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燕赵腹里:中国政治地理单元体系中雄安地区之定位变动
摘要
自春秋至明清,雄安地区都属低地平原洼淀交错地貌,并不适合大规模的农业开发和人类居住,因而在古代难以成为通都巨邑。但雄安地区处于华北平原中部位置,紧邻蒙古高原、东北平原与华北平原的连接通道,是塞外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北上南下交通的重要线径,其地貌特征决定此地具有突出的地理隔阻和军事防守意义,又有经济上产虾鱼稻苇之利,因而随着中国古代都城位置的变动,雄安地区先后在河北“燕南赵北”“郡国藩镇”“燕云边防”“畿辅直隶”地理体系中都占据重要位置,发挥着不同功能,亦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作者
贾文龙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国法律史、宋史。
检索正文关键字
论文目录
- 一 界分两国:雄安地区与“燕南赵北”地理体系
- 二 封地而据:雄安地区与“郡国藩镇”地理体系
- 三 咽要之右:雄安地区与“燕云边防”地理体系
- 四 京师拱卫:雄安地区与“畿辅直隶”地理体系
- 结语
相关文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