战略》,进一步确立美国的“竞争战略”框架。在地区层面,拜登政府聚焦在印太地区和欧洲的“战略竞争”,特别是推动上述两个地区盟友的战略联动;继续维持、强化美国在中东、西半球及非洲的战略影响力。在全球层面,美国通过应对俄乌冲突、新冠疫情、气候变化、粮食危机等议题,谋求提升自己的全球领导地位。不过,拜登政府的“竞争战略”难以克服其固有的困局。美国在应对乌克兰危机长期化、复杂化趋势的同时,持续推高对华“战略竞争”,成为外界审视2022年美国国家安全与防务战略的两条鲜明主线。拜登政府加快调整全球军事部署与军备建设,创新军事科技,优化作战概念,使军事手段切实成为助力美国应对突发地缘冲突、竞赢主要“战略竞争”对手的重要工具,进而维护并扩大自身全球军事优势地位和安全事务主导权。2022年美国科技战略的突出特点是聚焦前沿科技,加强部门协作。拜登政府内外并举,以保持美国科技的领先地位。拜登政府已完成对华政策评估,美国对华战略从酝酿制定转入落实和执行。拜登政府提出“投资、协同、竞争”的对华战略框架,并通过发布《美国印太战略》《国家安全战略》《2022年国防战略》等官方文件将其固化。在“战略竞争”思维的定式下,美国延续对华打压态势,中美战略博弈日趋深化。展望未来,美国内政外交呈现如下主要趋势。美国政治的党争和极化现象短期内不会缓和。随着共和党掌控众议院的主导权和2024年大选周期的到来,国会对于拜登施政的牵制加大。“特朗普主义”或将深刻影响美国政党政治和政治格局。未来美国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在抑制通胀的同时避免陷入衰退。随着联邦债务总额不断上升并已触及法定债务上限,拜登政府和国会围绕债务上限的政治博弈将给美国经济增添不确定性。美国社会的不满情绪日益激烈,美国社会撕裂状况进一步加剧。按州划分,美国正在分裂为“红色美国”和“蓝色美国”;按照不同议题划分,美国社会正在撕裂为彼此对立的群体。如何采取举措避免各种冲突威胁美国社会的运行秩序,是2023年美国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未来拜登政府推动“战略竞争”的基调不会改变,且因“分裂政府”的影响,这种“竞争”可能会加剧。美国将继续把科技竞争力与全球领导力放在优先地位,试图升级技术标准并搭建监管框架,构建全球高科技领域的规则体系,打造新的“华盛顿共识”。中美科技博弈与竞争加剧,在美国强化与盟友合作以及加大对华出口管制力度的同时,加快构建盟友体系内的产业链与供应链,中国也将在关键战略领域采取自主化方案。随着2024年美国大选序幕的拉开,国内政治对于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进一步凸显。中美两国如何避免可能出现的危机持续升级甚至失控,考验着两国的政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