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广东省能源消耗的碳排放及其脱钩效应的分解分析

摘要

本文研究广东省经济增长过程中碳排放量变化的驱动因素。首先利用“逐层”LMDI法对广东省1995~2012年碳排放量的变化进行因素分解。基于LMDI分解的结果,扩展了Tapio脱钩指数,对广东省碳排放的脱钩状态进行分阶段分析,并与全国碳排放的脱钩程度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主要结论:①经济增长是广东省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拉动因素,而能源强度的降低是主要的抑制因素;②各产业尤其是工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是促使生产部门能源强度降低的主要因素;③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是规模以上工业部门能源强度降低的主要因素,而且五个关键行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对规模以上工业整体能源强度降低的贡献份额达70.5%;④1995~2012年,广东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间的脱钩状态以弱脱钩为主,广东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程度低于全国整体水平。

作者

郝洁琼 ,任教于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1]冯博、王学青:《中国各省建筑业碳排放脱钩及影响因素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第4期。
  • [2]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http://zwgk.gd.gov.cn/006939748/201410/t20141022_551390.html,2014-10-11。
  • [3]贺爱忠、刘盼:《中国流通业CO2排放的因素分解和脱钩分析》,《中国环境科学》2015年第3期。
  • [4]黄诚、陈晓红:《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湖南省碳排放驱动因素及脱钩效应》,《系统工程》2014年第11期。
  • [5]黄素琴:《广东省经济发展中碳排放增长率的测量》,华南理工大学,2014。
  • [6]李磊:《新疆经济发展中碳排放变动的因素分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8期。
  • [7]刘爱东、曾辉祥、刘文静:《中国碳排放与出口贸易间脱钩关系实证》,《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7期。
  • [8]刘春兰、陈操操、陈群、朱世龙、王海华、李铮:《1997年至2007年北京市二氧化碳排放变化机理研究》,《资源科学》2010年第2期。
  • [9]庞丽:《我国农业碳排放的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分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4年第12期。
  • [10]彭佳雯、黄贤金、钟太洋、赵雲泰:《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研究》,《资源科学》2011年第4期。
  • [11]彭俊铭、吴仁海:《基于LMDI的珠三角能源足迹因素分解》,《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2期。
  • [12]宋德勇、卢忠宝:《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及其周期性波动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第3期。
  • [13]宋杰鲲:《基于LMDI的山东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因素分解》,《资源科学》2012年第1期。
  • [14]汪宏韬:《基于LMDI的上海市能源消费碳排放实证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5期。
  • [15]王峰、吴丽华、杨超:《中国经济发展中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研究》,《经济研究》2010年第2期。
  • [16]王宗舞、庞宏建:《基于LMDI模型的河南省CO2排放变化分析》,《统计与决策》2011年第14期。
  • [17]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年第16卷第6期。
  • [18]徐盈之、徐康宁、胡永舜:《中国制造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及脱钩效应》,《统计研究》2011年第7期。
  • [19]杨良杰、吴威、苏勤、杜志鹏、蒋晓威:《江苏省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及脱钩效应》,《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19卷第1期。
  • [20]叶晓佳、孙敬水、董立峰:《低碳经济发展中的碳排放驱动因素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年第4期。
  • [21]张兰、刘友兆、郑华伟:《江苏省土地承载碳排放及脱钩效应分析》,《资源科学》2012年第6期。
  • [22]张雷、黄园淅、李艳梅、程晓凌:《中国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与减排途径分析》,《资源科学》2010年第2期。
  • [23]张伟、张金锁、邹邵辉、许建:《基于LMDI的陕西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因素分解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9期。
  • [24]赵欣、龙如银:《江苏省碳排放现状及因素分解实证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7期。
  • [25]钟太洋、黄贤金、韩立、王柏源:《资源环境领域脱钩分析研究进展》,《自然资源学报》2010年第8期。
  • [26]Ang B.W.,“Decomposition Analysis for Policy Making in Energy:Which is the Preferred Method?”,Energy Policy,2004,32(9).
  • [27]Ang B.W.,Liu F.L.,“A New Energy Decomposition Method:Perfect in Decomposition and Consistent in Aggregation”,Energy Policy,2001(26).
  • [28]Ang B.W.,Na Liu,“Handling Zero Values in the 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 Decomposition Approach”,Energy Policy,2007,35(1).
  • [29]Bruyn S.M.,Opschoor J.B.,“Developments in the Throughput-income Relationship: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Observations”,Ecological Economics,1997,20(3).
  • [30]Diakoulaki D.,Mandaraka M.,“Decomposition Analysis for Assessing the Progress in Decoupling Industrial Growth from CO2 Emissions in the EU Manufacturing Sector”,Energy Economics,2007,29(4).
  • [31]IPCC,Climate Change 2007: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52.
  • [32]IPCC,2006 IPCC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Volume II,http://www.ipcc.ch/ipccreports/Methodology-reports.htm.
  • [33]Jeong K.,Kim S.,“LMDI Decomposition Analysis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in the Korean Manufacturing Sector”,Energy Policy,2013(62).
  • [34]Johan A.,Delphine F.,Koen S.,Shapley A.,“Decomposition of Carbon Emissions without Residuals”,Energy Policy,2002(30).
  • [35]KAYA Y.,“Impact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on GNP Growth:Interpretation of Proposed Scenarios”,Paris:Presentation to the Energy and Industry Subgroup,Response Strategies Working Group,IPCC,1989.
  • [36]Lin B.Q.,Moubarak M.,“Decomposition Analysis:Change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in the Chinese Textile Industry”,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13(26).
  • [37]Malla S.,“CO2 Emissions from Electricity Generation in Seven Asia-Pacific and North American Countries:A Decomposition Analysis”,Energy Policy,2009(37).
  • [38]OECD,“Environmental Indicators—Development,Measurement and Use”,Paris:OECD,2003.
  • [39]OECD,“Indicators to Measure Decoupling of Environmental Pressures for Economic Growth”,Paris:OECD,2002.
  • [40]Sun J. W.,“Change in Energy,Consumption and Energy Intensity:A Completed Decomposition Model”,Energy Economics,1998,20(1).
  • [41]Tapio P.,“Decoupling Has Begun in Finland:Economic Growth,Traffic Volume Growth and the CO2 Policy of EU15 and Finland 1970-2001”,Turku:Finland Futures Research Centre,2003.
  • [42]Tunc G.I.,Turut-Asik S.,Akbostanci E.,“A Decomposition Analysis of CO2 Emissions from Energy Use:Turkish Case”,Energy Policy,2009(37).
  • [43]Xu X.Y.,Ang B.W.,“Index Decomposition Analysis Applied to CO2 Emission Studies”,Ecological Economics,2013(93).
  • [44]Zhang M.,Liu X.,Wang W.W.,Zhou M.,“Decomposition Analysis of CO2 Emissions from Electricity Generation in China”,Energy Policy,2013(52).
  • [45]Zhang Yue-Jun,Da Ya-Bin,“The Decomposition of Energy-related Carbon Emission and Its Decoupling with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15(41).

