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效益及模式分析

摘要

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是抢救珍贵耕作层土壤资源的重要举措。本文系统梳理了广西柳南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试点的实施情况、实施效益和创新模式,提出了相关建议。广西试点有效保护了优质土壤资源,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探索出了存储与弃土并列、与弃土纵向排列、与取土置换、与临时用地结合和与整治区结合五种剥离土壤存储模式;摸索出了边坡绿化、互通绿化、场站复垦、土地整治和民众利用五种回覆利用路径;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构建联动机制、规划引导等完善工作的建议。试点为广西乃至全国进一步做好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工作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陈艳华、黄贤金、林依标等:《丘陵山区耕作层剥离再利用空间配置方法》,《农业工程学报》2015年第22期。
  • 宋子秋:《浅谈实施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问题》,《中国土地》2017年第3期。
  • 徐艳、张凤荣、赵华甫等:《关于耕作层土壤剥离用于土壤培肥的必要条件探讨》,《中国土地科学》2011年第11期。
  • 薛山:《我国建设占用耕作层剥离与利用模式研究》,中国地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 张凤荣、周建、徐艳等:《黑土区剥离建设占用耕地表土用于农村居民点复垦的技术经济分析》,《土壤通报》2015年第5期。
  • 《广西国土资源厅关于泉州至南宁高速公路柳州(鹿寨)至南宁段改扩建工程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及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桂国土资办〔2013〕205号),2013年4月8日。
  • 《广西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土地复垦及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及利用工程监管监测工作的通知》(桂国土资办〔2014〕290号),2014年8月13日。
  • 《国土资源部关于抓紧开展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工作的函》(国土资耕函〔2013〕018号),2013年2月5日。
  • 《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技术规范》(TD/T 1048-2016),2016年7月12日。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中发〔2017〕4号),2017年1月9日。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1号),2015年2月1日。
  •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2016年1月27日。

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效益及模式分析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4.12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项目实施总体情况
  • 二 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效益显现
    1. (一)提高经济效益
    2. (二)优化生态环境
    3. (三)显化社会功能
  • 三 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施工工艺与模式创新
    1. (一)耕作层土壤剥离工艺
      1. 1.剥离对象
      2. 2.耕作层土壤剥离施工流程
      3. 3.耕作层土壤剥离方法
      4. 4.剥离机械组合模式
    2. (二)存储点获取模式
      1. 1.存储场占用场站获取模式
      2. 2.存储场与弃土场纵向复合利用模式
      3. 3.存储场与弃土场平行合用模式
      4. 4.存储场与取土场置换利用模式
      5. 5.直接结合土地整治项目地块综合利用模式
    3. (三)回覆利用模式
      1. 1.边坡绿化
      2. 2.互通区等绿化利用
      3. 3.场站等临时用地复垦
      4. 4.土地整治项目利用
      5. 5.沿线村民土地改良利用
  • 四 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问题分析
    1. (一)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完善
    2. (二)政府企业沟通机制不健全
    3. (三)剥离土壤后期利用不充分
  • 五 完善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工作的建议
    1. (一)完善法律法规,凝聚社会共识
    2. (二)建立联动平台,增强协调机制
    3. (三)加强规划引导,促进高效利用

报告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