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统一评价尺度,加强监管考核

摘要

2016年10月13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了国家标准《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规范》(GB/T 33130-2016),2017年5月1日正式实施。本文从标准的编制背景、重要意义、编制工作的难点与重点、主要内容和特点等方面,对该标准进行解读,以期增加对标准内容的理解,并为各地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

李红举 ,自然资源部国土资源整治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水资源利用、土地整治技术标准等。
张燕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高级工程师。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13〕111号)。
  • 刘国洪、范树印等:《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规范》(GB/T 33130-2016)。
  • 杨大楷、简德三:《公共投资项目评估》,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 过广华、李红举:《略谈我国土地整治标准建设问题》,《中国土地》2017年第3期。
  • 张燕:《土地整治,怎样考核》,《中国土地》2013年第8期。

统一评价尺度,加强监管考核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3.23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标准编制的背景和意义
  • 二 标准编制的难点和重点
    1. (一)《规范》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公共投资项目评价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为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提供全面指引
    2. (二)《规范》多次协调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管理部门,反映了不同部门对于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工作的共同需求
    3. (三)《规范》既考虑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评价,也兼顾项目和地块评价,满足不同部门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的各项需求
  • 三 标准的主要内容
    1. (一)统一了基本概念
    2. (二)界定了评价范围和时点
    3. (三)明确了评价对象和内容
    4. (四)提出了评价原则和方法
    5. (五)设置了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
    6. (六)规定了评价工作程序
    7. (七)规范了评价成果
  • 四 标准的主要创新
    1. (一)建立了不同目标需求下的评价内容和指标体系
    2. (二)建立了不同部门需求下的评价工作体系和方法体系
    3. (三)首次提出了建设质量评价
    4. (四)为国家多项评价考核工作提供了技术依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