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农用地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与整治模式研究

摘要

当前我国农用地重金属污染形势严峻,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对农用地重金属污染风险进行科学评价,并进行风险分区的划分,分类提出重金属污染农用地整治模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农用地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依据其污染程度进行风险分区;根据农用地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结果,将农用地划分为安全、基本安全和低、中、高风险区,结合土地整治工程特性,提出优先整治、整治中修复、修复后整治三种模式,为重金属污染农用地整治修复提供技术支撑;对重金属污染程度不同的农用地进行风险评价进行风险分区,开展不同风险程度重金属污染农用地整治模式,为实现重金属污染农用地安全利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

罗明 ,博士,自然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主任,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副主任,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保护与修复分技术委员会(TC93/SC7)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
魏洪斌
鞠正山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王岩:《基于土地整理的农田污染防治综合技术研究——以福建长乐基本农田示范区为例》,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 刘霈珈、吴克宁、罗明等:《农用地土壤重金属超标评价与安全利用分区》,《农业工程学报》2016年第32期。
  • 陈同斌、雷梅、杨军等:《关于重金属污染土壤风险控制区划的研究与建议》,《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年第3期。
  • 徐建明、孟俊、刘杏梅等:《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与粮食安全保障》,《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年第2期。
  • 骆永明、滕应:《我国土壤污染的区域差异与分区治理修复策略》,《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年第2期。
  • 魏洪斌、罗明、鞠正山等:《重金属污染农用地风险分区与管控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年第2期。
  • 郭书海、吴波等著《中国土壤环境区划——原理、方法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14。

农用地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与整治模式研究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2.79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