广东省能源消耗的碳排放及其脱钩效应的分解分析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2.13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论文目录

  • 一 碳排放分解及其脱钩效应分析
  • 二 广东省碳排放的现状与特征
    1. (一)经济增长、人口与碳排放
    2. (二)产业结构、能源消耗结构与碳排放
    3. (三)能源强度
  • 三 广东省碳排放的分解分析
    1. (一)广东省碳排放的LMDI分解
      1. 1.分解模型与数据来源
      2. 2.碳排放逐年分解结果分析
      3. 3.碳排放累积分解结果分析
    2. (二)广东省生产部门能源强度的LMDI分解
      1. 1.分解模型与数据来源
      2. 2.生产部门能源强度逐年分解结果分析
      3. 3.生产部门能源强度累积分解结果分析
    3. (三)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能源强度的LMDI分解
      1. 1.分解模型与数据来源
      2. 2.规模以上工业能源强度分解结果分析
  • 四 广东省碳排放脱钩效应的分解分析
    1. (一)广东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指数构建
      1. 1.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Tapio弹性脱钩指数构建
      2. 2.广东省碳排放脱钩效应的分解分析
      3. 3.广东省与全国碳排放脱钩效应的对比分析
  • 五 结论
    1. (一)碳排放LMDI分解分析的主要结论
    2. (二)碳排放脱钩效应分解分析的主要结论
    3. (三)对广东省碳减排的政策建议
      1. 1.注重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2. 2.改善能源消耗结构,促进节能技术进步
      3. 3.注重关键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论文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