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摘要

中国经济在2016年经历了超出预期的反弹。此前一度非常流行的通缩担忧大大缓解,工业企业利润有显著改善。这一切主要来自以房地产为代表的周期性行业反弹。然而,周期性行业反弹对中长期的经济增长信心提振有限,中国经济下行的趋势并未结束,推动经济增长的中长期力量还在减退,经济潜在增速还在下降。中国正在经历的经济结构转型,与高收入国家曾经历的经济结构转型期经验高度一致,无须对经济增速下降过度担忧,但需要尽快突破经济增长新动能所面临的瓶颈。本文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对策措施:大都市圈建设、关键服务业领域改革试点、推进发达地区的政府职能改革试点。

作者

张斌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国际金融。
徐奇渊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国际金融。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Borio C.,“The financial cycle and macroeconomics:What have we learnt?”.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14,45:182-198.
  • 林毅夫:《新常态下经济仍有8%的增长潜力》,《居业》2015年第1期。
  • 张军、徐力恒、刘芳:《鉴往知来:推测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与结构演变》,《世界经济》2016年第1期。
  • 刘世锦、陈昌盛、何建武:《未来十年展望:潜在增长率下降,新增长阶段开启》,《中国发展评论》(中文版)2013年第2期。
  • 张斌:《从制造到服务:理论经验与中国问题》,《比较》2015年第5期。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4.01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周期性行业显著反弹
  • 二 潜在经济增速近期内仍在下滑
  • 三 结构转型取得进展
  • 四 政策讨论
    1. (一)技术/人力资本密集服务业发展是释放新动能的中流砥柱
      1. 1.国企和事业单位并非做不好技术/人力资本密集型服务业,瓶颈在于行业规制扭曲下的不充分竞争
      2. 2.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面临巨大缺口,瓶颈在于未能及时转换的政府工作重心
      3. 3.大城市是技术/人力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创新发源地,瓶颈在于住宅用地供应限制、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型基础设施落后
    2. (二)打破新动能发展瓶颈需要政府职能做出一系列的重大改革,要找到突破口,循序渐进
      1. 1.大都市圈建设
      2. 2.关键服务业领域改革试点
      3. 3.推进发达地区的政府职能改革试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