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演艺对外贸易发展报告
作者
李小牧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经济学院教授,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副会长兼服务贸易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宣部对外文化交流(文化贸易)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高校“拔尖创新人才”、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带头人和北京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两区”建设)创新中心主任。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等近20项,多项咨政成果获国家领导人肯定性批示。主编“服务贸易蓝皮书”“文化贸易蓝皮书”,出版专著《欧元:区域货币一体化的矛盾与挑战》等近10部,发表学术论文《文化保税区:新形势下的实践与理论探索》等30余篇。
李嘉珊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中国服务贸易研究院和国家文化发展国际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交叉学科国际文化贸易负责人,首都国际服务贸易与文化贸易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宣部对外文化交流(文化贸易)研究基地秘书长,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兼服务贸易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市“优秀教师”,英国纽卡斯尔大学、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客座研究员。主持并完成国家级、省部级和专项委托项目30余项,多项研究成果被采纳。出版多部学术著作,其中《国际文化贸易论》获商务部“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2017)”论著类二等奖。主编“服务贸易蓝皮书”“文化贸易蓝皮书”,发表学术论文《“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对外文化投资的机遇与挑战》等30余篇。
检索正文关键字
报告目录
-
一 中国演艺业发展概况
- (一)市场规模增长明显,市场结构日趋成熟
- (二)演出市场多元化,IP跨界转化
- (三)以海外优秀剧目引进,推动国内制作水平提升
- (四)演艺开启企业之路,演出市场吸资能力提升
- (五)市场参与主体越发健全,演艺市场自主运作能力加强
-
二 中国演艺对外贸易发展特点
- (一)戏剧节发力剧目引进,创新剧目演出模式
- (二)文化交流打开海外市场,奠基演艺对外贸易
- (三)二、三线城市演艺市场规模初现,增速显著
-
三 中国演艺对外贸易亟待破解的问题
- (一)演艺产业融资体系欠缺,演艺产品与资本融合困难
- (二)市场主体经营过于盲目,缺乏管理标准和服务规范
- (三)演艺产业复合型人才缺位,人才供求不均衡
- (四)演艺行业贸易统计系统缺失,演艺市场缺少科学量化的引导
-
四 中国演艺业对外贸易的建议
- (一)培养观众观演需求,挖掘演艺业市场潜力
- (二)健全市场化运营机制,为演艺产品与服务创造健康环境
- (三)加强文化交流与演艺贸易的互动转化,提升国际演艺市场占有率
- (四)培育演艺品牌,促进剧目与剧场融合
- (五)繁荣演艺作品创作,以演艺内容为核心竞争力
- (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展跨国联合培养机制
- (七)建立系统的演艺贸易统计和评估体系
-
五 演艺对外贸易案例:《战马》——引领中国戏剧新时代
- (一)中英合作为《战马》构筑发展环境
- (二)全产业链合作模式大胆创新
- 1.专业化的运营管理
- 2.院线化的剧院渠道
- 3.多元化的市场资源
- 4.整合化的营销手段
- 5.国际化的视野理念
- (三)国家级国有院团探索中国戏剧“走出去”之路
- 1.《战马》选题精良、眼光独到
- 2.中国话剧“走出去”步履蹒跚
相关文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