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2017年杨凌示范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研究报告

摘要

2017年是杨凌示范区建区二十周年。二十年来,杨凌示范区公共文化建设成效显著,但也存在明显短板。研究杨凌示范区公共文化建设的成就、总结杨凌示范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经验,找出杨凌示范区公共文化建设的四大短板,能为杨凌示范区提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产生更大动力。

作者

许定国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延安精神(陕甘宁革命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陕西文化。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2017年杨凌示范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研究报告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3.92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杨凌示范区2017年公共文化建设成就
    1. (一)兴建大型文化场馆,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更加完善
    2. (二)文化基础设施实现区、镇(办)、村三级全覆盖
    3. (三)基层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常态化
    4. (四)城乡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正在形成
  • 二 杨凌示范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经验
    1. (一)注重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
    2. (二)盘活示范区各类文化资源,实施校区文化共建
    3. (三)实施城市主题文化战略带动基层公共文化建设
  • 三 杨凌示范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短板分析
    1. (一)全区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力度不够
    2. (二)杨凌示范区与外部的文化交流有限
    3. (三)传统农耕文化的负面影响较大
    4. (四)政府办公共文化的痕迹明显
  • 四 提升杨凌示范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对策建议
    1. (一)重视文化扶贫,祛除农耕文化的不良影响
    2. (二)应用PPP模式提升杨凌示范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和水平
    3. (三)结合杨凌智慧城市建设,实现公共数字文化升级换代
    4. (四)将校区文化共建品牌化
    5. (五)三文联动,激发辖区群众自办文化新活力
    6. (六)加强杨凌示范区公共文化服务城乡联动机制

报告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